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沛雨 《成人教育》2005,(11):43-45
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工具,教师是学校机构中的重要角色。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其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的社会化,教师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包括教师的职前社会化和职后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初任教师继续社会化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任教师通常指人职一到三年的新教师,由于在职前教育中缺乏充分的角色实践机会,初任教师未能完成角色社会化的任务。因此,初任教师在人职以后需要继续社会化。调查发现,初任教师无论是在职业价值的内化、职业技能的掌握、职业规范的认同,还是在职业性格的形成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为此,需从创建良好的学校文化、完善初任教师人职制度、促进教师之间的社会互动和发展校本培训等方面着手促进初任教师继续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初任教师通常指入职1~3年的新教师,由于在职前教育中缺乏充分的角色实践机会,初任教师未能完成角色社会化的任务。无论是在职业价值的内化、职业技能的掌握、职业规范的认同,还是在职业性格的形成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为此,需从创建良好的学校文化、完善初任教师入职制度、促进教师之间的社会互动和发展校本培训等方面着手促进初任教师继续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了职前教师教育实习中个体与情境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探究了这一相互作用对职前教师个体发展和职业社会化的影响。研究旨在调查实习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并阐释个体教学风格和社会职业特性的养成方式。本研究为非实验性调查研究,包含部分定量数据,使用一项改编自凯雷斯和阿尔梅达的"教育实习经历与认识调查量表"采集数据,采用平均得分排名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数据。调查结果表明实习教师在职业社会化、学习发展以及职业认同三个维度的成功水平较高;而在支持和指导维度、社会—情感维度方面成功水平较低。本文提出以拉尔夫的情境指导模式解决教师成长过程中以上两个维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在其职前教育中建构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对其顺利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及其未来的专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各高师院校对职前教师的培养仍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性知识的培养重视不够.虚拟教研社区依托现代网络技术,联合教育专家、教师及职前教师构建一个开放、动态、交互的虚拟教研平台,让职前教师在其中实现教师角色的社会化及实践性知识的初步建构.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习是师范生在实习学校情境中整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实习教师而言,其社会化即意味着在教学实习过程中不断内化实习学校的组织文化及其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在个体与情境的互动中初步成为合格教师的过程。当前,实习教师社会化研究受社会学传统理论的影响,呈现出功能主义和诠释主义范式,其代表了实习教师社会化的被动和主动两种不同的模式。此外,实习教师的社会化过程从学龄期开始,是一个持续演变的阶段,其包含了师范教育前的预期社会化(以观察学习和经验内化为路径)和师范教育期的职业社会化(以课程学习和教学实习为手段)的角色养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师聘任制度的不断完善,乡村异乡教师逐渐成为乡村教师队伍中的新兴力量,而乡村异乡教师的角色适应问题是困扰其专业成长的主要问题。研究基于组织社会化理论视角,分析了乡村异乡教师在身份转换抉择时面临的诸多角色适应的问题。研究发现,在预期社会化阶段主要面临自我认同感的矛盾,转变阶段主要受限于自我价值无法体现的难点,融入阶段主要应对自我难以实现的困境。优化异乡教师工作环境,缩小不同阶段角色适应的隔阂;建立职前实训基地,缓解异乡教师角色适应过程的心理落差;强化情感联结,营造异乡教师良好的角色适应心理氛围,从而促使乡村异乡教师从“闯入”到“融入”,更好地投入乡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新入职阶段是其整个教学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也是其教师教学角色社会化的奠基与初步形成过程。高校新入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普遍问题:对教学角色理解不到位导致教学角色社会化意识缺乏,教学与科研关系未得到恰切认识导致教学角色社会化过程减慢,教育教学条件性知识不充分导致教学角色履行不完全,教学技能缺失或运用不合理导致教学角色实践效果差。本着新入职教师职业可持续性发展以及高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与优化的考虑,有必要大力推进其教学角色社会化,可以从平衡教学与科研关系、落实教师传习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保障有效的教学环境、重视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教师继续职业社会化,是指从教以后的教师为了更好地胜任教师职业角色,而持续不断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职业素质的过程。为了促进教师继续职业社会化进程,必须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推行教师教育,明确角色定位,促进职业性格养成。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教师职前培养非常重视实践训练,其实践课程计划明确了课程结构、教学实习内容、指导教师角色以及实习教师评价等多方面要求。由此可以看到澳大利亚教师职前培养的特点:以教学实习的序列计划促进教师职业技能的逐步获得;重视实习准备,丰富实习教师的感性认识;明确时实习教师的评价标准与预期;实习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和大学指导教师角色任务明晰,在大学与中小学校舍作中实现共同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与大学教师职前教学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经历了开创、扩张和超越三个阶段。助教既是助理教师,又是教学学徒和信使,自20世纪90年代始,教学学徒的角色更为凸显。助教制度有助于研究生完成学业和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师资压力,有助于研究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和促进研究生社会化,尤其有助于促进大学教师职前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师角色认同是师范生专业成长的主要问题之一。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认同有利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应通过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师职业情感培养、开发隐性课程、开展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和利用优秀教师榜样等形式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13.
教师角色认同是师范生专业成长的主要问题之一。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认同有利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应通过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师职业情感培养、开发隐性课程、开展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和利用优秀教师榜样等形式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14.
在追求优质的全球性教育变革浪潮中,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成为教师专业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向。目前,现实中教师专业化教育在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性因素,如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的联结失效;实践主体社会化和个性化角色的整合失重;实践体系中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衔接失空。因此,教师专业化教育要针对这些障碍性因素采取相应的现实策略,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从业者需要专门的情感、知识和能力等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不应是自发的,而应该接受专门的教育。教师教育主要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看,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需要在管理体制、目标、内容和师资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在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探索中,省级教育学院有职后培训的优势,但在职前培养方面还需要积累经验。为了更好地创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四川教育学院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师范教育发展趋势及面临问题的分析,借鉴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闭环控制系统"理论,提出了构建"闭环控制"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能力培养平台的设想。该平台的搭建,可为解决教师教育中长期存在的职前、职后教育相脱节弊端提供一种新思路,使职前、职后教育双轨合并一体,令所有师资培训都在这一机构框架下进行,形成一个互相关联,功能增值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7.
职前教师专业技能学习与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标准之一.教师专业发展是其专业技能不断形成和提高的过程.文章认为,职前教师专业技能应以现代教育新理念为灵魂,通过"现实形态"、"想象形态"和"虚拟形态"等教育实践活动途径进行教师专业技能学习和培养.  相似文献   

18.
黄俊英 《教育导刊》2001,(13):40-4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社会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不但要在职前取得全格的学历,还要在职后参加继续教育,不但要完成职业社会化,还要继续社会化。这里就教师的继续社会化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教师教育的国家。在其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前培养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后教育三阶段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作为一个系统过程,德国教师教育注重对教师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控制。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德国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入口阶段、大学的职前培养阶段、职业准备教育阶段、出口阶段和职业后教育阶段的特点,针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现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为缩短新教师的职业适应期,职前教师教育中应注重实践性知识的培养。职前教师教育中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可以从重视职前教师教育的集体性实践性活动和重视职前教师教育的个体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