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吴庆彤同志所著《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书,在周恩来诞辰巨年之际出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与怀念。全书将周总理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过程系统公诸于出(有些材料未曾公开过),对于人民学习周总理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该书作为回忆录独具特点,在于作者掌握丰富翔实的史料。一方面,由于作者长期在国务院机关工作,"文革"前担任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室主任,"文革"后国务院机关陷于瘫痪状态,作者在周总理组建的国务院值班室任主任。"由于这样的经历和机遇,对'…  相似文献   

2.
费云东  刘静一 《档案天地》2010,(3):50-51,3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把秘书工作与文件公布出版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建党初期,中共中央局机关仅有总书记、组织主任和宣传主任三人。宣传主任主管宣传兼秘书并负责编辑出版《共产党》月刊。基于安全保存在大革命运动中形成的数以万计的党内外重要文件史料的需要,在1923年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中共中央和区执委会以上机关设立专职秘书,“秘书员[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  相似文献   

3.
“文革”中的出版情况少为人和。本刊1998年第2期曾刊登方厚枢同志所写《缅怀周总理“文革”时期对出版工作的关怀》一文,反映了在极端困难情况下,周恩来总理关心、指导出版工作的若干情况。张稚枫同志多年研究“文革”出版史料,我们特请他分题写成短文,从本期起陆续刊发,以弥补出版史中的这段空白。  相似文献   

4.
正"组织上选拔秘书,总的原则应该还是看工作能力、应变能力。""领导人对秘书的任命具有决定性权力。"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全会召开前,各种版本的改革方案被轮番解读,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改革方案因为牵头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的从政经历,备受外界关注。李伟担任过原国务院总理朱铬基的秘书。朱镕基卸任后,他先是调任银监会副主席,历练两年后又出任国资委副主任。2010年,李伟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担任党组书记,官至正部级。并无证据显示,李伟的职务变迁与其  相似文献   

5.
为支持优秀科技学术著作出版,繁荣科技出版事业,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拨出专款,建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以下简称出版基金 )。 出版基金委员会由科技部、财政部、新闻出版署、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8个单位的领导、管理专家、科技专家和科技出版专家共 13人组成。宋健同志担任出版基金委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惠永正同志担任出版基金委主任委员。出版基金委下设办公室,承担出版基金日常工作,办公室具体工作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承担。出版基…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秘书工作?秘书工作的内涵很广.有些同志是领导同志的秘书,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无疑是秘书工作.还有一些同志,如各级机关中的办公厅(室)主任,秘书处(科)长,以及在这些部门工作的干事、科员、打字员、收发员、机要员等等,他们虽然并不直接担任领导同志的秘书,但他们的工作也是秘书工作.  相似文献   

7.
《传媒》2000,(5)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自己的梦。李衍黔小时候常常梦见自己拥有了好多好多的故事书、连环画……正是由于这些梦,使她一生与书、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1967年她大学毕业后,去乡下教书。“文革”结束后,她被调回省城专门从事教材的编写、编审工作,开始了著书立说。其间,她担任了山西省教科所副所长、教研室副主任,为全省中小学教材的恢复和建设做出了贡献。她编写的中小学、帅范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达30余种,200多万字,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在她担任责任编辑出版的百余种图书中,不少获得过国家和省优秀图书编辑奖,有的还被大英博物馆收藏。1993年,她荣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称号,山  相似文献   

8.
许觉民 《出版史料》2005,(3):108-108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9.
王界云 《出版史料》2005,(3):110-112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0.
徐学林 《出版史料》2005,(3):114-115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1.
胡小静 《出版史料》2005,(3):112-114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2.
王益 《出版史料》2005,(3):105-106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3.
悼原放同志     
丁景唐 《出版史料》2005,(3):106-108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4.
柳肇瑞 《出版史料》2005,(3):108-110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5.
海英 《出版史料》2005,(3):104-105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新闻出版署和全国版协召开中国出版改革发展20年研讨会,许力以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其中谈到1979年长沙会议前后情况。许当时担任国家出版局副局长。他说:长沙会议的确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很重要的会议。回顾“文革”后,国家出版局主要是批“四人帮”和解决书荒问题。 国家出版局拨乱反正,花了二三年时间。当时社会  相似文献   

17.
《出版经济》2004,(3):80-80
今年70多岁的杰森·爱泼斯坦因(Jason Epstein)退休前是兰登书屋(Random House)令人敬重的资深编辑。由ww Norton出版公司出版的他的著作《书业:出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BookBusiness:Publish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这是爱泼斯坦因在近年出版的第三本关于出版的回忆录。1958年,由于“双日”(Doubleday)出版公司阻止爱泼斯坦因出版“Lolita”一书,他便离开“双日”,来到兰登书屋工作。在“双日”公司的日子里,他组织出版了“Anchor Books”系列丛书,成为美国有名的纸皮系列丛书。他1998年退休前担任兰登书屋的编辑部主任。在…  相似文献   

18.
“文革”时期古籍及研究专著出版纪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开始后,我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被迫停顿,已出版的大批古籍和研究专著被当作“四旧”给“横扫”了。直到1971年,周恩来在毛泽东的同意下作出明确的批示后,对“二十四史”的点校开始恢复,古籍及研究专著的出版才稍有一丝转机。  相似文献   

19.
梁凯程,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夜班工作编委,出版中心主任。从事新闻工作34年,从事夜班编辑工作22年。从普通记者到出版部要闻版编辑,从普通编辑到出版部副主任、主任、编委、出版中心主任。1999年《天津日报》提出“以图片带版面,以版面带新闻、以新闻带记者、以记者带队伍”的办报思路后,梁凯程参与、策划、推动了一系列新闻改革。他所领导的出版部是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集体。梁凯程被评为先进个人,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时期对出版工作的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1月,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后,周恩来的病势更加沉重。邓小平在周恩来推荐下,经毛泽东批准,从2月开始主持国务院的工作,6月开始主持党中央的日常工作。他在毛泽东、周恩来和叶剑英、李先念等大力支持下,对“文革”以来受到严重破坏的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的同时,对出版战线的整顿也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