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古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艺术珍品中的瑰宝。在古诗词中,不少传世作品都与数学密切相关。那么古诗词怎样进课堂呢?一、诗词中的数学之美——诗词妙用于数学课堂导入例如在讲授"三视图"时,开场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与题目吗?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各版本教科书中,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每册要求精讲的均在三首以上。然而除了教学名家课堂及本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一般的公开教学和教学竞赛中,我们很少看到有教师敢于涉足。是什么导致教师们在敞开的课堂中畏诗词如猛虎?教学名家的巡回课与寻常百姓家的常态课又有多远?近年来,笔者深入课堂观察,做了大量的案例记录,发现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吊诡现象,下文拟从课堂教学的某些细节着笔,试图帮助老师们把握教学尺度,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魏清妍 《语文天地》2015,(10):40-41
古诗词鉴赏向来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学生知识掌握的一个难点。读懂古诗词,是诗歌鉴赏的前提,也是诗歌备考中的基础环节。那么,怎样才算读懂诗词了呢?首先要明白诗词的表层意思,即能理解诗句的大意,明确诗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等要素;其次要深入领会诗歌的深层涵义,赏析诗句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等。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短时间的阅读中,轻松读懂一首古诗词呢?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选入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大都是大家名篇,流传数十载甚至于数百载。这些诗词意境优美,感情丰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诗词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呢?一、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据今人所作的统计,存世的唐古诗就有55000首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艺的发展历程中,古诗词和音乐交相辉映,在当今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有大量的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怎样将二者更好地融合运用在课堂中,让音乐鉴赏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从了解诗词与音乐的创作关系、通过吟诵体验诗词音乐的韵律以及体验诗词音乐的意境等三个方面进行实践,能更好地达到构建多元化音乐课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了7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词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如  相似文献   

7.
王鹤莹 《语文天地》2014,(12):41-42
古诗词承载着我国数千年的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高中的语文教学也很注重对古诗词的鉴赏,但是就目前古诗词的教学来说,鉴赏效果并不是很乐观,公式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抑制了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在以往的古诗词鉴赏中,教师往往注重对诗词字句的理解,将一首本来很美好的诗拆分得七零八落,整个诗词的意境已经被破坏掉,学生对诗词也没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8.
学生缺乏对古诗词的基本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其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课堂的教学方法比较呆板,课堂死气沉沉。很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这就造成古诗词教学的恶性循环。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许多诗词流传千古,哺育一代代人健康成长,学习古诗词,是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  相似文献   

9.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担当这一角色,必须强化"抒情"之能。首先要具备"能感之"的能力,即敏锐的感受能力。几乎每首古诗词里都有深刻的意蕴和情感,"对一位说诗者而言,则他对于诗歌的评赏,自然也当以能否体认及分辨诗歌中这种感发之生命的有无多少为基本之条件。"所以一个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第一个最优秀的读者,对诗词一定要先有一个精彩的解读,敏锐地捕捉和辨识出诗词中"兴发感动"之生命的有无  相似文献   

10.
诗词鉴赏应该从哪里切入?从哪里切入才能比较快捷地鉴赏出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情怀、表现手法?要准确鉴赏古诗词,可以肯定必须读懂整首诗或词反映的思想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而后加以一定的想象联想。但受阅读面的限制,学生不可能了解诗人生活、写作背景,也不可能更多地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心理感受,于是往往不能准确鉴赏古诗词。这样说是不是面对一首古诗词,学生就没有办法进行鉴赏?其实不然,完全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切入,简便而快速地鉴赏一首古诗词。一、从体现诗词反映的季节或时间的词切入把握诗词所描写的季节或时间,对鉴赏诗词有重…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古诗词一直着占据着很大比重,单纯的单篇阅读教学难度较大。但古诗词又具有篇幅短小、易于操作等特点,尤其在高考复习备考阶段,往往在课内就可以一次性完成几首古诗词的学习。因此,这类文章比较适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笔者曾通过一组咏柳诗的鉴赏比较,做了一次诗词群文阅读的简单尝试。一、结合意象,巧选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古诗词对于学生来说,既深奥又久远,所以把一首古诗单篇讲解越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然而中学生对诗词鉴赏大多停留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无法拓展到课外优秀诗词,很多学生在面对古诗词阅读题时难以下手,往往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形。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古诗词的赏读整理出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为中学生真正读懂诗词、品读诗词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浩如烟海,仅新课标中规定的小学阶段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就150首,而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关古诗词的篇章与之相比,可以说是沧海一粟,因此,如果要拓宽学生古诗词的阅读视野,势必得打破传统的诗词教学的模式,走出课堂,让诗词教学与诗词诵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与新课标中的"大语文"、"语文的人文性"相接轨。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秀诗篇,借助于学校编写的课外诗文诵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采取多种形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吟诗诵词活动,以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诗词一般都讲究意境美,也就是在景物的传神描写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的传神描写就是诗词的"境",思想感情自然流露是诗词的"意"。"境"与"意"天衣无缝完美无缺的融合,就构成诗词的意境美,这也是古诗词的灵魂所在。所以,要想教好古诗词,就必须紧紧抓住它  相似文献   

