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师:给同学们说个故事:云南解放前夕,国民党省主席卢汉准备起义,而军统特务在昆明逮捕了近百名民主人士。卢汉为这些人向蒋介石求情。蒋的回电是“情有可原,罪无可逭”。卢汉等人则命译码员将电文译成“罪无可逭,情有可原”,再交给军统特务小组,从而救下了这近百名...  相似文献   

2.
江西、湖南、四川三省的人都爱吃辣椒,且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厉害,因此人们常说:“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在上面这段话中,“不怕辣”三个字互换“易位”后,意思也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真是妙语解颐,令人捧腹。  相似文献   

3.
三个好朋友一同去吃饭,服务员端(duān)上一盘(pán)辣(là)椒(jiāo)。甲说:“我不怕辣。”乙说:“辣,我不怕。”丙慢悠(yōu)悠地说:“我怕———不辣。”你看三个好朋友说的意思一样吗?是怕辣还是不怕辣:三个好朋友说的意思一样。最怕辣,还是不怕辣@冯昌浩  相似文献   

4.
四川、湖南、江西属于“辣椒带”,这些地方的人都爱吃辣椒,有一句俗话:“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江西人怕不辣。”俗话中利用“不”,“怕”、“辣”三个字改变它的排列顺序。三者互相比较,互相映衬,使语意看重点各不相同,显示了三个地方爱“辣”的不同程度,其表情达意饶有趣味。大家熟知的一句俗话;“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成了描写封建时代读书人的一句顺口溜。十年寒窗,读的都“四书、五经”之类固定不变的死书,  相似文献   

5.
你能吃辣的吗?你爱吃辣的吗?中国一向有“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的说法,四川的麻辣火锅和麻辣烫,贵州人的“烤椒下酒”,湖南人的“辣子夹馍”,光是看一看,已是辣气逼人!殊不知,许多地方的人都是“无辣不欢”,甚至许多地区或民族都声称“最辣的辣椒在我这里”,“最鲜美的辣椒酱在我们城邦”,“最不怕辣的‘食辣大王’就是我!”到底谁在吹牛?谁说了真话?请大家判断一下吧!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语言现象,改变一下语言顺序就会大异其趣,语言效果会大不一样。如“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前者言其为“败将”,后者言其为“勇将”;“理不可恕但情有可原”与“情有可原但理不可恕”,前者结论是可以原谅,后者结论是不可饶  相似文献   

7.
《家教世界》2014,(10):48-48
我们常说:“一咸三分味,一辣到十成。”其实,这个咸淡的“咸”字,在古代,不挨盐的边,没有一点“咸”味。它是一个人拿着武器把另一个人的头砍掉的意思。 “咸”的甲骨文右边是一件叫“戌”的兵器,形状像个长柄斧;左边是一个人的“口”,就是“用大斧砍了人头”。“咸”是一个会意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一直到现在,它的“戌”“口”结构都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稍微移动了一下“口”的位置。可见,“咸”是一个汉字古化石,已经经历不少年代了。“咸”字的结构没变,字义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凶残的动词“杀”慢慢地变成了今天的副词“都”。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贵州人辣不怕。”这3个地方的人都以能吃辣而闻名。如果你来自四川、湖南或贵州,相信你一定是一个无辣不欢的人。辣椒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冬天吃火锅,夏天吃串串,辣椒早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种调料。即使是不能吃辣的人,有时也无法抵挡它的诱惑。这种食物为何会让人上瘾呢?它之所以会让人产生辣的感觉,是因为它含有一种叫作“辣椒素”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9.
有这么一句俗语:四川人不怕辣,湖北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说的是这三个地方的人都不怕辣椒,喜欢吃辣椒。我的故乡是四川,那是个山清水秀、花红柳绿的好地方。我也很喜欢吃故乡的辣椒。辣椒的外形像一个弯钩,“弯钩”上面有一个青色的细条——我也说不清那是个什么东西,只知道  相似文献   

10.
“一”叫“旦底”,意思是“旦”字的底部,就是下面那一横。“二”叫“挖工”,意思是挖去“工”字中间那一竖剩下的两横。“三”叫“横川”,意思是把“川”字横过来,变为三横。  相似文献   

