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亮  任剑新  于飞 《科研管理》2016,37(5):78-86
通过一个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产品差异化条件下利润损失规则和不当所得规则对基础研究型累积创新的保护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最优专利侵权补偿机制的设计。结果表明,与不当所得规则相比,利润损失规则能够更好地保障专利持有者的利益。法院只有通过混合利用不同侵权补偿规制建立事前机制,对厂商行为进行间接引导,才能使社会福利达到最优。法院不应只是一个"仲裁者",也应是一个"引导者",在专利制度中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个质量梯模型,分别分析了孤立创新框架下和累积创新框架下双寡头厂商的研发行为和专利许可行为对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的最优专利宽度。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创新框架下,最优专利宽度都随着市场研发效率的变化而改变。与孤立创新框架相比,累积创新框架下最优专利宽度可能较宽也可能较窄,主要取决于不同时期市场研发效率的变化,因此孤立创新框架下的专利制度可能并不适用于累积创新。  相似文献   

3.
董亮  方中秀 《科研管理》2019,40(4):179-189
“问题专利”是专利系统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假设发明高度与研发投资存在正向关联关系,在专利质量和研发投资之间建立起联系,实现了专利质量的内生化。然后通过一个双寡头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局面下创新厂商的研发投资和专利许可行为以及非创新厂商的策略选择,进而对专利质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专利质量受确定性发明高度和研发效率的影响,市场结构与专利质量之间不存在单调一致的关联。法庭对专利侵权赔偿金额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潜在侵权者的行为,进而决定了市场结构。当显著性创新非常困难时,“问题专利”才能使社会福利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4.
毛牧然 《科学学研究》2012,30(6):841-847
 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可以将专利侵权分为轻过错专利侵权和重过错专利侵权。如果将专利侵权过错分类制度移植入我国的《专利法》,就可以依据专利侵权的过错类型改进我国的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政策,再依据专利侵权的损害赔偿政策改进我国的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通过专利制度价值分析后发现,新政策与制度较之当前的政策与制度能够更好地实现专利制度的正义价值、效率价值和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5.
专利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福利效应及最优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长琪  齐亚伟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29-1834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两厂商累积创新竞赛模型,分析专利制度对厂商创新信息披露和社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对最优专利长度、宽度、高度进行了设置。结果显示,专利长度有利于信息披露,专利宽度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社会研发投入与专利长度成反比,与专利宽度呈现正U型关系,与专利高度呈现倒U型关系;适当的专利宽度,长期限,高新奇或短期限,低新奇的组合是最优专利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6.
设立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目的在于,当专利直接侵权制度无法保护发明人的不构成完整技术方案的技术改进时,保障专利制度对发明人改进技术以及公开其改进技术提供有效的经济刺激作用。共同侵权理论不足以调整专利间接侵权问题。我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应该明确保护客体、主观要件以及抗辩事由。  相似文献   

7.
从专利的保护成本和专利质量角度观察,专利中存在大量的租值消散现象。针对专利研发的参与权没有清楚界定,通过引入标准的租值消散模型来分析科研活动(尤其是专利研发竞赛)中的租值消散问题。研究发现,专利制度本身存在不少降低租值消散的因素:专利研发中的复杂性、随机性、不可预测性,以及参与者研究能力、所用设备要求、机会成本等方面的较大差异。通过对照理论模型和事实,对如何进一步减少专利制度中的租值消散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中国工业行业环境规制成本,发现工业环境规制成本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但其污染偏好性不显著。工业科技创新指标对其环境规制成本的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工业环境规制成本对科技创新的敏感性较强,但是对不同科技创新指标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企业科技活动增加、科技从业人员比重提高、企业专利数量增加都对降低环境规制成本起到积极作用;而新产品收入比重和研发经费投入比重对降低环境规制成本的作用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  相似文献   

9.
新冠病毒的流行和随之而来的药品专利问题,在2020年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专利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创新成果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在公众健康和医疗卫生领域中,专利制度保留了充分的人文关怀。而另一方面,为更好的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专利制度也扩展了间接侵权的概念。但在药物制剂领域中,专利制度的人文关怀和间接侵权将会发生冲突,此时,对药物制剂专利的保护,会变得进退维谷。  相似文献   

10.
刘小鲁 《科学学研究》2011,29(4):619-626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多项初始专利技术的序贯研发模型讨论了序贯创新背景下最优专利宽度的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专利宽度对创新阻塞的协调机制以及专利联盟的社会福利效应。在该模型中,专利宽度的调节不仅能够影响后续创新对初始专利技术的侵权概率,还可以改变现有专利技术的实际数量。研究表明,最优的专利宽度应当使事后专利许可下初始专利的期望许可价格等于诱使厂商进行初始研发的临界价格。这一专利宽度水平不仅可以为初始创新提供必要的激励,而且可以限制事前许可价格和事后许可的期望价格,从而缓解许可收费对后续研发决策的扭曲。由于专利联盟的联合利润最大化定价会阻碍专利宽度对事前专利许可定价的调节,因此专利联盟无法增进社会福利,反而可能会带来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相似文献   

