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理念: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教学逐渐由知识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不断提升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不断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和基本科学素养才能逐步得以体验、感悟和内化。  相似文献   

2.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涵盖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追求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加强科学与品质的培养、提高科学与人格的融合,让学生的科学探究之路留下和谐的印迹。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质疑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用科学。  相似文献   

6.
理念: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教学逐渐由知识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不断提升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不断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和基本科学素养才能逐步得以体验、感悟和内化。片段:在教学《太阳钟》(苏教版《科学》五年级)的过程中,首先我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出示的各种日晷图片,其中欧洲日晷的特别构造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于是我让…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国家课程。学生科学素养并不能仅仅通过课堂教学、练习训练就能形成,也不能用简单的分数评价就能区分水平程度。小学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是漫长的,它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之中,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科学知识、学会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从而内化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更具实效性、更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则必须让科学探究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十分重要。本文从科学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批判性五方面入手,浅淡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笔者认为科学课堂教学首先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参与活动,进行科学探究,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理科,实践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从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从学生时代奠定科学探究的志趣,为青少年今后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科学探究打下终身教育的基础。《科学》新课程的实验教学要突出探究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反映整合性。以形成学生综合的知识能力。达到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科学素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知识和技能;二是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三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公众的科学素养关乎综合国力,个人科学素养的高低还影响现代社会中人的生活质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理科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初中理、化、生、初中科学、小学科学等课程标准中对三个方面都提出要求,基础教育的“理、化、生”等学科要为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了相关的实践,现以初中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两个部分。课程标准指出:“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引领学生学习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这个标准强调了科学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是实施科技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依托科学课程拓展教学,学校通过科技探究小课题研究、成体系的科技小制作、机器人校本课程教学,丰富了学校科技教育活动内容,点燃了学生的科技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应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在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下,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广泛。但我们科学教师却往往忽视了一种潜在的课程资源——科学实验室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实验探究的机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笔者认为科学课堂教学首先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参与活动 ,进行科学探究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我的手》一课的教学围绕“科学学习要探究”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 ,让学生在三个重点的体验活动中感悟手的灵活与手的构造等有关。下面是三个体验活动片断。片断一 (体验活动之一 ) :……师 :刚才有的同学提出 ,手这样灵巧 ,可能跟关节有关。那么你们知道关节在哪里 ?先让一生上…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伊始,中国开展了旨在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此次新课程改革倡导科学探究的教学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物理科学探究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课程要求重视物理实验,还要加强物理实验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FOSS课程是美国现行的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它以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做"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进而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FOSS课程具有自身的出台背景、目标、内容与结构,对我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涵盖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追求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加强科学与品质的培养、提高科学与人格的融合,让学生的科学探究之路留下和谐的印迹。1孕育学生健康人文的探究情怀—育和谐情感和谐的策略:科学与人文结合,叙说科学美文,孕育探究的情怀。我们的科学教育要以科学为基础和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