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词汇系统中有大量的词增加了新义住,这些词就是“新增义位词”.新增义位词以双音节为主,结构类型主要是合成词,普通词语多于特殊词语.  相似文献   

2.
李华  李亚男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5):80-82,87
摘 普通话轻声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现象,历来受到学界重视。本实验使用Praat软件对普通话轻声进行了声学分析,用实验的方法客观说明普通话轻声音高方面的一些特征。本文主要从轻声与四声关系的角度,探讨普通话轻声的音高的特征,并通过对比汉语普通话中存在的两类双音节词——重重型双音节词和重轻型双音节词调域上的差别,分析普通话轻声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二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轻声词主要是双音节轻声词,其中有部分附加式轻声词不但在结构上有标志性很强的后缀,而且可以进行词性及词义的类推,对扩大二语习得者的词汇量有极大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数量最多的附加"子"后缀的双音节轻声词,并对其教学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丽新 《海外英语》2011,(2):259-260
俄罗斯著名学者Е.И.Энrель利用共时和历时法分析了英语同形异义词重音结构的改变过程,得出英语双音节同形异义词中动词和名词转化后的重音规律。并提出英语同形异义词在其发展过程中重音改变规律的假设,动词发展成动词的重音模式,名词发展成名词的重音模式,并期待出现名词与形容词类型的重音交替。  相似文献   

5.
“轻声”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语音现象,是语流音变的结果;轻声具有辩义和区别词性的作用,但大部分轻声词不具备这一功能,它们的合理存在与口语、发音习惯有关;轻声的审定与规范问题比较复杂,如果把轻声放到口语中规范,双音节词的两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6.
吴亮 《文教资料》2008,(9):37-39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不同版本比较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旧词新义有以下特点:1.词义变化具有时代性.2.词语新义对行业语的吸收呈增长趋势,吸收数量比较分散.其中来自金融方面、科技信息方面、建筑方面、医学方面的词语吸收比例增长较快.3.词语新义多以双音节词为主.  相似文献   

7.
旧词新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词新义是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一种类型。旧词新义的产生属于现代汉语词义系统内部变化。它有很强的规律性,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它的规律可以归纳为新义与旧义之间多种意义关系。认识旧词新义的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尤其是认识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些特点,有助于我们预测词汇发展的某些方向。  相似文献   

8.
旧词新义是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一种类型。旧词新义的产生属于现代汉语词义系统内部变化,它有很强的规律性,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它的规律可以归纳为新义与旧义之间多种意义关系。认识旧词新义的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尤其是认识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些特点,有助于我们预测词汇发展的某些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各类结构的双音节词语从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双音节词语轻声化与其中一个语素的语义弱化有关,不论在什么样的结构里,只要两个语素表达的意义不是同等的重要,那么弱化的一方在语音形式上就容易产生轻声现象,此外口语化程度也是导致轻声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语音学实验证明,普通话轻声音节在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语音四要素”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轻声音节的声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连续变调,也不构成音位。轻声词可以分为有规律可循的轻声词和无规律可循的轻声词两大类;前者是所谓的有“标记”的轻声词,易为学习者所掌握,后者需要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记忆。在轻声发音中,要注意念好“前重”,掌握少数“可轻可不轻”的词语,注意轻声和“轻音”的区别,克服方言语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钟梓强 《红领巾》2005,(1):8-10,15
旧词新义是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一种类型.旧词新义的产生属于现代汉语词义系统内部变化,它有很强的规律性,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它的规律可以归纳为新义与旧义之间多种意义关系.认识旧词新义的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尤其是认识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些特点,有助于我们预测词汇发展的某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汉魏六朝碑刻中保存了大量的坟基义词语.这些坟墓义词语少数是单音节词,绝大多数是双音节词.从文化上来考察,它们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的葬俗和人们对阴间的认识.它们的产生,也是人们对坟墓结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等认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轻声是汉语中一种非常普遍和非常重要的音变现象。汉语中相当一部分轻声词就是通过轻声音节与相对应的非轻声音节区别彼此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这是轻声辨义作用的集中表现。充分认识轻声的这种辨义作用,对汉语的实际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汉桓宽所著《盐铁论》出现大量双音节动词,其中包含不少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作了相应的收录,然而仍有一些双音节动词漏收,甚至其他辞书也未予以收录,尽管其古今皆见,比如《盐铁论》中"减除"一词。  相似文献   

15.
轻声音节最大的特点是轻短模糊 ,要帮助学生掌握轻声的正确发音方法 ,熟记轻声词 ,在教学中就应该从轻声的定义入手 ,给学生讲清楚轻声的本质特征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轻声的发音要领 ,并且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轻声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语。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只要准确掌握这类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真正讲透学透,就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为教学方便,现将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语例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轻声是语言活动中的变调现象,是四声之外一种特殊的声调。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种变调总是根据前一个音节声调的调值决定后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值,而不论后一个音节原调调值的具体形式。简单地说,轻声就是音节在词或句子里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轻声音节本来有一定的声调,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中,由于音节弱化致使失去原调,甚至声母或韵母也随之发生变化,普通话的四个声调都有可能变成轻声。因此,不能把轻声看作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并列的第五个声调,轻声只是一种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18.
汉语新词语指新造或有新义,且具有交际功能和普遍性的词语.新词语的特点表现在科技、信息、经济类的居多,音节趋向多音节化,词语可以"望文生义",新的词缀大量产生,字母词增多,网络新词大增等方面;新造词语、旧词新义、旧词新用、缩略词、外来词语、方言词语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特有的一种音变现象。由于各地方言大多没有轻声读法,因此常常听到一些教者只笼统地说,轻声就是在有的词中第二个字要轻轻读。我认为这种讲法不够准确,细致,没有抓住学习轻声的要领,因此我认为有必要研究一下怎样教读轻声这个问题。什么是轻声呢? 轻声是在两个或两三个音节连读时,后一个音节因受前一个音节的影响面失去了它  相似文献   

20.
请先看下面四组例子。A 组煎熬——熬煎察觉——觉察B 组气力——力气来往——往来C 组油菜——菜油白银——银白D 组火柴——柴火人为——为人这些词都是由两个相同的语索前后颠倒顺序而构成的,称之为双音节同素逆序词。另外。像“骨头——头骨、鸡子——子鸡”这两组双音节逆序词,其中的“头”、“子”,就不是同一个语素,前者为虚语素,读轻声;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