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有很多策略与方法,在学生自学与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很多疑难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从个人的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了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点拨技巧与方法,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2.
点拨即指点,教师在学生语文阅读课上,针对学生遇到的疑难点,给以恰当的点拨,启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点拨教学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把启发式教学落到实处。点拨教学具有探究性和创造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点拨法符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上应用好点拨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方法的探索一直是广大教师提高教学成绩,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路径,合作·点拨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作用非常大,用得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课外练笔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运用"点拨法"指导学生课外练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外练笔中的自省因子,把握时机,及时点拨,不断开启学生自我内省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这是最常见教学手段。特别是新课改之后,为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将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教学点拨便显得更为重要。但由于教学习惯意识根深蒂固,教师对学生实施的点拨行为,常常带有一些限制的味道,将点拨变成了“点穴”,这当然是对点拨的误用。及时纠正教学中点拨的偏差,消除不当点拨造成的影响,已成为目前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点拨”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关于“点拨”的定义,词典上解释得非常模糊.它的含义并不适用教学上“点拨”的意义。也有人把“点拨”的作用宽泛化,称为“点拨教学法”.而且运用于所有教学环节,如“导人性点拨”“整体性点拨”“终结性点拨”等,把教师在课堂中的所有教学行为,如发表意见、分析评说、总结提升等都看作是“点拨”。我认为.“点拨”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它只是一种“小动作”,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教师不把“真相”合盘托出,而仅暗示“破案”的蛛丝马迹和种种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点拨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引导者,如果能在恰当的时刻给学生以方法和思路的点拨,将助学生一臂之力。基于此,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提出几点点拨策略。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会适量点拨,还要学会适度点拨;不仅要学会适时点拨,还要学会适地点拨。这就需要教师苦练点拨之功,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提高点拨技能,积累丰富的点拨经验,在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点拨的时机,选择恰当的点拨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将学生引进语文知识的海洋。  相似文献   

9.
激活学生的思维,重在点拨。点拨是讲授艺术的核心,是启发原则和精约原则的结晶,它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奇制胜的“金手指”。那么,点拨什么?怎么点拨呢?其一、点拨思维方向,接通学生思路。课堂上,往往出现学生思考问题想不到点子上,说不到实质处,主要是因为思维方向迷失,思路暂时出现雍塞,难以实现知识迁移。这时候,教师若能适时点拨,指点迷津,使学生于苦思冥想、不得其要的山穷水复之时,发现路标,陡增求知探胜的趣味,在思维的荒漠中发现绿洲,进入茅塞顿开的佳境。《孔雀东南飞》中用近百字的篇幅铺述了刘兰芝被遣辞…  相似文献   

10.
点拨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学客观规律,把握点拨时机,进行巧妙点拨,从而为语文教学推波助澜。亮出疑难点,适时点拨;挖掘思维点,多向点拨;发掘闪光点,赏识点拨。  相似文献   

11.
将点拨这一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各个环节的教学方法称之为点拨教学法,特点是在教师的提示和指点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12.
点拨教学法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及时为学生排除障碍、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点拨教学法可以改革传统教法,突破难关,主攻要塞,力忌全面讲授、全盘灌输。使学生成为活动主体,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强化训练,发展智力,学以致用。本文以"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为例,探究点拨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思维受阻,一时难以下手。这样,需要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促使学生产生“顿悟”,谓之“点拨”。点拨是让学生走出解题迷宫的有效手段,是解题教学的一种艺术。点拨是否得当。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已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万要武 《教师》2010,(15):92-93
课堂中教师的点拨,就是指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指点迷津,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点拨”是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可以将知识引向深入,将思想指向深刻。适时的点拨让学生瞬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收到点石成金的奇异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习题教学中教师的“点拨”,就是教师在习题讲评时,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指点迷津,让学生从问题困境中“突围”出来,从而使学生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自我能力的目的。其实就是一种画龙点“晴”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点拨,会让更多的学生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6.
点拨既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语文教学中,巧妙的点拨可以疏通学生的思维阻滞。教师可在矛盾节点的利用、情景创设的渲染以及读与想象的结合三个方面进行点拨,开启学生的思维之路。  相似文献   

17.
“点拨”的特征一、方向上的启发性“点拨”的目的是搭桥,是启发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而不是提供答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通过“点拨”,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思维遇到障碍时“,点拨”就像他们所遇到的路标,具有方向上的导向性、启迪性.二、范围上的适度性“点拨”必须注意一定的度,太少、太隐蔽,对学生的思维无启发,实际上还是没有起到“点拨”的作用;太多、太外露,如画蛇添足,教师的思想代替了学生的思想.此两…  相似文献   

18.
胡元香 《考试周刊》2011,(58):137-137
点拔是穿透云雾的一缕阳光。点拨最讲究的是时机,点拨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捕捉心态良机的着眼点放在心理活动的“转化”上,艺术地把学生引入一种境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315课改"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准确点拨,适时、适度点拨,通过点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探究歧途,同时要注意点拨要留有余地,让学生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蔡澄清老师聚合大量的理论准备与实践经验,提出了令人刮目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本文按照何谓"点拨教学法",为何采用"点拨教学法",怎样实施"点拨教学法"的思路,对蔡澄清老师的语文教学"点拨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