15.
李海静 《学苑教育》2021,(12):69-70
对于经典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一向敬而远之,怎样让古诗词充满活力呢?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一、品析赏析,悟其妙。可开展师生讲坛欣赏、专题片欣赏活动;二、竞技比赛,提热情。看图猜诗、校园诗词大会、赛诗会等丰富多彩的竞技活动,让孩子们既感受到参与的乐趣,又增强了学习古诗词的自信心;三、融入生活,促应用。从生活情景用语、课堂情景用语、创作作品用语三方面入手,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古诗词运用到生活中,加强活学活用能力的培养,解决"仅知其意、不知所用"的难题,使诗词应用常态化、生活化,增强其活力。古诗词的"烟火味儿"要靠运用来实现,我们要尽可能地在学习生活、现实生活中展现古诗词的灿烂与风华,为其充满活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相似文献   

16.
仅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必修《语文》第三册,所选"阅读"课目52篇(首),其中我国古典诗词几近70%(35首)。如此灼灼其华、美不胜收的诗歌课该怎样教?怎样教出文本的本真本义?怎样教出学生的诗兴诗趣?怎样教出课堂的诗情诗味?仅内容而言,是宣读注释?是译释串讲?是搬用定论?若《教参》连散译也未提供,更应怎么办?笔者的"经验"是:什么钥匙开什么锁——"以诗教诗"!下以第1课《诗经三首》为例商榷之。——《卫风·氓》第一节(1—10句):恋爱(师)那个人忠厚又老实,拿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词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它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在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背诵,古诗词知识十分贫乏;教师也囿于课内阅读篇目.课时的限制.无法在课堂上作详细的讲解。教与学都不能满足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渴求。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们班开展了课前“背古诗讲古诗”的活动.利用每节课课前短短的三分钟.由一位学生背诵讲解一首古诗词,其他同学摘抄下来背诵。有课内的,有课外的,每学期都坚持,每个同学必须讲解一首。活动开展三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郭冀香 《学周刊C版》2015,(10):116-117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具有鲜明的节奏,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感情,丰富的内涵。寥寥数字,单单几行就勾画出优美的意境。我们常用诗意来形容最美的境界。小学阶段每一学期都要学习几首古诗词。诗词是美的,学诗词,背诗词也应该是诗意的。可是我们的学生却不喜欢诗词。因为以往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只注重讲解字词、顺诗意,把诗词中优美的意境分析得支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古代诗词在世界上是一朵奇葩,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卷帙浩繁的古代诗词是五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因此,古代诗词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而当代高中生的文化底蕴相对浅薄,更增加了古诗词教学的难度。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呢?一、反复诵读,品味诗词语言诗词的表现形式是语言,因此,品味诗词语言对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古诗词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在古代,诗词是供人咏唱的歌。因此,它除了讲究平仄搭配、押韵外,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古诗词阅读备考多把功夫用在了发现和总结题型模式与解题套路上,虽经反复强化训练也可奏一时之效,然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开古诗词内涵密码,也就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样的备考训练背景下,对一些常练的熟悉的诗词题型,学生们解答起来还能凑合,然而,遇着新的诗词和题型就只好干瞪眼了。那么,怎样从根本上破译古典诗词的密码来解决好这个问题呢?生活化语文教学观认为,古诗词阅读备考一定要回归生活,要借助作者生活背景悟得其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