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钥匙     
[题目]有一只透明的玻璃杯和一张印有一个“上”字的纸片,如上图。当你将玻璃杯盛满自来水后,把纸片有字的一面紧贴在杯后面的外壁上,这时,你在玻璃杯前几十厘米处观察,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字?然后,当你把纸片平移到玻璃杯后的  相似文献   

2.
变色光     
正光能变颜色吗?当穿过某些物体时,它确实可以改变自身的颜色呢。实验工具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一奇迹吧。一张桌子、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缸、一块硬纸片、一面镜子、一些牛奶实验过程1.在房间里向阳的窗前摆上桌子,再把装满水的玻璃缸放在桌子上,倒进少许牛奶,搅拌一下。2.在硬纸片中间的地方剪一个直径2厘米左右的圆孔,然后让硬纸片斜靠在玻璃缸上。把镜子放在窗前,使窗外照射进来的阳光能反射到纸片上,通过圆孔照到玻璃缸上再射出去。3.这时,你从侧面观察,发现光束是浅蓝色的,而观察玻璃缸的背面,光束却又变成了橙色。  相似文献   

3.
正尽管物理学定律不可打破,但是我们可以把定律变通一下大自然总是不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发展变化,当尝试去理解自然现象时,我们常常被物理学定律所限制。这会使我们打退堂鼓?完全不会。利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我们可以变通一下物理学定律,甚至用一个定律去克服另一个定律。接招吧,宇宙!下面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4.
正在平时的科学课上,同学们可能会接触到显微镜,用它来观察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显微镜在科研、医疗、教学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人们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物体,其实是真实物体倒立后的情形,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就可知晓其中的究竟。准备材料:黑卡纸1张、放大镜1个、纸盒1个、剪刀1把、透明胶带1卷、手电筒1个、白纸1张。制作过程:1在黑卡纸上剪一个比手电筒灯头稍大的圆形纸片。2在圆形纸片的中心部位画一个箭头图形,并将箭头剪下来。3将剪下的圆形纸片用胶带粘贴在手电筒的灯头上,箭头对准手电筒的开关。  相似文献   

5.
陶同 《发明与创新》2003,(11):34-36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能套用于宇宙热力学第二定律并非普适定律,它只适用于具有所设定两个前提条件的系统:其一,第二定律所设定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系统必须是孤立的,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热量的流动和熵的计算不受其影响;其二,它所设定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是系统必须“从一个有序的状态启始”。(《时间简史续编》,霍金著,第163页)因为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论断,系统一旦热平衡,就熵寂了,不再有任何活动。这两个前提条件都必需一应具备,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热力学第二定律都不适用。宇宙是否兼具这两个前提条件呢?首先,人们开始怀疑宇宙…  相似文献   

6.
黑洞里面是什么? 没有哪个勇敢的探险家在进入黑洞考察后还能出来告诉我们结果,他甚至不能向我们发出任何信息。 但人类的好奇心驱使他们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物理学定律。运用物理学定律,人们了解到黑洞深处的时空倒置、奇点以及奇点背后的另一个宇宙。  相似文献   

7.
能量不灭的定律,简单地说,是这样的:“能量从不能创生,也从不能毁灭;在任何情形下,若是外面的能未曾加入,原有的能量未曾逸去的时候,总的能量,不管采取的何种的形状,在数量上是永不改变的”。举一个例,煤与氧化合而发生热能,这个热能使水变成蒸汽,蒸汽的“分子能”推动一架汽轮机,汽轮机的机械能转动一架发电机,发电机所生出来的电能则可以转换为光、为声、为热、为机械能,或为化学能。如果那一部份因摩擦与发散而失去的能量,可以量度出来,加到由发电机输动的各种设备所产生的所有能量里面,你所得到的总和必然等于原来煤燃烧的时候所释放的全部热量。这里有几个例子表明了能量是如何转换和保存的。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暗物质与暗能量存在于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另一个宇宙之中,并且它们与我们所处的宇宙的膨胀有密切的联系。暗物质极有可能就是科学家所描述的反物质,它的许多性质与我们所熟知的物质的性质恰好相反。例如,在我们所处的宇宙中,物质会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可是在暗物质世界里,暗物质只有吸收能量的性质,因此作为一种能量形式的光也休想逃离它的魔掌。所以假如有光经过暗物质区域时,光只能被吸收而不能被反射。这样,暗物质区域就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黑洞”,暗物质通过这种不断吞噬能量的方式,在它的中心区域聚集了大量的高密度的能量,这…  相似文献   

