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城镇在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困境表现为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居民的矛盾。这些因素导致实践中城镇规划滞后甚至无效,使得土地资源未得到合理配置,城镇发展逐渐偏离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本文从地方政府、开发商及当地居民的博弈关系出发,分析了出现该困境的原因,并以期探索出一条有效实施规划、兼顾三方利益的政策之路。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求角度探讨小城镇发展战略,分析了小城镇发展低碳经济所处的劳动力紧缺、局部资源短缺、经济竞争力弱等劣势及拥有良好生态基础、廉价生产资源、丰富的生物资源等优势,认为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小城镇发展应重视本土的生物资源优势、建立自由流通的要素市场、建设低碳目标制度体系,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公平的法制保障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城镇数量众多.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城乡融合、带动广大农村地区走向富裕的重要环节。通过山西省阳城县河北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提出在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时,要特别注意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生态现状,力图形成有序、合理的村镇体系,城镇定位、主导产业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小城镇发展的内外因素,而且环境保护及生态的维护要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相似文献   

4.
何秋娥 《内江科技》2006,27(8):98-99
小城镇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情况决定小城镇文化特点具有天然的两元性,在大中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小城镇文化中带有的浓厚的地域特征和传统特色成为小城镇文化显性特点.利用小城镇的文化特点,可以大力发展小城镇的经济建设,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维护小城镇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地方文献的种类及资源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做好地方文献征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有助于了解当地历史和现状,有助于继承和发扬当地特色文化,有助于地方经济、文化事业以及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论述了收集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新华  谷树忠  王礼茂 《资源科学》2015,37(10):1992-2000
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新疆是我国典型的矿产资源富集区,与矿产资源开发相伴,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并不同程度地引发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矛盾。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研界定出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其次分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资源利益和环境利益中,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中央政府重视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利益,地方政府、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的居民重视的是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经济利益。第三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公平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益格局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利益格局的合理性变化趋势为倒“U”型,即不合理性越来越强,利益格局急需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各级政府都把GDP作为重要考核目标,这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而且力度越来越大,很多污染大、产能低、能耗大的"夕阳"产业逐渐向经济落后的小城镇转移。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地方的企业向中西部小城镇迁移每年达5%左右,小城镇的生态面临被破坏,而且地方政府无人理睬、关注。分析小城镇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原因,我们如何采取措施并提出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镇化是一种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城镇的方式之一,生态城镇化与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决定两者是相生相容的关系。以武汉市X经济开发区为例,地方政府在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循环经济理念,各企业依靠循环经济发展产业,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随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所改变。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生态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支撑,能有效解决发展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建设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9.
谈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文献是一种能反映本地区特征的载体,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资源。地方文献在当地经济建设、文脉传承、文化教育发掘、旅游产业开发、人才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重视文化传承,发掘历史重要文献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的重要性,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范围、征集途径与征集方法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及现代化建设,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不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已经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交通拥挤、垃圾围城、噪音污染、空气污浊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政府及公众提高对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努力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李庆伍 《科教文汇》2012,(20):197-198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这样几方面规划和突破:突出理念引导作用;注重整体推进与提升;努力改善育人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是否具有环保意识和环保支付意愿,研究文献中并没有形成共识。本文使用意愿调查评价法,在西双版纳纳板河自然保护区选取300户农村居民,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对纳板河保护区周边居民的支付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知,但从认知到行动尚有一定的差距。保护区居民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依赖型"特征。不同支付方式所揭示出的居民环保支付意愿存在很大差异。纳板河保护区居民更愿意以劳务的形式来为自己所享受的环境服务"买单"。以付费方式得出的总样本的平均支付意愿为46.88元/年,占户均收入的0.36%。以劳务的形式揭示的受访者的平均支付意愿为249.24元/年,占受访者户均年收入的1.94%,显著高于以付费方式表达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3.
贾光 《现代情报》2012,32(7):137-140,143
古籍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表明,地方高校图书馆古籍工作要突出地方性,要重点发展地方古籍。地方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努力保护、深入发掘地方古籍资源,搜求与保护并重,整理与服务并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白露 《情报科学》2004,22(4):428-430,46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问的矛盾越来越大。各国对环境问题给予更大的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时代,信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资源配置,本文就在信息经济形势下,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福利经济的基本经济模型,对环境资源价值评估问题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亚平  宋泽亮 《大众科技》2014,(11):239-241
愈演愈烈的生态问题,近似于穷兵黩武式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人们身陷生态危机中不能自拔。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全球多数国家已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充分证明了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的深刻把握。通过转变传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加强政府职能建设、构建生态文化、严格依法执政等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养分资源利用状况及调控途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不仅能增加农业的系统效益和农民的直接收益,而且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土壤是最大的养分资源库,化肥、有机肥中的肥料养分资源和大气、水体中的环境养分资源又是土壤养分的重要补给源,农用矿产资源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多种养分元素,是生产化肥的原料.本文分析了各类养分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养分资源合理利用的调控途径,其一是充分了解养分资源的时空变异特征,有针对性地调节养分供应状况,以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二是养分资源的宏观管理与微域调节相结合,以获得养分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三是无机养分资源与有机养分资源配合施用,养分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以保持养分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保护感知视角的保护区农户保护态度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奔  申津羽  丁慧敏  温亚利 《资源科学》2016,38(11):2137-2146
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至关重要,同时也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7省40个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从农户保护感知视角出发,检验其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同时验证保护工作感知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成本感知对保护态度有负向显著影响,对生态保护行为无显著影响;保护工作感知和收益感知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保护成本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而保护收益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反映出其不仅能直接正向影响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还能通过保护工作感知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印证了工作感知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西部少数民族社会资本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文章在阐释西部少数民族社会资本内涵、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指出西部少数民族社会资本建设的重点是改善社会资本环境、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推进文化交流整合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浅谈网络背景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宏姣 《科教文汇》2012,(28):78-79
《大学语文》是为高等院校非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大学语文教师在网络语境下实施大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重视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大学生思维的发展:要通过网络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互动.构建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通过网络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要通过网络精心营造校园人文环境.用心感受身边人文氛围.切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周静 《科教文汇》2012,(11):143-144
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场景,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既丰富了学生的英语实践,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充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践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注意渲染学习环境,注意把握教学节奏,注意把握英语重点,精心制作和运用多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