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荣贵 《英语沙龙》2011,(11):52-53
四、载舟之水亦能覆舟 译者之舟欲到达彼岸,必离不开“水”。词典,则可比作“载舟之水”。不勤查词典,无“水”之译,犹如河道干涸,译者之舟则有搁浅之虞。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许许多多的“连中三元”充斥各种媒体和刊物,大有泛滥成灾之势和混淆视听之虞,随便到互联网上查查,仅百度网站就出现了880000多个与“连中三元”相关的词条。试摘录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有幸再次聆听了虞大明老师执教的《猫与战争》一课,深深为他大胆创新、幽默有趣的教学艺术所折服。一、教学语言轻松幽默,给学生注入思维兴奋剂幽默是一种雍容豁达的生活态度,虞老师把这种生活态度带进了课堂。课前五分钟,虞老师就和学生聊起了天:“你们什么时候知道虞老师今天要来和同学们一块儿学习的?”“你们有没有猜测过虞老师长得什么样?”“现在,活生生的虞老师就站在你们面前,请你们仔仔细细地观察虞老师,你所看到的虞老师和你们猜想中的虞老师有什么不一样?”由此,在学生们充满童趣而又“肆无忌惮”的回答中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諫曰:“號,虞之表也。號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啓,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共虞、號之謂也”宫之奇力劝虞公拒绝晋国假道伐虢的要求,理由是“虢亡,虞必从之”。这句話很重要,是全篇立論的基础。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 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號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親以寵偪?猶尚害之,况以國乎?”  相似文献   

5.
《尚书、召诰》云:“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云;“百礼既至,有壬有林。”对于这些出现在上古典籍中的“有”字,人们已经提出过多种解释,例如: 1、宋邢(日丙)疏《论语·泰伯》篇云:“外传称禹氏曰有夏,则如舜氏曰有虞,颛顼以来,地为国号,而舜有天下,号曰有虞氏,是地名也。王肃云:‘虞,地也’。皇甫谧云:‘尧以二女妻舜,封之子虞’。”刘琪《助字辨略》据此而释“有”为“抚有”之义。 2、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国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马建忠《马氏文通》沿用此说。 3、王力先生《汉语史稿》中册云:“上古名词的前面往往  相似文献   

6.
《左传》一书,“为”字出现1475次,其中用作动词的1420例,人名用字4例,介词45例,助词6例,本文只讨论动词。为了分析的方便,下面把句子分作三部分来描写:“为”字和它的修饰语称作B段,B段前面的一部分是A段,B段后面的一部分是C段。例如:“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襄24)一句,“昔匄之祖”是A段,“自虞以上为”是B段,“陶唐氏”是C段。  相似文献   

7.
《吕氏春秋·权勋》:“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东汉高诱注云:“车,牙也。辅,颊也。车辅相依凭得以近喻也。”《左传·僖公五年》:“虢,虞之表也。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晋杜预注云:  相似文献   

8.
①“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离骚》)②“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离骚》)  相似文献   

9.
晋候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太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近几年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公务员稳定的“金饭碗”工作特点是原因之一。然而,在现代政府中,公务员真的能够长久端着“金饭碗”而没有下岗之虞吗?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1.
晋始祖唐叔名虞,分封于唐(其子燮徙居晋水傍而始称晋侯)的时间史籍无明确的记载。今本《竹书纪年》虽然载有唐叔受封之年,但那是不可靠的。(详下文)《史记·周本纪》:“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后成王戏言授封叔虞而史佚请实现“诺言”,“于是遂封叔虞于唐”。灭唐和封叔虞于唐的时间均不详。  相似文献   

12.
5月10日星期三阴雨今晚,报告厅,学校教科研主任正主持着科研周系列活动之“榜样在领路”。虞老师、王老师、朱老师都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心路。  相似文献   

13.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7,(3):1-1,15
万章问日:“或日:‘百里奚自鬻①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②秦穆公。’信乎?”孟子日:“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  相似文献   

14.
【原文】晋侯夏假道①于虞以伐号②,宫之奇③(讠东)曰:“号,虞之表④也。号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⑤,寇不可玩⑥,一之谓甚⑦,其可再乎?谚⑧所谓‘辅⑨车⑩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号之谓也。”……弗听,许(11)晋使。宫之奇以(12)其族(13)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14)举(15)矣。”冬,十二月丙子朔,晋天号,号公醜(16)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17)虞公。【注解】①假道:借路,这里指军队借路通过。②号(guo):国名。③宫之奇:虞国大夫。  相似文献   

15.
邓彤 《学语文》2023,(4):33-36
语文新课程的颁布实施,使人们更加关注“单篇”与“单元”的关系问题。“单篇教学”具体而微,便于操作,但易流于零乱破碎。“单元教学”主张“集群化”“系统性”,可补“单篇教学”之不足,却又有空疏浮泛之虞。“包孕性”片段,具有语言表达水准较高且蕴含关键性知识等优势,可作为语文教学重点内容,能有效纠正单篇教学与单元教学的偏差。选择包孕性片段进行教学,要立足于语言建构,要注意发挥学习要素的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歌声·历史     
音乐延续了人的生命,歌声使历史的画面也深深地烙进了人的记忆中。曹操横槊赋诗,吟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那是何等的慷慨豁达;霸王别姬时“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呜咽之声又是何等的缠绵凄凉;荆轲易水河畔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令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部分教师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步子不大慢慢走”,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懒散病”的滋生和蔓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没有被“淘汰”之虞,一些教师才稳坐“安乐椅”,没有一点危机感。 2001年3月起,我县教育系统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末位淘汰制”。为使幼儿园在当前激烈竞争中立  相似文献   

18.
报纸杂志为纠正错别字,矫正读音,不停地呼吁、指摘乃至讥评、谴责,一晃已有十几年,仅我本人撰写这方面长长短短的文章也已不下十余篇。然而至今收效不大。读讹音写别字,不仅有积重难返之势,且有积非成是之虞。难道这真成了痼疾顽症了么? 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为例。“豢养的“豢”,字典辞典只有一种读法,音与“换”、“宦”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数学课上,虞老师带来了三个布袋,她先拿出第一个布袋,说:“谁能从中摸到白色的小球,谁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我们一听,兴致勃勃地摸了起来,—个、两个、三个……谁都没摸到白色的小球。这时,虞老师打开了布袋,我们一看,里边根本没有白色的小球。“虞老师骗人,我们上当了……”有几个同学大声地嚷着。虞老师笑了笑,说:  相似文献   

20.
左川凤 《学语文》2002,(6):35-35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早、最辉煌的长篇抒情诗,其构思之奇特、辞采之绚丽,堪称一流,被刘勰誉为“奇文”。诗篇后半部分诗人在浪漫主义的“神游”中驾龙驭凤、上下“求女”的喻意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大谜团。诗人先后求访了宓妃、有(?)之佚女和有虞之二姚,这些究竟象征的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在此稍加整理,归纳出主要的五家之说,便于人们对“求女”的喻意有个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