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同课异构促交流我市思想品德学科组织了几次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活动,由思想品德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就男女生交往话题,分别开设思想品德课和心理辅导课,开展思想品德和心理辅导课程整合研究。第一次活动是关于男女生交往。在思想品德课上,师生共同学习苏人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交往有度纯化友谊"。教师深入  相似文献   

2.
<正>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课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不少教师将心理健康课与团体心理辅导相混淆。诚然,这两种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3.
一、同课异构促交流 我市思想品德学科组织了几次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活动,由思想品德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就男女生交往话题,分别开设思想品德课和心理辅导课,开展思想品德和心理辅导课程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心理老师,学校领导每年安排我在六、七两个年级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经过六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越来越觉得在心理课上布置"作业"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杨珊 《中学教育》2002,(11):9-10,13
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社会各界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 ,很多学校都把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作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高中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既是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抓手 ,也是近几年上海市高中二期课改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和发展趋势。作为一门课程必然会牵涉到教材问题。目前心理辅导活动课并没有全国统编教材 ,笔者作为一个心理辅导教师深感在教学中没有教材是不行的 ,而且不同学校的学生也有较大差异性和不同的需要 ,因此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有其必要性。因此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校本教材开发作了一些…  相似文献   

6.
<正>答:两者定位不同。心理课(也叫心理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活动体验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等),是有目的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团体辅导的方法技能,依据团体动力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心理活动情景。学生通过参与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并在团体中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实现心理品质的优化提升和个人成长。德育课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对英语学科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实际需要。一年级开设英语口语倮,以说为主,与中、高年级英语相衔接,这是我校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然而,一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一年级的部分小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许多心理阴影,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是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一、学生心理阴影及其分析阴影之一:胆怯心理。由于一年级生活和幼儿园生活差别很大,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刚开始难以接受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加上口语课又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课程,这样就使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有了心理负担,产生了胆怯心理。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课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校都开设心理课.如何提高心理课的教育效果呢?这就要求心理教师在心理课上要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在健康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中自觉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起步到逐渐成熟,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预防、普及教育以及对心理问题学生的矫正辅导。在预防教育中,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普通高中存在专职心理教师缺乏、课时紧张等客观原因,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被制约。很多高中迫于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力,除国家课程标准中涵盖的要求必须开设的课程之外,其他课程大多无暇顾及,而  相似文献   

10.
心理辅导活动课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能称其为活动课,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是活动课顺利进行的第一保证。如何让学生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主动动起来,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注重环境设计,解放学生的空间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行动起来,要求每个小组行动起来,但教室里的一排排课桌椅,限制了学生们活动的空间。活动课不必拘泥于课堂固定座位,可采用“扇面式”、“圆弧式”、“自由结组式”等有利于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感情的座位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学校范围内,要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就要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比如,一位教师在上《做个受大家欢迎的人》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与人相处之道,就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让学生独自去与陌生人交朋友,比一比,看谁交的朋友多?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我于去年(1987)为我校教育系83级、84级两班本科生先后开设了《心理卫生学》课。通过教学尝试我进一步感到开设这一门课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探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很多。现试就以下问题谈谈我的体会。 一、心理卫生学的目的、任务与意义 心理卫生学在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中还是一门新课。它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并与生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社会人类学等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目的是为中小学校培养心理辅导人员。目前我国高校在心理辅导和人员培训方面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本文分析了学校心理辅导实践活动课的模式,并运用MSSMHS量表对受辅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验,从而为我国高等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以及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谈谈高校心理危机干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目的是为中小学校培养心理辅导人员。目前我国高校在心理辅导和人员培训方面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本文分析了学校心理辅导实践活动课的模式,并运用MSSMHS量表对受辅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验,从而为我国高等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以及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因而心理辅导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心理辅导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一、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开设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辅导有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有必要的。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初期,这种方式也比较易于为教师所掌握。二、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开展心理辅导的途径应多样化。在专门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对…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目的是为中小学校培养心理辅导人员。目前我国高校在心理辅导和人员培训方面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本文分析了学校心理辅导实践活动课的模式,并运用MSSMHS量表对受辅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验,从而为我国高等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以及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心理教师根据团体动力学原理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需要,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健全人格的一种辅导形式。心理课注重学生的体验、分享、感悟,需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对心理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班级座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组讨论和团体活动的开展,无法给每位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因而,利用团体动力学理论,构建班级小组模式,将小组评价运用到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可以充分发挥团体的动力效果,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目的是为中小学校培养心理辅导人员。目前我国高校在心理辅导和人员培训方面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本文分析了学校心理辅导实践活动课的模式,并运用MSSMHS量表对受辅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验,从而为我国高等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以及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文章以调查为基础,就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心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要构建完善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家长应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应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教师应更加关注处于弱势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一些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缺乏计划性与连续性,"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主要是心育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扰和问题,确定辅导目标,设计辅导内容,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组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让学生更好地接纳自己,提高自信.学校可借助于"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这个特定的课程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借助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干预.  相似文献   

20.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有效地适应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教育课程。”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它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人格。与学校其他课程不同,它更要求教师能在整个活动中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通过体验获得情感上的感悟、行为上的改变。这就对心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心理活动课走向平实,更贴近学生内心,更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心理活动课中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