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6,(2)
分布式电源、负荷以及储能装置以微网的形式接入到配电系统中,使得传统配电网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微网以及含微网的新型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列举出了分布式电源对配网系统可靠性影响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改变了配电网故障电流大小和方向,可能引起传统配电网保护拒动、误动、灵敏度降低和保护范围减小等问题。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已经满足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一种是通过对配电网网原有保护方案的改进方案,一种是基于方向元件和通讯保护方案,前者有更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后者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对分布式电源兼容性。  相似文献   

3.
郭恒 《科技风》2012,(21):1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的渗透率越来越高,成为一种重要的发电方式。但是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导致配网拓扑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很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分布式发电对配网保护的影响,以及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保护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介绍常规配网的保护设置和分布式电源接入模式下的保护设置,包括分布式电源接入模式和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通过对这些模式的研究和探讨,以及对配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为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何欣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114-114,121
随着分布式电源越来越多地安装在配电网中,它将对配网中的节点电压、线路潮流、短路电流、可靠性等各个方面都带来影响。这必然会给传统的配电网保护配置带来实质性的挑战,使得继电保护人员在对配电网进行保护配置时必须考虑由它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对杭能光伏电站的继电保护的配置进行了说明,并通过整定计算证明了在不同故障点保护均能够正确动作,希望计算结果能够对杭州地区并网光伏电站的接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韩少宏 《内江科技》2013,34(1):114-115
传统电网集中式供电和分布式电源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微网技术整合了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分布式发电对大电网的影响,有利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大规模并网应用,将成为高渗透率分布式发电的主要应用形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微网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结构,阐述了国内外微网系统的研究现状,重点对微网内的储能技术、基本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微网技术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由于分布式电源并网带来的配电网结构变化,系统的电压和网损也会随之改变。为了使系统网损得到有效改善,建立了以系统有功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并针对传统萤火虫算法在迭代后期会出现在极值点附近反复振荡的问题,引入线性递减权重来改进萤火虫算法。以含DG的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来进行无功优化分析,并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展开研究,文中针对DG容量对传统过流保护的影响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后在线路不同位置发生短路故障时DG对短路电流产生的助增、汲流和反方向电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对保护造成的影响,本文在原有阶段式电流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叠加原理,对保护的整定进行了改进。该保护方法能够自适应分布式电源的变化,在线实时计算DG向线路提供的电流。最后,利用PSCAD对一个10kv配电网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该保护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赵亮  赵志斌 《科技风》2014,(19):8-9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新型可再生能源诸如风能、太阳能等的高效利用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新能源发电是新能源的主要利用形式,然而,由于大量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使电力系统由传统的单电源辐射网络变为复杂的多电源网络,从而,可能导致原有保护系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保护灵敏度降低,拒动,误动等。本文介绍了含DG的配电网的结构,对DG接入配电网给配网保护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一个含DG的10KV配电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技术,可以附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后,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结构,对配电网的继电保护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继电保护整定。本文从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后产生的问题以及影响着手,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容量及接入电压等级的整定方案,保护电网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在配电网中,通过分布式电源的加入,有效减少了网损,在偏远地区中,节省了电网投资,这种放不是电源得到了高度重视,也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种类,分析了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对电网调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程汉蓬  芦明 《内江科技》2009,30(9):70-70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将发生改变而成为一个多电源的网络。该文通过一个简单的配电网模型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馈线保护的基本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昌 《科技风》2012,(23):45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简要介绍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对现有的配电网的电压、电能质量、继电保护装置和网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25)
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建设日益重视,在此基础上,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得到不断发展,电网系统也逐渐走向智能化及微网化,本文主要讨论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及智能微网,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及智能微网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进的最小割集算法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然后将分布式电源接入传统典型配电网,计算分布式电源接入前后可靠性的各项指标,分析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佳宁 《金秋科苑》2010,(24):133-133,135
配电网是电网建设的热点,文章详细从功能分层分布、配电网系统保护、分布式小电流接地保护、电能质量等对我国发展体系结构良好、平台统一、高效灵活的一体化配电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发电技术的使用在满足电能需求的同时,也在解决环境污染方面渐渐受到关注[1]。由于受分布式电源波动性、间歇性的影响,分布式电源以微网的形式整合为一个可控的单元,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方案。由于微网提供许多优势,包括更好的电能质量和对环境更加友好,许多国家都已经进行了微网的相关研究。本文就微网的结构、微网的控制以及对微网的展望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2)
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接入配电网,使传统配电网逐步发展为主动配电网。与传统配电网相比,主动配电网通过主动控制与管理,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大规模DG的消纳。本文介绍了主动配电网的产生,进而总结了主动配电网的经济技术特点及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电源在配网中的合理配置可以发挥其最大效益。考虑到光伏电池接入对配网的影响,从投资、运维费用、环境费用和网损费用最小三个方面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由于传统微分进化算法过度依赖经验控制参数,使优化过程和结果不尽理想,将自适应策略融入到传统微分进化算法中,将自适应策略融入到基础微分进化算法中,运用其对接入配网的分布式电源进行规划。通过对配电网标准算例的分析表明,PV的合理配置可以使配网电压水平提升、减小有功网损、提升电压稳定指标,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