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战后台湾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台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资,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教育和经济发展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战后台湾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适当调整教育投入的方向以配合经  相似文献   

2.
战后台湾的经济奇迹,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注目。本文将从教育机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方面来探讨教育对台湾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以期获得某些可借鉴的东西。这里所说的教育机制是指:教育系统内所具有的、使该系统整体保持正常运行所需的各种功能的组合,以及使综合功能得以发挥的规则、秩序和联动循环过程。台湾的教育机制包括:投资机制、立法  相似文献   

3.
台湾发展教育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发展教育的基本经验王学风战后,台湾缔造了蜚声世界的“经济奇迹”,引起国际社会和海内外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人们争相讨论其经济快速增长之原因,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它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这已为各界所共识。台湾重视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为其经济发展提...  相似文献   

4.
这本书是由我所日本教育研究室梁忠义撰写的专著。作者试图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分析教育的本质和正确地剖析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一般进程。分析了战后日本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其内容是: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战后日本国民经济计划中的教育政策和计划;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高度增长”;战后日本  相似文献   

5.
战后台湾农村的复兴为世人所注目。期间,以蒋梦麟为首的农复会积极参与台湾土地改革、农会改组、水利建设、农民教育与农业技术改良等工作,从而为战后台湾经济的起飞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应台湾民生文教基金会邀请,闽、浙、沪、豫、陕、吉6省市的代表20人,赴台参 加了“海峡两岸技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河南代表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并就河南职 业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回答了台湾同行的提问,博得了台湾同行的赞赏。通过参观 访 问与学术交流,我们感到台湾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 经济质量不断提升的强大动力。因此,很有必要对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进行一番较详 细的介 绍。1 台湾地方当局重视教育特别是技职教育,舍得为技职教育投入。技职教育的办学经费以 政府投入为…  相似文献   

7.
台湾过去40年里在工业与经济方面的快速发展,与其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发展多元、多变的需求,从而促进了台湾经济的腾飞。本文拟就职业技术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台湾职教促进经济、经济强化职教的双向发展的互动机制。这对于我国大陆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职业技术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50年代到90年代,台湾经济的调整和改革,明显地反映了其经济由战后起步,到中兴乃至腾飞的发展轨迹。而与经济关系密切的教育的改革与调整,也明显地反映了三大走向阶段:在市场基础上应用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全面发展”。不言而吃,经济的持续发展,一定要透过人力资源的充分运用与改善,而人力资源的运用与改善则是通过各种教育来实现的。台湾李国鼎先生认为,新兴工业化国家需要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8.
台湾省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有人口一千九百万人。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经件优越,台湾经济发展比较快,在亚洲属于比较发达的一个地区。1981年国民生产总值达46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总额为438亿多美元,其中出口额是226亿美元,进口212亿美元,年人均收入为2360美元。台湾经济发展迅速除得力于美国与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外,与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战后四十年来尤其近二十年来,台湾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不仅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而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居民的教育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亚洲“四小龙” 自然资源贫乏,五十年代末,它们的经济还是以小农经济或转口贸易为主.但自六十年代以后,“四小龙”在经济上均得到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上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们成功的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是一条重要的经验.一、“四小龙”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四小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极为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投入基本上超前于经济发展.台湾的教育投入自五十年代以来基本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的.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台湾就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教育投资大量增加.1952年其教育经费占  相似文献   

10.
战后,韩国经济发展迅速,以“汉江奇迹”崛起于东亚,同新加坡、台湾、香港一道共同创造了7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奇迹。人们在研究韩国经济发展经验时都公认“廉价的劳动力和较高的教育水平联在一起,是振兴韩国经济的发动机”。因此,探讨韩国如何取得“较高的教育水平”,又是怎样与“廉价的劳动力联在一起”而“成为振兴韩国经济的发动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而由东北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孙启林教授著,作为“战后国际教育研究丛书”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战国韩国教育研究》一书正是着力探讨这一问题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职业技术教育在台湾整个教育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自从战后的1946年到1951年前后的“战后经济恢复期”始。台湾就开始着手组建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当时主要是恢复农业生产。所以重点放在发展农业职业技术学校。  相似文献   

12.
战后联邦德国迅速从废墟上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众多的因素中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联邦德国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强化培训,以教育孕育科技创新,推行产学研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学习和借鉴德国的经验,积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教兴国。  相似文献   

13.
战后,经过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发展,台湾集团企业迅速成长,成为台湾工商企业的骨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面对岛内外社会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台湾集团企业今后将如何发展,如何面临跨世纪的挑战,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就台湾集团企业未来发展的新变化及其产生的因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香港 澳门 台湾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港澳台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香港、澳门、台湾的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在近20年来获得了较大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形成了一些较显著的发展特点,主要有:l、适应社会发展,积极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是港澳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得以摆脱传统模式获得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战后最大的发展特点,尽管三地的这一发展特点并非都同时表现出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程度也不尽一样,但是,研究表明:三地经济发展速度快慢、水平高低,都与高教发展有关,其中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能否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有直接关系。香港学位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台湾的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职业教育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它构成了台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舆论界所公认的,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教育配合经济发展。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 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经济又以其发展所产生的财力支持教育发展。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台湾各级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职业教育配合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正>任聪敏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中撰文,梳理了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历史,探析了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台湾技职教育对大陆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时期:1.经济重建时期(战后1945年至1950年),设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以职业高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职业教育对促进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日本职业高中教育,更为鲜明地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在战后至上个世纪末,日本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都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本对战后以来日本职业高中教育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以供我国职业教育及经济的发展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台湾经济的快速崛起得益于经济与教育的同步发展。在分析台湾经济与教育互动发展历程基础上,研究了台湾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对台湾经济与教育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根源于其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水平的提高.笔者试图分析认清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根源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及其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以期对我国实现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起到有益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后以来,日本的教育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9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继续发展,但经济却呈现零增长。原因何在?曲恒昌在(比较教育研究灶撰文认为,从日本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看,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是有条件的。曲恒昌认为,如年代以来,日本的教育发展没有促进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日本过于迷信“拿来主义”,认为毋须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靠着借鉴、仿效、“拿来”美国等国的科学技术,日本在国际竞争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二是学术研究基本上是封闭、割裂的,不利于培养跨学科创造型人才。战后以来,日本学习美国、加拿大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