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家教过程中,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负责从严管教、规范孩子的言行,具体实施处罚,以树立威信,让孩子害怕;另一个则唱“白脸”,负责周旋调节,中介说情,使孩子感到家的安全、温馨和父母的亲情。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全家人共同参与教育为特征的“联合家教”,日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认同。然而在这种联合家教过程中,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分别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综观眼下众多的家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分工”现象,即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负责从严管教,规范孩子的言行,具体实施处罚,以树立威信,让孩子害怕;另一个则唱“白脸”,负责周旋调查,中介说情,使孩子感到家的安全、温馨和父母的亲情。现实生活中,这种“分工”可能是故意而为,也有可能是在潜…  相似文献   

3.
陈卉 《宁夏教育》2009,(5):78-78
综观众多的家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分工”现象,即父亲与母亲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负责从严管教、规范孩子的言行,具体实施处罚,以树立威信,让孩子害怕;另一个唱“白脸”,负责周旋调节,中介说情,使孩子感到家的安全、温馨和亲情。现实生活中,这种“分工”可能是故意而为,也有可能是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慎扮红白脸     
综观眼下众多的家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分工”现象,即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负责从严管教、规范孩子的言行,具体实施处罚,以树立威信,让孩子害怕;另一个则唱“白脸”,负责调节,使孩子感到家庭的安全、温馨和父母的亲情。其实,这种家教分工并不科学,往往利少弊多: 1、直接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  相似文献   

5.
也谈“易子而教”——兼论家庭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第3期刊载一篇署名文章,题为《“易子教育”质疑》。从中获悉,2002年暑期,哈尔滨市流行“易子教育”。其做法是:朋友之间“换”孩子,即让孩子换一个环境,接受另一种教育,使其改掉在自己家里改不掉的坏毛病。这虽是局部地区的一种尝试,而它涉及的家庭环境与教育的局限性,却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故值得一议。据孟子称,“古者易子而教之。”事实是否如此,且不管它。看来孟子倒是赞成这种做法的。他还说出一番道理。不过孟子以还,古代也鲜有这种先例,或同后来官学、私学日益增多相关。而在如今学校教育发达的时代,出…  相似文献   

6.
李斐章 《教育》2008,(11):16-16
“你真是一个乖孩子!”“你做得真好!”这是时下风行的“赏识教育”提倡的标准用语,持这种新教育观点的专家认为,“赏识教育”可以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取得好成绩,于是一些家长表扬孩子不离口。可是,邻居小王却心中生疑,无论他怎样“赏识”,他上小学的儿子学习仍不努力,而且并不买父亲这一套:“你们大人真虚伪,一点小事就这么表扬,这不是做秀吗?”  相似文献   

7.
罗锦雄 《师道》2006,(4):17-18
每当我们认真审视当今的教育改革,总会为一个个孩子的鲜活生命而感动,但又总是面对现行教育诸多的弊端心存非议无可奈何,总是极度渴望获得一种新的教育思维。而这一切,又何尝不是缘于我们教育思维的定势与习惯?我们的教育传统中,有着太多的习惯与定势。譬如千百年来,我们都是以“听话”与否来作为评价孩子的一个重要尺度,甚至是唯一尺度。这种单纯的接受式教育,这种成人式的价值模式,虽然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妨碍了孩子视野的开阔和思路的拓展,同时也扼杀了孩子的童心、天赋、创造性和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等待的智慧     
一位韩国心理医生提出了“慢速培养”孩子的观点: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不能操之过急,要有等待的智慧。每个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每粒种子的特质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花期”也可能相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付出深厚而睿智的爱,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不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教育理念。教育应是最具人文关怀的精神活动,以孩子发展为本的教育应当留给孩子,尤其是“后进生”,一方晴空、一片希望。在“下一个路口”,人们或许会看到令人激动的场景:你所…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把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地置于一个生动的游戏互动场景中,诠释着一种教育理念:尊重、平等、互动。这种理念内化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便是对孩子活动中抛出的有价值的“球”给予恰当、及时的抛回,  相似文献   