11.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专利授权形成的"专利丛林"阻碍了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进程,这种"反公共地悲剧"可以通过组建专利池或实施纵向一体化予以缓解。当上游专利之外存在研发效率较高的潜在竞争者时,已有专利、竞争性专利开发者和生产厂商之间的博弈会打破这种合作困境,从而有利于实现有效率的市场结果。这为公共部门的规制政策提供思路,公共部门可以为上游专利的潜在进入者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以提高潜在进入者的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12.
3D打印时代便捷的私人制造以及专利的数字化表达趋势,可能引发规模庞大、地域分散的专利侵权乱象。现有的排他性措施——"事后诉讼"亦或"事前审查"使得专利制度的运行成本大幅提升,激化了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本文借鉴版权制度中应对私人复制的规范措施,构建专利补偿金机制使得私人制造行为摆脱原本不确定的法律状态。通过将打印材料纳入补偿金征收客体,并按照CAD图纸下载流量所反映的市场份额分配补偿金。专利补偿金机制可以满足社会公众便捷地开展私人制造、参与创新以及权利人获取合理报酬、持续创新的双向需求。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产业技术的高渗透性和高复杂性促使专利运行呈现网络化运行态势,文章对此予以反思,回顾并总结了专利技术网络化运行瓶颈。基于如何有效组织行业专利技术、如何有效规制专利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以及如何有效设定专利制度规制目标等三个维度,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理论文献、专利运行规制实践模式等就专利网络化运行瓶颈规制问题所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毛昊 《科学学研究》2016,33(8):1169-1176
立足于国际比较和制度实践,本文从专利研发周期与成本、专利实施与运用现状、创新主体专利保护强度诉求、专利诉讼机制运转等方面对我国专利制度实践进行了综述。同时在专利动机改变与制度异化,专利价值多元属性与质量评价,强弱专利诉讼机制等问题中进行了国际比较。进而提出借助专利调查平台拓展专利研究的思路,阐释了从专利制度、市场规律、政策绩效层面发掘中国专利调查学术价值的方法。本研究的政策指向在于呼吁政府开放基础调查资源,加强问卷设计科学性,优化组织管理流程,提升中国专利调查在学术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专利维持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对提高专利制度的运行绩效非常重要。技术领域和专利族等是影响专利维持时间的技术性因素;专利维持年费制度、保护范围、创造性标准和专利侵权的认定方式等是影响专利维持时间的制度性因素;专利管理制度和专利战略等是影响专利维持时间的创新主体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分析了专利的资源配置效率,指出专利制度是通过赋予专利持有者市场垄断力量的方式对专利所有者的投入进行补偿,但垄断又必然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因而决定了专利制度不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通过根据不同情况而构建不同的最优专利组合(专利长度和宽度的组合)来平衡社会收益与私人的收益,可以提高专利制度的效率,这一点对于专利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何全面发展、完善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如何协调发明专利制度与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关系,从而使我国专利制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是目前亟待研究的任务。本文全面分析建立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理论依据,国外实用新型专利制度近期动向以及我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保护现状,提出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应当单独立法;维持目前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的审查方式;引入新颖性判断标准;完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检索报告制度,从而让该项制度充分发挥其作为二级专利保护体系在发明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专利侵权的全面覆盖原则为行为人侵害专利权而不担责留下规制缺口,专利间接侵权责任规则有助于打破全面覆盖原则对行为人责任追究的困局。近年来,基于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我国在司法解释层面确认了专利间接侵权规则。本文围绕专利间接侵权规则在体系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认为亟须对其加以制度重构和规则优化:一方面专利间接侵权的架构背景应当脱离共同侵权理论框架,使专利间接侵权成为独立的侵权类型,既有归责体系的二元化制度设计路径对于全面规制间接侵权行为更为有利,应当坚持采用引诱-帮助侵权两分的模式;另一方面应当优化专利帮助侵权和教唆侵权的规则内容,形成完备的专利间接侵权规制体系,以达到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法律和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自身的专利行为呈现专利悖论现象,专利制度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发展水平而言是超前的.基于上述背景,分析了专利审批时间等因素对企业创新动机的影响,提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专利保护若干命题,并通过287家浙江创新型企业的数据加以验证.结论表明,在超前专利制度条件下,调整专利审批时间、加强保护力度以及形成专利联盟等具体策略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及其专利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前,代表性国家形成合诉与分诉两种诉讼制度,不同的制度对专利侵权纠纷和解的影响并不相同,因此,分别构建合诉与分诉制度下专利权人和潜在侵权人之间专利诉讼的两回合博弈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从成本-收益角度对博弈模型进行求解及分析。结果表明:潜在侵权人和解率与和解金额负相关,与专利权人胜诉后的期望收益正相关;专利权人撤诉率与和解金额以及潜在侵权人和解费用负相关,与潜在侵权人诉讼费用正相关。与此同时,在分诉博弈模型中,潜在侵权人和解率还与专利权人赔偿诉讼费用负相关,专利权人撤诉率与潜在侵权人在侵权裁判后的市场损失正相关。因此,中国应提高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金额、适时借鉴分诉制度,企业也应当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