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化学第九章第一节“物质的导电性”中 ,硝酸钾熔化导电实验不足之处有两点 :一是硝酸钾熔化后插入电极要适时 ,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既浪费时间 ,又使知识的传授显得苍白无力 ;二是用加热坩埚使硝酸钾熔化导电 ,学生不能亲眼看到熔化的过程 ,只能凭教师一人观察 ,待熔化后告诉学生 ,同时插入电极 ,观察导电现象。这样 ,硝酸钾晶体的不导电到逐渐熔化导电的过程缺乏连惯性、直观性 ,结论具有模糊性。如果用试管代替坩埚 ,并解决固定电极这一难题 ,就可以克服以上弊端 ,弥补两点不足。1 实验用品硝酸钾晶体、试管 1支 (2 0mm× 2 0…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化学课程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同一种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弱电解电离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也越强。”的问题,除了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外,最直观的办法是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导电能力的变化。即冰醋酸在用水冲稀过程中,可观察到由不导电到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又逐渐减弱的过程。通常实验过程如下:在烧杯中插入电极(碳棒),电极与演示电表(欧姆挡)相连,烧杯中缓慢加入10mL左右的冰醋酸,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观察电表指针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刚开始由电阻很大到逐渐变小的现象很明显,但是后来冰醋酸中加蒸馏水浓度变化太慢,指针几乎不移动,老师只好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再加水冲稀,如此往复多次,既浪费时间,冲稀后的溶液也不再有回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高中化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能使学生建立强、弱电解质的感性认识。但为什么实验要求保证几个电极要基本一致,而且电极没入液体的深度要一致,学生对此不易理解。为让学生正确认识影响电解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拓宽该演示实验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一、氢气在空气里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实验 初中化学课文指出:“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紧接着下面又注释:“氢气在玻璃导管口燃烧,火焰稍带黄色”。  相似文献   

5.
静电力的演示,通常需要使用玻璃棒和丝绸,硬橡胶棒和毛皮,或者感应起电机等仪器,以便使带电物体具有很高的电势,不下几万伏的高电势。 正是因为这样,很难用一般的直流电源来演示静电力。一般的直流电源只能使物体带电至几十到几百伏特的电势,在其周围空间形成的电场强度太小,不足以产生明显的静电力现象。 由于以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学生总是对静电和电流两者无法进行内在的沟通,似乎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  相似文献   

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什么会带黄色?用什么方法可以把黄色火焰除去?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探讨。一、理论分析众所周知,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当受热或光照射,原子从相互碰撞或从入射光子中吸收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的过程吸收能量,原子从较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能量。这种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便产生原子的发光现象。原子无论吸收还是辐射能量都等于原子发生跃迁时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设氢原子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n>k)时,辐…  相似文献   

7.
普教仪器J2135型等势线描绘实验器,是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用于摸拟描绘点电荷电场在某平面上的等势线。产品行业标准规定:电极与导电纸应均匀接触,两电极间中央电位的位置与几何中心的位置之差,应小于1mm。要符合这一要求,以致实验成功,即描绘的曲线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的等势线形状相似,具有对称性,除与导电纸的均匀性,电源的稳定性及测量仪器的选择等因素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受两个电极的制约。 电极在本仪器中的作用,是摸拟两个点电荷,通电后,在导电纸上形成电流场,以摸拟静电场。  相似文献   

8.
分析: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该气体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按原教材所做的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就会扩散到空气中。实际上做此实验时,在高温条件下,硫还能跟铜、铁等金属(注:燃烧匙是铜匙铁柄)直接化合生成硫化物而将燃烧匙腐蚀。鉴于此,要避免上述负面影响,笔者做了如下实验改进。  相似文献   

9.
对几则化学实验的再认识刘怀乐(重庆市四十一中学630013)1.Fe在空气中燃烧生成Fe2O3我在一个偶然间发现,Fe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红色Fe2O3.实验如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安放一块去了石棉网的铁丝网(2).当铁丝网烧成红热时,用药匙(1)在铁丝网上...  相似文献   

10.
故事现象是贯穿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奇特历史现象,具有公开性和制度性的特点。当皇帝、官僚的行为需要公开化以及需要纳入制度轨道时,就具备了产生故事现象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中的一种,即会产生故事现象:1.明显缺乏成文法和经典依据时;2.需对成文法和经典变通时;3.直接违反成文法时;4.应用和解释儒家经典时。故事现象产生的一般背景是法律的、制度的及文化的制约,其特殊背景是皇帝、官僚之间的政治利益斗争。  相似文献   

