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存在着背离幼儿生活、缺乏生活体验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环境、选择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的内容、挖掘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素材等方式,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美、享受美、创造美,让美术教育真正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2.
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留下了这样珍贵的启示。为幼儿打造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审美活动环境,在接触生活的基础上遴选话题,依托生活化的组织形式、借助生活化材料进行创造性表达。让幼儿时时处处感受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理解创意表现,逐步提高审美表现力,从而让自己拥有一个幸福、有品味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让我们感悟到"艺术生活=艺术教育"。幼儿园是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的专业场所,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纲要》告诉我们: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于是,生活化审美环境应运而生,它是以生活中的审美元素为主要话题,用艺术的形式打造、渲染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审美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幼儿实现自身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独特方式。一、借助园所共用场所融合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正>民间美术作品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异彩纷呈,文化内涵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幼儿欣赏。但民间美术作品与幼儿经常接触的儿童画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用传统单一的欣赏手段,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甚至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蜻蜓点水式欣赏。因此,把美术欣赏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民间美术作品走进幼儿生活,融入幼儿生活,让幼儿参与实践,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寻找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一、选材生活化,满足幼儿欣赏需  相似文献   

5.
正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将美术教育与生活相融合,以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将生活与美术联系到一起。这样的方式更加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能促使幼儿美术教育实现生活化,达到个性化培养的目的。一、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将美术内容生活化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首先应保证教育内容与幼儿实际发展相适应,依据幼儿需求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幼儿学习美术的基础。如果美术  相似文献   

6.
丽霍芳 《生活教育》2014,(17):105-106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表现形式。对于幼儿园来说,我们须将教育教学与现实的生活融合起来,实现艺术化在生活化中的再现。我们认为应该让幼儿音乐游戏生活化,促进幼儿心灵和谐发展,提升幼儿学习兴趣,再通过大力发展民间音乐游戏,让音乐游戏活动进一步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王雅雅 《成才之路》2022,(15):100-10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有效增强幼儿综合素养.具体到幼儿美术教学中,就是要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促使幼儿领略生活美、感悟生活美、创造生活美.幼儿阶段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如何才能使幼儿更好地学习,一直是困扰家长与教师的难题.文章首先对"玩"与"学"的关系进行阐述,其次对生活化美术活...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39):149-150
生活化材料顾名思义源于生活,让幼儿在生活化中开心地"动"起来,感受生活的美,真正地融入生活,感受美,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生活化的材料多种多样,具备多样性和独特性,通过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以一种生活化材料作为想象创作的载体,通过先认知后创作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先观察其外形特征大胆想象,接着认识其他辅助物,并尝试用辅助物进行装饰,而后分享作品梳理创作经验。幼儿美术活动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的想象创作,习得借形想象的基本经验,感受创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生活化的创意美工活动是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欣赏、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为表达方式的美术活动。创意美工活动能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生活化创意美工活动的实施主要是通过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培养审美情趣、提供生活化的材料、创设生活化的活动情景、回归生活的作品展示,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周围生活世界的美。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在生活化美术活动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融入更多的游戏化、生活化的元素,从而诱发兴趣、启发思维,激发创意入手,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抒发内心世界的美。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育如果不从生活出发,脱离了幼儿的生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基于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潜能,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本文对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进行了分析,概括了生活化美术教育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学周刊C版》2017,(12):200-201
幼儿美术活动应充分利用最贴近幼儿生活的各种教育资源来开展活动。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内容可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因此,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材料是激发幼儿创作的源泉。而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活动和形式,不仅升华了幼儿对艺术的情感,也挖掘了幼儿的创作潜能。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A0):153-154
幼儿美术活动应以生活为中心,让幼儿参与实践,在教中学,学中学,做中学,切实培养幼儿生活实践能力。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度,选择合适的途径对这些生活化材料进行投放。幼儿园教师要发挥相应的想象力,让幼儿在不同的场景内寻找到生活化材料,或者是让幼儿重新认识生活化材料,从而让幼儿始终能够以强烈的兴趣度参与到生活化材料的美术创作中,发挥出生活化材料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玉卿 《教师》2012,(34):111-1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欣赏、感受生活的美。”因此,美术教育活动也应以生活为中心,让幼儿参与实践,在教中学,学中学,做中学,切实培养幼儿生活实践能力。那么“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到底该如何实施呢?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来实施,把幼儿美术融入到生活中,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获得美的体验,形成真实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28):193-194
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教育兼有学习性与游戏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教师可从分类创设生活化区域情境;分级建构生活化区域内容,科学提升生活化区域效果等策略开展幼儿区域活动的数学教育,让幼儿在快乐中活动、在生活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16.
姚伟  徐铭泽 《教育导刊》2009,(10):15-18
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提倡教师在设计、组织、实施数学教育活动时,将数学教育与幼儿生活不同程度地结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然、亲切的生活氛围中体验、感知数学,获得数学经验。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主要有:数学教育目标的生活化、数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以及数学教育形式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7.
秦慧 《成才之路》2012,(27):92-93
正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的教学才会变得充满乐趣和活力。基于此,我结合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对如何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培养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究。一、运用幼儿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兴趣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幼儿对周围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期是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可以感受生活中的美。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提供生活化的美术材料,丰富幼儿的表现手法。让幼儿学会生活,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愉快地进行创作和表现。  相似文献   

19.
福禄贝尔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的确,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幼儿生活就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预想通过生活化的情感主题、生活化的实际经验、生活化的体验表达等活动措施,开展自主性、开放性、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引导幼儿运用线描、儿童画、泥工、沙画、创意制作等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同时,也能获得美的体验,在体验中发展艺术品质,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20.
美术教育生活化,可以将生活中的艺术充分发掘出来,紧密融合生活与教学,创新美术教育的方式,让幼儿对生活有全新的理解,广泛吸引幼儿的参与,从根本上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