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今日教育》2011,(3):35-35
曾经获得世界冠军的美国拳击手杰克.每次比赛前必先安静地祷告一会儿。一个朋友问他:“你在祈祷自己打赢这一场比赛吗?”他摇摇头,说:“如果我祈祷自己打赢.而我的对手也祈祷打赢.那上帝会很难办的。”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问学生长大后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考大学,极少数会嘻嘻哈哈地答说“活着”。如果再认真问一次:“你长大了做什么?”大部分学生就会显得茫然。  相似文献   

3.
听人说陈家村有3位渔民因为船上的发动机出了故障,在海上漂了7天6夜。当时船上什么吃的也没有,村里人都以为他们死了,谁也没想到他们最后竟然活着回来了。我听了,连忙赶去采访。3位渔民脸晒得黑红,坐在我面前,讲述着曾经发生的故事。他们面带笑容,语气平淡,好像那些事情不是他们自己亲历,而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你们开始被困的时候想到会漂7天吗?”“没有,我们想再坚持一天,明天就会有人来救我们。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要等7天,受这么多罪,我们可能会受不住。”为首的一位年纪较大的渔民说,他是这艘船的主人。“第6天下午,我觉得自己坚持不住了,…  相似文献   

4.
晓曦 《家庭教育》2009,(3):12-13
家长:儿子快6岁了,无论我叫他做什么,他都会跟我讨价还价。每天叫他自己穿衣时,他说给他买玩具或买吃的他才自己做,若你不答应,他就赖着不穿。要不他也会说:“自己穿衣了,我就可以不用自己吃饭了。”每天吃早餐时,他说:“你喂我,我就吃,要不然不吃。”大家帮忙,我该怎么教育他啊!  相似文献   

5.
在德克士餐厅里.儿子问我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他说:“你看,那些爷爷奶奶.他们自己根本不吃.只是买给身边的孩子吃.”我一桌一桌地看过去.真是这样。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问一下中国的父母:“活着是为了什么?”十有八九,他们会说:“还不是为了孩子。”的确,中国的父母差不多一辈子都在为子女忙乎,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是生活的重心,是自己的希望。在人生的历程中,他们恨不得将所有的事情都替子女承担下来。中国的父母活得苦,活得累。但当亿万个父母挥去额头的汗珠,不厌其烦地唠叨:“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时,孩子却说:“活着太没意思了,我觉得家里最好的地方是厕所。”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日益增多,但在早期教育汹涌澎湃的浪潮中,有一个稚嫩的声音令父母目瞪口呆:“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7.
大处精明     
蒋平 《老年教育》2006,(9):23-23
看过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老人,有人问他:“如果生了病,你会去看医生吗?”老人回答说:“会的,因为医生在吃饭。”人们接着问他:“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许多药,你会买吗?”老人回答说:“会的,因为药店老板也要吃饭。”人们再问他:“你会把这些药都吃人吗?”老人则说:“我会尽量扔掉它们,因为我要活命。”  相似文献   

8.
古龙说:“为稿费而写作虽非作家共同的悲哀,但却是我的悲哀。”武大郎的烧饼担子始终不曾卸下,他说:“我卖烧饼,只因为我要生活,活着才能吃到烧饼。”人首先得活着,得有烧饼可吃,才谈得上精神、理想与尊严。马克思说:“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  相似文献   

9.
苛刻的母亲     
我母亲已经不在人世.但是在我心中,她仍然活着,甚至似乎还会在早上天还未亮就把我弄醒,对我说:“如果有什么是我最不能忍受的.那就是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电脑》2008,(6):49-54
一、人生价值 1,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泰戈尔说:人应“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生是一本书.一本写给自己.也写给别人看的书。人生又是一次旅行.当有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不能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同时为了别人活着,才有意义。 同学们叫他“傻子”。 “傻子”的模样挺丑:个头不高,面色黑瘦,小眼睛,厚嘴唇,走起路来总低着头。可“傻子”常在心里自慰说:反正我心灵美!  相似文献   