11.
一、氢气在空气里燃烧的演示初中化学课本中,氢气在空气里燃烧的演示实验,是使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坏罩在火焰上,观察烧杯内有水珠生成.但此法可见度小,如果室温高,生成的水珠很快就被燃烧产生的热量蒸发,现象就更不明显.为此,改用水汽冷凝器来做此实验,效果较好.水汽冷凝器是由特制形状的烧杯和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二册238页有一个说明气体导电的实验.我认为这个实验的方法和论点都是值得商榷的.实验中说:“取两个验电器,让一个带正电,另一个带负电,并使它们上端的金属球互相靠近,如果空气是干燥的,验电器的带电状态将保持不变,把酒精灯火焰置于两个金属球之间,可看到两个验电器很快就不带电了.说明这时空气变成了导体,把两个验电器导通了”.实验装置见图1(验电器需要自己改装).  相似文献   

13.
主要讨论空间负离子密度与放电极几何形状、放电电压、气流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放电电板的臭氧发生量。并根据自然环境指数,提出了负离于发生器电极配置模型及控制臭氧发生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溴化锂制冷机测试中 ,有许多流量参数的测量。针对测量介质不同、精度要求不同及方便使用等情况可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 ,我们运用了电磁流量计、质量流量计对溴化锂制冷机中流量参数进行了测量 ,获得了精确可靠的参数。一、电磁流量计的使用1 测量原理电磁流量计适用于导电液体的测量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导电液体通过磁场作切割线运动时 ,产生感应电压 :   U =KBvD上式中 U—感应电压K—流量计系数B—磁感应强度v—流体流速D—流量计传感器内径电磁流量计由激磁线圈产生垂直于流动方向的磁场。当磁感应强度为常数时…  相似文献   

15.
一、用石英钟演示把石英钟、电极、一节干电池组成如图 1( a)所示图 1电路。电极插入各烧杯中 ,烧杯内加入待测物质。把其中一个电极并联接入电路 ,用鱼夹分别接通另一个电极 ,若石英钟走时 ,说明待测物质导电 ;反之 ,不导电。此法的优点是可见度大 ,取材方便。特别适合学生自己做家庭实验。二、用发光二极管演示取高亮度无色发强红光二极管 2 0~ 30个 ,并联组成发光阵 ,也可组成“电”字等 ,如图 1( b)所示。参照图1( a)把发光二极管、电极、6V电池组组成电路。当待测物质导电时 ,二极管发光 ,反之 ,二极管不发光。由于采用高亮度无色发…  相似文献   

16.
在大教室中演示可见光的偏振深圳南山区电教站郭瑞人(编译)本文介绍几种在大教室中演示由反射、散射和透射等产生的光偏振现象的方法,供做参考。一、反射起偏当自然光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时,如果入射角满足起偏角(布儒斯特角,约57"),则反射光就成为完全偏振...  相似文献   

17.
等势线描绘实验器是高中物理第二册中的学生实验五所用仪器,存在下述缺点:由于电极的质量太小,不能采用压接法。实验中为了使电极与导电纸接触良好,必须把塑料板、白纸、复写纸、导电纸、电极五者紧固在一起,这样做,不但操作不便,而且复写纸和导电纸很容易损坏,不能重复使用,浪费很大,况且导电纸在市场上不易买到。为了节约实验开支,方便实验教学,我对这一实验装置作了一些改进,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得出醋酸溶液在浓度为0.5mol/L,体积为50mL,并将碳棒电极完全浸没时,导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一、原理该喷灯正常工作时,燃烧管吸收的热量从上到下传给内热式酒精气化管,气化包裹在气化管外面纱布上的酒精,产生的酒精蒸气通过气化管上小孔进入气化管内,再通过气化管上喷嘴进入燃烧管,混入空气后猛烈燃烧,产生高温火焰。点燃该喷灯预热时又用火柴直接点燃预热...  相似文献   

20.
水进火出     
水进火出姜堰市梁徐中学一级教师杨大才刘金城在刚检验完氢气纯度的试管内存在氢气火焰,如果需继续用此试管收集氢气时,集气(向下排空气集气法)前必须用姆指捂住试管口,等试管内的火焰熄灭后再进行,不然的话可能引起爆炸事故。关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反复强调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