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运输企业竞争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运输企业竞争能力的因素,构建了汽车运输企业竞争能力的评价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了汽车运输企业竞争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用具体实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影响汽车技术状况的各因素入手,着重探讨了汽车使用情况和汽车维修质量这两个重要因素对汽车技术状况的影响,从而提出正确使用汽车以及对车辆进行日常和定期维护以及视情修理,严格监控修理质量等方法,以此保持汽车的良好技术状况,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5,(14)
目前很多车辆在运输行驶途中存在超载和超速的情况,这使得汽车运输安全保障出现严重的问题,且高速重大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安全问题需要汽车运输行业高度的重视,想要得到安全的保障,汽车运输中安全管理问题坚决不容忽视,如此才能保证汽车运输业的更好发展。本文首先说明了汽车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其次介绍了当前汽车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最后对汽车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4.
汽车不仅改变了人类传统出行的方式,更开启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自汽车诞生以来,行驶安全就与技术状况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在道路行驶过程中,技术状况是直接影响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主要从汽车的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底盘部分和灯光装置等几个方面的技术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分析其对汽车道路行驶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测定石油焦总水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对影响结果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以及分量之间相关性的计算,评估了各参数的标准不确定度、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及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并找出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徐金杰  武忠 《情报杂志》2012,(9):121-125,135
以江苏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例,提出技术创新网络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综合使用AHP法和DEMATEL法,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地理接近度、结构稳定性和政策吸引力对其他因素有较大影响,同时非正式网络强度、渠道有效性、地理接近度和主体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吊挂运输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执行吊挂运输飞行任务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对吊挂运输的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和吊挂运输的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吊挂运输飞行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石油运输公司中,存在诸多的危化品运输。而这类物品对于环境、人员以及财产的威胁均相对较大。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安全性。这也就使得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本文从危化品运输的安全影响因素着手,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合理的管理策略,希望能够为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运输安全提供保障,进而对社会与环境安全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9.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有关因素以及我国现阶段结构设计的现状,提出了合理选择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方法,探讨提高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的循环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晓东  杨玉凤 《资源科学》2011,33(6):1126-1130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还存在因其效益的不定、循环不经济、非环保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经济收益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效益问题,指出了确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循环度问题,以及探讨了循环经济度的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及循环路径等问题。最后指出循环经济度测量应从循环强度、循环尺度、循环时间等几个方面考虑;影响因素是技术、政策、物流和经济环境等,并受各因素共同影响;循环路径的延伸,对综合效益的影响,也改变了最优循环度的确定。本文分析研究循环度与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循环度,对于避免循环经济的盲目性,提高循环经济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和效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将充实和完善循环经济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运输,从系统安全工程理论方面开展了安全风险研究,建立了多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进行了横向评估,结果表明:各系统协调统一的程度逐渐降低,系统间风险呈现出向好发展趋势,但人员素质与车辆设备是导致耦合协调度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安全隐患较大的人、车系统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以进行风险规避,进而从根源上提高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和基层就业单位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借助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定量的揭示出各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程度及其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原因度和中心度。找出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能力素质、合作培养、情感认同、工作待遇、国家鼓励政策、人才政策、城乡差别等关键因素,指出政府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地位,而基层就业单位作为人才需求者在大学生基层就业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高校作为推动者地位仅次于政府和基层就业单位,大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13.
霍尔木兹海峡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源战略通道,但其安全状况目前却受到海洋大国、地区冲突和战争、岛屿争端、海上恐怖主义、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对中国进口石油的稳定供应和运输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后果。对此中国应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建立起直接或间接的海峡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海峡通道的和平利用,从而确保进口石油供应和运输安全以及中国对中东贸易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影响汽车客运站安全因素多样性以及评价者思维方式多样性,利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汽车客运站安全评价的方法进行探讨,并给出了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物流运输在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变得很关键。随着人们对物流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为物流运输中汽车运输管理信息做了具体的规划。我国的物流运输分为很多种,其中主要运输工具可分为陆、海、空三种,而运输的主要途径为陆地运输。陆地汽车运输不仅安全,速度也比较快速,能够满足客户对货物要求的到达时间。汽车运输的管理工作是必要的,对于个人企业来说,科学的对汽车运输进行管理,不仅可以减少浪费的时间,还可以增加收入的效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提升资金的收入情况;同样,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提高汽车运输管理信息,就可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正>低温汽车罐车是液氧、液氮、液化天然气等介质在陆地进行运输的主要工具,它是一种特种车辆,并且集安全性和经济性以及灵活性于一体,因而实际应用比较广泛。对低温液体汽车罐车定期进行检验,将能有效保证其安全运行。本文主要探讨了低温汽车罐车定期检验常见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汽车在现代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其技术状况也将发生变化,汽车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整体性能。因此了解影响汽车技术状况发生劣变的因素对于完善汽车结构和导向汽车正常使用、维持汽车处于最佳状态,预防出现不良状况和故障,以及对于安全驾驶和节能环保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金马湖大桥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Midas初始有限元模型和在线风险监测系统。比较分析了初始有限元模型的计算数据和监测数据,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初始计算数据的关键参数,采用模态柔度残差和挠度相结合的联合目标函数修正该桥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修正后的基准有限元模型在考虑汽车荷载、人群荷载和最不利温度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下,计算出该桥各风险监测参量的预警阈值,实现对大桥结构安全的在线预警。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23)
信息时代下,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尤其近年来智能化技术的突飞猛进,深刻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汽车作为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运输出行交通工具之一,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得驾驶越来越人性化、自动化和安全化。对高中生而言,尤其居住在城镇的高中生家庭,私家车已经非常普及,而日常出行经常需乘坐出租车、公交车,对于汽车而言高中生非常的熟悉。主动了解当前汽车制造中的智能化技术,不仅对于高中生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让高中生更加安全乘坐、使用汽车。因此本文简要探讨了目前汽车中常见的智能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以1992—2011年相关数据为样本研究影响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的长期因素和短期动态调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汽车需求量与汽车价格、经济发展速度、用车耗油成本还有城市化水平等因素之间具有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有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水平,汽车价格与汽车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短期内,汽车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作用不大。而用车耗油成本长期或短期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并运用指数平滑的预测方法对未来汽车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汽车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