9.
以前我们曾撰文介绍了布拉德福定律两种形式——文字叙述与曲线描述之间,存在着不能统一起来的矛盾。这一观点是Vickery,特别是Wilkinson在1972年经过详细研究后提出来的。Wilkinson的观点一时颇为流行,国内有人对此出于不同的目的电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是,最近巴西的M·Maia等人指出,布拉德福定律的文字与图形表现形式是一致的,“图形”来源于“文字”。显然,这是近年来布拉德福定律开发研究的新动向,可以说是别开生面的。我们曾介绍过这一举世皆知定律的两种形式的歧异性,现在也有义务再介绍一下两种形式的一致性,以资我国情报界对这一著名的定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飞行大挑战     
耶!圣诞节又到了,编辑部的老编小编们正在一起享用圣诞大餐,突然间天花板上悬挂的气球“砰”的一声炸开了,气球内的彩纸片到处翩翩起舞……其实,这些纸片还藏着玄机呢。因为最早人们就是受到这些飘舞纸片和小鸟飞翔的启迪,而后有了梦想,最后发明了飞机。把梦想变为现实是一个艰苦、有趣、且非常快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高翔 《今日科苑》2010,(16):44-44
在本文中我们考虑了时空旅行的可能性问题,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热力学第二定律,通过考察能量与热力学熵的守恒性,单调性与连续性给出了时空旅行某种不可能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高翔 《金秋科苑》2010,(16):44-44
在本文中我们考虑了时空旅行的可能性问题,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热力学第二定律,通过考察能量与热力学熵的守恒性,单调性与连续性给出了时空旅行某种不可能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能量的本质要因出发,对三大定律统一进行了论证,其中惯性定律没有考虑物体的能量特性,第二和第三定律均没有考虑力的时间积累特性。如果从本质上来探讨牛顿三大定律,三者将统一为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4.
当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不论是公司还是政府机构对信息的安全性都格外重视,对于某些公司和机构来说,信息的泄露是致命的,所以碎纸机是公司和政府机构办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碎纸机只能够进行固定规格的纸张碎纸处理,而并不能实现不规则纸片和纸团的粉碎处理,但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揉成团的文件或者一些其他不规则的纸片文件。然而,普通的碎纸机并不能很好地处理粉碎这类文件。因此,重新设计一款专门针对日常办公时产生的纸团类、不规则纸张类文件的碎纸机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最为深入、最有基本意义的一个学科,它能够由少数基本原理和定律出发统一地解释广泛的自然现象。这些基本原理和定律以及它们的重要应用是理论物理学的主要内容。一旦在物理实验中发现了新的现象和新的运动形态,不能用已知的原理和定律来解释时,理论物理研究的任务就是探索新的基本原理和定律来修改和发展物理学。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学中:从19世纪至今最有影响的定律是,相对论,牛顿的三大定律,自然科学的三大发明——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其中能量守恒定律被物理学界奉为金科玉律,不可能被打破,直接制约着对新能源的发展,那么能量守恒定律真的就打不破妈?不一定,牛顿的第三定律,物体与物体相互力的作用时,其中一物体受阻碍物的阻碍传递到物体的作用力是作用力的2倍,就被打破了牛顿的第三定律,物体与物体相互力的作用一物体受阻碍物阻碍,受阻碍物的物体垂直移位做功是物体做的功的2倍,也不打破了自然科学三大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金科玉律,物体与物体相互力的作用一物体受阻碍物阻碍,垂直移位做功的过程,就是增能机增能的过程,把增能机用串并联的方法组成的永动机就是大型永动机组。  相似文献   

17.
阳光让小麦生长,小麦被磨成面粉,面粉再变成蛋糕,非要经历这一循环我们才能吃上心仪的蛋糕,蛋糕才是我们的最爱。好麻烦的能量转化!谁都愿意懒一点,那么我们能不能直接吸收阳光,比如说像植物那样,独依阳光而活?我们晒晒太阳就能获得能量,该有多棒!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一个世纪以来,有一个谜团一直萦绕在物理学家的脑海里:反物质都去哪了?物理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就是——为什么宇宙中有物质?恒星、行星、星系和星系团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植物和动物也是由物质构成的。本来这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但是另一种奇怪的东西出现后,我们就陷入了理解的困境,这种东西就是反物质。根据我们对宇宙起源和反物质的了解,物质和反物质都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反物质具有一个非常最重要的特点:当它和物质结合时,会相互湮灭抵消,并产生巨大能量(光子)。另一方面,物理定律表明,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应该创造了等量的物质和反物  相似文献   

19.
黑洞是宇宙中谜一样的天体.它的谜主要集中在其中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奇点上.按照传统的看法,奇点是体积为零、密度无穷大的点,一切物理定律在那里统统失效,因此奇点物质的组成是我们永远也无法获知的. 但是上世纪末,粒子物理学上兴起一种叫圈量子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无限可分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最小单位.空间的最小单位是普朗克体积,1普朗克体积约为10-99立方厘米.把该理论应用于黑洞,那么奇点的体积再小也不能小于1个普朗克体积.但至于在这么小的尺度,物质以什么形式存在,这个理论同样无法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0.
我们无意间发现我们生活的空间和微观的原子、电子间有着些许的相似。宏观如太阳系,是八大行星在围绕着太阳做有规律的旋转,而微观体系原子中,是若干个电子在围绕着原子核旋转。如果把地球想像成一个正做着绕核运动的电子,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就有些许相像了呢?此外,我们发现运用于宏观态的许多定律与适用于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