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茹 《中国科技纵横》2014,(8):245-245,247
互联网是一个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网络世界,而青少年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他们往往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产生种种道德失范现象,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犯罪行为。因此,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广大青少年在接受网络道德教育后,最终都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建立良好的网德,做到文明上网、依法上网。  相似文献   

2.
张瑞华 《科教文汇》2011,(3):170-17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沉迷网络,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薄弱的群体,他们很容易被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和指导,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天津13岁少年张某某长期沉溺于电子游戏《魔兽争霸》,2004年的一天,在网吧上网36小时后,从24层的高楼顶部跳楼自杀身亡。最近,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正式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2005)》。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者约占13.2%,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网用户已达9400万,占全球网民的11。6%,而我国青少年上网占80%以上。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生活方式。网络的特征与青少年的成长特征相符合,网络的不良文化信息恰巧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因而网络中的不良文化信息严重地腐蚀着青少年,导致青少年犯罪不断发生。本文就这一突出的现实问题,探讨和研究网络不良文化信息对青少年的犯罪的诱发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紫阳 《科教文汇》2010,(5):197-198
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革命,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并为人类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弊端也逐渐地显露出来。不少青少年,甚至是成人上网成瘾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各方面都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将从成瘾性的角度来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深层原因——现代性,从而引发人们对当前教育现状的深切反思。  相似文献   

6.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应积极探讨网吧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增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积极倡导网络文明,营造绿色网络环境.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德″教育,形成青少年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7.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网瘾的预防与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腾芳  赵强 《科协论坛》2007,(7):114-11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在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相应地带来了负面效应。上网成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从网瘾的概念以及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着手,分析青少年网瘾形成原因,试图通过体育运动来预防与遏制青少年网瘾。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冲击。本文主要从青少年上网的现状及心理原因进行综述,从而提出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对策,以确保青少年在正确、积极的网络信息引导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因特网”,也就是Internet(中国的域名是cn)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是个信息的海洋,你可以从中得到无穷无尽的信息。你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将自己的信息发布到Internet上,通过电子邮件你只需要数秒钟就可将信息传输到目的地……中国互联两络信息中心第十三次调查结果表明,人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排名前三位的是获取信息,娱乐休闲、学习。青少年是网络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在网络上吸取着各种各样的营养,同时网络上各种不健康、不道德的信息也很容易进人他们的视野,伤害他们健康的心灵。为此,社会各界正在大力倡导网络文明,2003年7月中国电信联台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网  相似文献   

10.
刘潇泽 《科教文汇》2020,(8):157-158
青少年在信息时代步入了网络化生存状态,面临着许多的网络问题,例如像网络成瘾、网络欺凌和网络色情等诸多问题的考验。在这其中最令人堪忧的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相关问题。根据近期的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瘾人数不断攀升,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无数的个人和家庭悲剧。由此,我们不能对出现的这个问题熟视无睹,而要针对网瘾青少年的上网表现进行干预和矫正,并且找到网瘾青少年们的网瘾的成因,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11.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时下青少年上网的一种时尚,而社会上对网络游戏的看法以负面居多。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监护人,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行为,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孩子;学校,作为青少年的学习园地,有义务和责任加强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网上资源;社会各界,青少年成长的大生态圈,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互网络已经深入到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然而由于青少年缺乏系统的网络素养教育,在选择、理解、评价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较低。因此,合理运用科普手段,促使青少年积极提高认识,加强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帮助他们有效利用网络为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服务,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与发展,青少年上网成瘾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戒除网瘾不惜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往往收效甚微。看着在网络中越陷越深的孩子,家长们心急如焚但又不知所措,“网瘾”少年们,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远程教育是指利用互联网向上网用户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一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现成知识之外,懂得如何寻找工具以及寻找什么样的合适工具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或信息,并对此进行分检、合成和加工。它采用多媒体动画表现形式,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场景易于融合。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远程教育正迅速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许多国家已经开发了较完善的网上教学系统,努力为众多的不能进入传统校园学习的人士提供一个良好的远程学习机会,网络远程教育成为文凭教育体系未来发展的一个理想的平台。中国高校  相似文献   

15.
赵莉 《科协论坛》2007,(10):185
1正确对待网络娱乐目前,青少年上网的活动五花八门,大多数集中在游戏、聊天、发送邮件等上面,现在的游戏,休闲网站交互性好、功能强大、娱乐性强,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娱乐需求,使得网络上的娱乐服务项目极有市场。另外,网络的适时性及据此开发的各种聊天软件,电子邮件软件也强烈地吸引着学生,不  相似文献   

16.
王树华 《今日科苑》2007,(14):203-204
采用访谈和问卷研究法,对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显示:重度网络成瘾的学生只占1.2%,有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学生共占8.0%~8.8%。网络成瘾性别差异极其显著,男生成瘾性高于女生。其中大一学生网络成瘾性高于大二,大三学生比大二学生网络成瘾性高。在二年级中,理科学生上网成瘾却是最高。  相似文献   

17.
0前言 因特网的出现,使得美国成为世界头号信息强国.因特网的商业化,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目前,美国上网的信息资源约占世界的80%,上网的用户约占世界用户的60%,光是上网的青少年就超过1 000万.但随着用户的快速增长,原来的通信设施已不堪重负,线路拥塞的情况正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传播力建设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2013年中国科协1056种科技期刊中有812种建设了网站,占中国科协1056种期刊的76.9%,所占比例比2011年增加了7.2个百分点。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分别有91.9%、83.2%和81.8%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资讯全文上网;有71.2%在3个数据库同时全文上网。中国科协科协期刊中有开放获取期刊364种,占1056种期刊的34.5%,与2011年相比绝对数量增加了56种,所占比例增加了5.2个百分点。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有245种启用了新媒体,占所调查期刊的36.2%。建议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在数字出版方面应采取深化内容的数字化加工、构建复合商业模式、加强数字网络环境下的期刊营销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熊晗坤  徐若菡 《科教文汇》2010,(17):163-165
西方严肃音乐在音乐教育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俗音乐元素正在逐渐渗入到青少年音乐教育当中,并将逐步取代西方严肃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本文对西方严肃音乐在青少年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研,结论是:相比较通俗音乐而言,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西方严肃音乐更应该在青少年音乐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而通俗音乐可以作为一种激发学习兴趣的辅助教学手段。通过适当地调节各种音乐类型在音乐教育中的比率能够使教育更有效地被青少年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白春奎 《科教文汇》2008,(19):283-283
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互联网络带给青少年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性,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