11.
范老师把小怡、小海叫到办公室,对他们说,上次我们讨论了“把每句话写生动形象”。今天,我们研究一下“怎样写好每一段话”。范老师说:一个简单的意思,只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楚了。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意思,就要用许多句话才能表达清楚。那些共同表达一个比较复杂的意思的句子,互相连接,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段落”。段落一般简称为“段”。  相似文献   

12.
正一、复习旧知.夯实基础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齐读课题)蜗牛的奖杯。2.先来复习一下文中的词语。第一行:飞行冠军勉强。"勉强"两个字是第三声连读,读的时候第一个字要读第二声。第二行:蜻蜓蜜蜂蝴蝶。这些都是昆虫,让我们一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第三行:遥遥领先得意洋洋看,"遥遥""洋洋",字重叠了一下,意思就更进了一层。一起来读读,体会体会。【设计意图】第一行是含有多  相似文献   

13.
有一首歌唱得好:“辣妹子不怕辣,辣妹子从来辣不”不怕辣几乎成了每个湖南骄傲。歌词是编得好,我心里为:吃辣椒不难受是假话,湖不怕辣也是有水分的。我就被实实在在辣过一回。,我正在卧室里写作业,突然浓浓的香味,我打了两个喷跑到客厅,看见妈妈端上来爆炒青辣椒。盘子里摆着一根的辣椒,油均匀地布在表油油的。我馋极了,就像一饿的猫看到了香喷喷的鱼,直流,马上跑到盘子前,顾不人的目光,捏起一个大的辣要往嘴里送。妈妈说:“这辣同一般,是辣椒之王。你要是,不喊辣才怪呢!”我不服气:“我可是辣椒大王,什么样的辣椒没吃过!这几个辣椒算什么,…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个不怕辣的男孩子,尤其喜欢吃辣条。周五放学的时候,爸爸总会带上我的电话手表来接我。为什么要带电话手表呢?可不是为了联络,而是为了满足一下我的“购物欲”。因为周末到了,我被“恩准”用自己的电话手表买单,任选一样零食。通常我选择的都是辣条。爸爸说,他小时候也喜欢吃辣条。原来,爸爸小时候就有辣条了啊!爸爸看我一脸惊讶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在魔术家的手里,一副扑克牌颠来倒去,可以玩出无数花样,令人惊叹不已;在语言家的手中,颠倒词序,有时也会产生奇异的修辞效果。例如有一天,三个朋友去四川餐馆用餐。其中一个是四川人,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云南人。他们刚一落座,服务员就送上了一份菜单问道:“怕辣不?”四川人说:“不怕辣!”湖南人说:“怕不辣!”云  相似文献   

16.
语序趣谈     
郭艳红 《下一代》2011,(2):26-26
语序就是在构词、造句时产生的先后次序。平时在说话、写作时,我们提倡要有正确的顺序,这样才不至于产生误解。但在日常生活或是一些文学作品里面,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有时也会出现有意改变语序的现象。比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湖南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等。  相似文献   

17.
改变语句的词序,语意会不会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怎样辨析变化了的意义?检测这类知识和能力的考题叫语句变序辨义题。 例1 三人相约聚餐,一个四川人,一个湖南人,一个云南人,还有一个是服务员。他们分别说了如下话语,其中,表明最喜好辣的一项是( )。 A.不怕辣 B.怕不辣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人不可搏二兔。”意思是,一个人不能同时追赶两只兔子。但这句话对眼下的教师并不合适。因为眼下的教师正扮演着“超人”的角色,即要同时追赶两只兔子:一只兔叫素质教育,一只兔叫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好比一艘船,许多人立在岸上大喊:  相似文献   

19.
“钊zhāo”是勉励的意思,多用于人名。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七至九)》中谈到“钊”字误读引出的两个故事。一个是误读作“剑”。北洋军阀曹锟当总统的时候,要办李大钊的罪。国务会议上一个阁员说,“只要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什么名字不好取,他偏要叫李大剑?!”另一个是误读作“钧”。鲁迅在  相似文献   

20.
我叫王瑜。查了一下字典.知道这个“瑜”字是美玉的意思。看来爸爸妈妈是希望我能像“美玉”一样纯洁、高贵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爸爸妈妈对我的这份希望到了同学们口中,却完全变了味。“王瑜,王瑜”,叫着叫着,同学们就叫我“黄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