12.
一夜无眠     
得知怀孕了 ,我和先生欣喜而又紧张。真的要为人父母了 ,我们会称职吗 ?这孩子会经历怎样的一段人生旅程呢 ?惶恐过后 ,渐渐适应了自己新的身份 ,先生便开始喋喋不休地要同我讨论孩子的性别。“你喜欢吃酸的吗 ?”“喜欢。”他搓搓手 ,喜不自胜。“可是 ,我也喜欢吃辣的。”我补充了一句。他的眼睛立刻瞪圆了。“你们同事怎么说 ?”“他们说是男孩。”“哦 ,”他似在沉思 ,“他们可能是逗你玩呢 ,反正说错了又不用负法律责任。”他嘟囔着。“哎 ,我听人说‘女儿打扮娘’。过来 ,让我看看 ,你变丑了还是变漂亮了 ?”我白了他一眼 ,坐着一动不…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是发明一种药,这种药有特效,吃了能让人变小或变大。我想把这种药给我们的张老师吃。因为张老师非常厉害。我们班的同学如果因有事迟到了,他会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而且中午还会把同学留下来;如果张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谁做错了或没完成,他就会狠狠地打谁的手板,而且还会罚他重做10遍……我们的张老师太厉害了,我只想能有机会到张老师的办公室,把这种药悄悄放进他的杯中。他喝了这种药,一下就变小了。他对旁边的一位同学说:“杨亮……”“你敢叫我的名字!”“杨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王老师…  相似文献   

14.
先要洗好碗     
张桦 《吉林教育》2005,(1):69-69
古代有个小和尚.他急于修成正果。一天.他去拜见一个有名的方丈。方丈让小和尚跟他一块吃粥,吃完粥.方丈站起来把饭钵洗洗,小和尚继续吃。末了.小和尚问方丈:“修道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方丈说:“就像我。”小和尚又问:“大师也要修行吗?“方丈微微一笑,反问小和尚:“你吃好没有?”小和尚答吃好了。方丈就说:“那么,你去把自己的钵子洗一洗。“  相似文献   

15.
胡薇薇 《成才之路》2009,(29):39-40
每天,当我面对着51双清纯的眼眸,51张可爱的笑脸时,便会很自然地想起一首歌,它温情地唱道“你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是的,哲学家说。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东西活着;教育家说。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教育活着。我想说:钟爱教育,钟爱学生。理想的课堂就会在你的身边,难道这还不幸福吗?让我们做个幸福的语文老师吧!  相似文献   

16.
青春的力量     
曾经有一位大人物说:“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今天有一位小人物说:“人休息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休息。”那人便是我。  相似文献   

17.
了不起的人     
主考人:“告诉我,如果莎士比亚今天还活着,你认为他是否会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有人曾问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您和平庸的人有什么区别?”他回答说: “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哲学家巧变语序作答,可谓生动犀利,言简意赅,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9.
始祖犯戒     
蛇比上帝造的其他任何生物都狡猾。他对那女人说:“上帝真的允许你们吃园子里任何一棵树上的果子吗?”女人回答说:“我们可以随意吃园中树上的果子,但是绝不能吃园中央那棵树的。上帝不允许我们吃,也不准我们触摸它的果子。如果违反禁令,我们就会死去。”蛇说:“你们不一定会死。上帝知道你们如果吃了那树的果子,就会眼睛明亮视野开阔,同神一样能明辨善恶了。”女人明白那棵树的果子原来可以吃,看上去果子又极光艳诱人,便摘了几个吃了。她又给丈夫一些,他也吃了。吃完果子,他们两人的眼睛一下子明亮起来,这才发现他们自己是一丝不挂的,于是…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患过癌症的患者,许多年后仍然健康地活着,他说他战胜病魔的法宝之一是就是“良性暗示”。他的具体做法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多回忆过去美好愉快的事,使自己保持平静愉快的心情。其次是排除杂念,默念良性暗示,如:早晨起床时默念“今天感觉特别好”,吃饭前默念“这饭菜又香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