10.
李心湄 《成才之路》2012,(28):90-9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要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人们能够自觉地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修正自己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式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种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于孩子来说,也许这一方式更易接受,对孩子的影响也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把父亲分为“孩子之父”和“人之父”两大类。“孩子之父”是“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好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这种家长,先生斥之为“制造孩子的家伙”,因此称为“孩子之父”。第二类是“人之父”,这种家长“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三字经》里也说过:“养不教父之过。”可见,教育好子女是我们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孩子需要爱,感受到自己被爱着的孩子,才会觉得自己的可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给孩子“教育之爱”。教育爱同亲情爱一样是无私的,但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正因为教师所关注的不再是单个孩子,因此教育爱就更为博大而精深。它关注的是每个孩子的差异,将学生真正作为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来认识,无条件地给予爱心。健全的人格培养首先就来自于这种“爱的教育”,使不成熟的心灵走向成熟,向偏向发展的性格得到矫正。孔子就强调枯培养出“仁者爱人”的理想人格。只有教育者本人深刻地把握教育爱的本质,才会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心理受到自己的影响,先感悟什么是爱,再学会怎样去爱,进而成为一个“爱人”的“仁者”。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教育应该向生态教育发展,这是一种自然的教育,是一种符合新生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需要的教育,是一种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着眼于孩子心灵与人格健康的教育。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对当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来说无疑是一剂清醒剂。我们呼唤“生态教育”,作为教育者更应致力于推动教育“生态”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怎样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许久以来一直是家长和教育专家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当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指责家长们忙着为孩子“充电”加重孩子负担,强烈呼吁还孩子自由的时候,笔者却注意到报上这样一条消息:2002年暑假,哈尔滨市流行易子教育,即和朋友“换”孩子,让孩子换一个环境,接受另一种教育,改掉在自己家里改不掉的坏毛病。这让我立刻想到了鲁迅说过的“易子而食”那句话,笔者非但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倒是对此做法有了几点疑问:首先,从孩子一方看,一般而言,听话的孩子家长绝不会舍得“易”出去,也没有那个必要,而大…  相似文献   

15.
教育制度背后隐含着社会的孩子观:孩子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这些观念决定或影响着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如果教育出问题,原因或是人们的孩子观与社会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或是制度本身偏离了人们的孩子观。 近代以来,在中国居支配地位的孩子观经历了一个从“家族本位”到“民族国家本位”再到“家庭—民族国家本位”的演变过程,近代教育制度也在这种观念脉络中建立并演变。  相似文献   

16.
如何教育孩子?一条“教子棍”还是一顿“大道理”?对于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通过直接的问话显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不妨采用一些留“面子”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鹿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它有一种鹿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阅读对孩子的智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实孩子就好像是“一块玉”,教育孩子的过程如同是在“雕玉”!有心教育.无裹培养,愿我们的孩子在有心教育的引导下,做一个知理有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正尽情表达吧!这个活动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学会认识、了解和讨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怎么做?1.引导孩子用彩笔或者颜料将图片中的情绪脸谱涂上喜欢的颜色。2.引导孩子在相框中画出其他情绪的脸谱,如骄傲、担心和惊讶等。3.当孩子对各类情绪都有所了解后,鼓励他制作更多的情绪脸谱。为他准备一个相框,当他产生某种情绪时,可以将对应的情绪脸谱放进相框中,并和他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  相似文献   

19.
我是2001年参加工作,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也不足,但是,我在教学中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学生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成绩,而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长远发展”所以,我经常提醒自己:“希望通过我的教育,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会带给孩子一生的发展”在我的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孩子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回忆起往昔的教育教学经历,我发现很多时候,我所扮演的是一个审讯官的角色。用心谛听孩子的心声已经离我渐行渐远了。在我的口头禅中已经不自觉有了“为什么?”“是不是?”匠气式的话语,这一话语也使得我的教育教学行为走向了僵化,教育效果自然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