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叹息 自己的作文没写头。这一方面与命题脱 离学生生活实践有关,另一方面是学生 缺少发现力,身处庐山不识其真面目。 所谓发现力是指在日常生活现象 中,发现有意义的、新的、甚至惊心动魄 的东西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种伯乐 "识马"能力,才能涉猎到生活中丰富的 有意义的材料,写作时,取我所需。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叹息自己的作文没写头。这一方面与命题脱离学生生活实践有关,另一方面是学生缺少发现力,身处庐山不识其真面目。 所谓发现力是指在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现有意义的、新的、甚至惊心动魄的东西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种伯乐"识马"能力,才能涉猎到生活中丰富的有意义的材料,写作时,取我所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现力呢? 1.启发引导。一次我出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说:"作文真难写!"这样的话。在作文中编故事、叙事苍白、情节枯燥、缺少真情实感,这是我们老师的惯用评语了。  相似文献   

4.
时下,常常听到一些语文老师抱怨学生“不会写作文,写出的文章语言干瘪、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缺少文学味”。笔者也曾有过类似经历。确实,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目前,我们的教材编排体系以文学作品为主,我们的作文教学写作体式要求失当,  相似文献   

5.
和语文老师在一起,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新课标"提倡学生写真实的作文,学生的确也写出了真实的作文,可那作文不是干巴巴的没有一点血肉,就是那种让人看了心里觉得怪怪的另类作文。在作文中,"真"还要不要,又该如何来要?作文中的"真",还真是让人头疼!  相似文献   

6.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中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是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我们常常归咎于学生,说他们缺乏生活,缺少观察,没有积累,感到无能为力。 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完全是这样。有时跟学生聊天,我发现,讲自己的经历,讲自己的左邻右舍,亲朋戚友,讲自己看见过听到过的有趣的事情,他们常常讲得头头是道,有声有色;某时某事有什么感觉,往往几句话一说就十分恰切;  相似文献   

7.
在习作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拿起笔,不知道写什么,一谈到要写作文,唉声叹气。如果晚上有写作文的作业,更是痛苦得不得了。真应了那句"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词无论怎样排列组合,都戏剧性地反映了一个道理——"难"。学生觉得作文难写,教师也觉得作文难教。为什么作文会这么难呢?《新课标》的修订稿中提出习作教学应"找准学生缺什么"。从广义而言,学生的认知发展,缺少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是的,学生并不缺少习作的素材,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作文教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学生抱怨,作文没有东西好写,硬挤也写不出什么内容。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是小学生作文练习的通病。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缺乏生活体验所致。那么,开展体验式教学,拓宽学生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积累,是解决学生作文难题的必然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习作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拿起笔,不知道写什么,一谈到要写作文,唉声叹气.如果晚上有写作文的作业,更是痛苦得不得了.真应了那句"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词无论怎样排列组合,都戏剧性地反映了一个道理——"难".学生觉得作文难写,教师也觉得作文难教.为什么作文会这么难呢? 《新课标》的修订稿中提出习作教学应"找准学生缺什么".从广义而言,学生的认知发展,缺少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是的,学生并不缺少习作的素材,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生在作文中体现的种种弊端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广大中小学教师为改革作文教学现状作了大量的思考和探索。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为困扰作文教学的瓶颈,每当老师布置作文的时候,常常能听到学生会哀呼一声又要"榨文"了。还没有看到作文题目,  相似文献   

11.
<正>常常听到同事抱怨班上学生作文质量差,优秀作文凤毛麟角;常常看到学生习作上"立意平庸、语言干瘪、事例陈旧"之类的评语。不禁深思,我们的学生怎么了?写了十几年作文为何没有长进?还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其实,个中原因我们一直知晓。现代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2.
常常看见许多学生在作文时抓耳挠腮,却挤不出一点"墨水"来。仔细分析,主要的原因还是缺少丰富的积累。因为胸中没有"积蓄",所以笔下就流淌不  相似文献   

13.
书面表达是现代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然而时至今日,作文教学问题颇多,许多老师对作文指导深感困惑,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听到头痛"的感叹.笔者最近就作文教学作了个调查,结果发现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脱离生活,内容空洞;指导过细,千人一面,假话空话,缺少灵性;注重师评,不会自改……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作文没兴趣、没愿望,勉强写成则千篇一律,缺少真实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教师观念落后,认为自己是作文教学的主宰,在习作过程中,老师决定一切,把学生从主体地位上一次次推下来,防害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便觉得头疼,甚至逃避作文,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即使完成,也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学生的心中没有一定的写作素材,缺少相应的生活体验,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15.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常常发现学生作文的题材和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他们的感情都是别人的,缺少自己的真情实感,空洞无物,抑或言之生硬,缺少生气。以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应引导学生多积累,教给学生带着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16.
姚复青 《教学随笔》2014,(10):20139+139
"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就心烦",这是在作文教学之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他们常常认为作文难于登天,常常是一篇作文一周下来还不能交,至于那质量就更不用说了。其实这些大都是学生的畏难心理、冷漠心理、厌烦心理、自卑心理等因素在作怪。因此,要想使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有成效,关键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道道心理障碍,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节学生的心理障碍,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素质才会稳步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才定会有所起色。  相似文献   

17.
常常听到语文老师讲,现在的课程数作文最难教.也经常听到学生表白:作文最难写.作文教与学,陷进了两难境地.究其原因:学校把学生封闭在校园里,使他们远离了社会;家长望子成材心切,剥夺了孩子的自由空间.作文教与学亟需摆脱这种困境,渴望放飞.……  相似文献   

18.
常常听到语文老师讲,现在的课程数作文最难教.也经常听到学生表白:作文最难写.作文教与学,陷进了两难境地.究其原因:学校把学生封闭在校园里,使他们远离了社会;家长望子成材心切,剥夺了孩子的自由空间.作文教与学亟需摆脱这种困境,渴望放飞.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民族地区许多少年儿童都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学校开始学习。大纲对作文要求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是民族地区许多少年儿童由于长期接触母语,对汉语文的了解不够。升入初中后,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少,作文教学缺少实践,缺少观察,缺少亲身体验,作文哪里会来真情实感。我认为,民族地区作文教学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0.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常常有感于学生课堂上学习情绪不高,缺少主动性以致影响教学效果;也常常听到同行抱怨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能力总是得不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