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校关系对儿童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关理论,探讨构建和谐、有效家校关系的策略,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具体包括:基于"自我实现论",引领家长做合格父母;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家校协同促进儿童发展;基于"存在感"的观点,家校通过互动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
家校共育是建立在家校合作上的一个互动交流方式。"家校共育"是指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模式。查阅相关文献,"家校共育"一词在国内没有形成被普遍认可的含义。结合文献资料,在本课题研究中将"家校共育"界定为:要求家长和学校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互相合作和沟通,共同协力,促进学生在今后健康成长,并得到全面最优化发展。家校共育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本人,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从国家和学校的德育目标出发,基于家校协同育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举办"家长节"活动,增强家校合力、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努力构建共育体系,真正将家校共同发展,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成长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王毅  徐晓华 《江苏教育》2023,(49):14-16
基于对学生青春期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从家校社共育视角梳理青春期学生的成长问题、共同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共同开展青春期学生成长行动和家校社共同搭建青春期心理疏导平台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家校社联动推进青春期教育的路径,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5.
基于真实问题的"父亲在场"项目化共育实践,构建了家校成长共同体的新关系和新空间,聚焦儿童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形成家校共育合力,积极促进儿童社会参与能力提升。"父亲在场"项目化共育实践,为家校双方提供了教育与自我教育、支持与互相支持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
"请家长"是农村小学中常见的教育现象,其初衷是联合家庭和学校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然而,实际情况是这种活动会激化矛盾,恶化师生、亲子、家校关系,不利于学生成长。要走出"请家长"的误区,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以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学校要开设家长学校课程,提升农村家长的教育素养;教师和家长要进行常规沟通,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成长。好学校不仅应该是学生们学习的乐园,还应该是家长们成长的天地。构建"新生命家校共育"系统,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一、缘起——"新生命家校共育"需要家长的成长2016年,全国妇联、教育部等9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家庭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需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小学基于"适合生长"的学校文化,确立家校共育的观念,组建家长委员会和家校共育队伍,通过多条途径搭建活动平台,助力家校共育的实施,增强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9.
高校家校合作由于受家长社会阶层不同、交互平台功能差异、合作过程不持续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家校合作不能顺利有效的进行,延误解决学生问题的时机.因而迫切需要新模式的构建,在移动互联环境下,移动互联技术为家校合作新模式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包容理论与系统理论为家校合作为新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家校合作"沟通-合作-共同成长"的新模式可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家长、学校与学生三者间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家校教育"5+2=0"现象,从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家校共育促发展三方面进行阐释,为家校并轨促进学生快乐成长提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1.
张珍  王利平 《家教世界》2013,(10):263-265
校讯通已经成为家长和教师共同推动学生成长的桥梁与纽带,家长和学校共同推动学生成长的情感助推器。"校讯通"提供了更及时、更经济、更便捷的沟通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家校沟通的顺畅,促进了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它的优势是"家校互动"。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因为学校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和开展工作的,所以班主任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是有效联系学校和家长、学生的桥梁与纽带。因此校讯通就义不容辞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强有力助手。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各国都已普遍认识到家校合作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们从中国和美国家校合作内容方面进行比较,可以扬长避短,进一步发扬我国家校合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更好地加强家校合作,发挥教育的功能,为学校及学生发展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13.
罗成喜 《家长》2024,(8):44-46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家校沟通不畅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本文围绕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家校沟通艺术展开研究,分析了家校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提出了班级管理中运用家校沟通艺术的策略,包括举行家长会、利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建立家校联络本、开展家访活动、创设家校合作项目、建立家长志愿者团队等沟通方式,旨在加强家校沟通交流,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鹏 《上海教育》2016,(Z1):10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相结合。"这句话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之一,班主任要善于与家长沟通,进行有效的家校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随着电脑和宽带的普及,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兴起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像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已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家校互动方式,如家访、家长会和电话短信等,已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校的共同愿景,真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需要家校携手,才能共建学生健康成长的幸福校园。闵行区中心小学作为上海市女童青春期教育先进学校、区家庭教育优秀校、区性别教育试点校等,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上,一直注重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记录,和基于记录过程中需要的有效指导,使家庭成为孩子成长中第一课堂,搭设各种平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花蕾绽放,家校共建促进健康成长随着学生成长发育的不断提前,小学女孩子受到青春期的  相似文献   

16.
家长会是一种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的模式,是班主任、年级组及学校等向家长集体开展家校合作工作的一种形式,也是学校和家长互通情况、统一认识、研究共同教育学生的策略、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有:总结汇报一定时期教育工作和学生德智体诸方面成长的情况;家长向学校反馈学生的最新动态,家校双方对此动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要充分认识构建高校家校合作新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立高校家校合作的基本原则,明晰角色定位,优化合作内容,创新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家校共育成为了教学探究和关注的方向,在家校共育合作理念下,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共同作用,通过多位一体的家校合作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本文立足于农村小学的家校合作共育展开探讨,通过有效的的家校合作模式的建立,在学生多形式的阅读中发挥作用,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而且需要家长的配合与监督,两者缺一不可。因此,要重视家校联合教育,家庭和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先阐述了家校联合教育的现状,接着进一步剖析家校联合教育的重要作用,最后就实施家校联合教育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思想道德培养的关键阶段。要想真正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家庭的密切配合。只有家校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找到二者之间最佳的平衡点,才能有效发挥出初中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家校结合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教育中提高家校结合的实效性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