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个满足动量守恒条件的系统,以两个物体为例,设系统的初动量为p0,在t时刻两物体,m1与m2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那么有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物理课本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这样叙述的: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不难得出以下两个推论.推论1 重力做功不改变物体的机械能.推论2 对于单个物体来说,如果物体受到若干个力的作用,物体机械能的改变量就等于除了重力以外其他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以上两个推论在解答问题时非常有用,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看一下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 1.质量为2kg的物体,速度由4m/s变为~6m/s,它所受的冲量是:  相似文献   

4.
在解物理题时有时会遇到二次方程,它的两个根都有物理意义,应结合实际情景来取舍. 例1 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当它们相距S0=12m时,前方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以uA=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B此时的速度uB=10m/s,它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  相似文献   

5.
一、利用动量定理求物体的动量变化 例1将质量为5 kg的物体以v0=6 m/s的速度 从足够高处抛出,经t=4 s其速度变为vt.求该物体在 这4 s内的动量变化(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分析与解:由于物体的初、末速度方向均未知,故 无法用△p=p2-p1来求解,而动量定理为我们提供了 求动量变化的另一种方法. 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仅受重力(恒力),故合力 的冲量就是重力的冲量.由动量定理有: △p=IG=mgt=5×10×4 kg·m/s=200 kg·m/s, 方向竖直向下  相似文献   

6.
  戴儒京 《新高考》2006,(7):26-32
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1-6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分别是1m,2m,3m,4m,对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7.
例1 一个物体以初速v0=5m/s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抛出后第2s内速度的变化量.(g=10m/s2) 分析物体在抛出后第2s内的速度变化量Δv是指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v2与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v1的矢量差,显然,这两个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如图1,建立沿水平和竖直向下方向的直角坐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概念1.物体系、内力、外力:通常把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体系,称为物体系,体系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周围其它物体作用在体系内任一物体上的力,称为外力。2.动量守恒定律:其研究对象是系统。即两个或几个相互作用着的物体。动量守恒是指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BO:】。V;=】m;V;。。从理论上讲,动量守恒的条件是外力的关量和为零,但实际计算时,满足这个条件的情况尚少。常遇到下面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它们所受的外力。即若2F。<<】F。,系统的动量近似守恒;另一种情形…  相似文献   

9.
现通过一道运动学的问题,加深同学们对运动学基本公式和相关推论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一题多解发散同学们的思维,提高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例题 已知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1 m/s和7 m/s,通过A、B两点所用的时间为4s.  相似文献   

10.
黄晶 《中学物理》2012,(3):51-52
例1 一轻绳跨过两个等高的定滑轮(不计大小和摩擦),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4kg和m2=2kg的物体,如图1所示.在滑轮之间的一段绳上悬挂物体m,为使三个物体可能保持平衡,求m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刘彦贺 《高中生》2009,(3):40-41
水平传送带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5m.以v=4m/s匀速运动.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10m/s^2) (1)将小物体轻放于A点,求小物体从A点沿传送带到B点所用的时间t.  相似文献   

12.
1.时间误区 例1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0=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A=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以vB=10m/s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求A追上B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俞丽萍 《物理教师》2010,31(3):10-11
1构建 作用特征:两个物体在相互间力的作用下,绕着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遵循规律:①两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相同、周期T相同. ②两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若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物体的运动半径分别为r1、r2,则Fn=m1ω^2r1=m2ω^2r2,所以得到m1r1=m2r2.  相似文献   

14.
一、动量守恒定律所研究的现象动量守恒定律是针对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而言的,但对组成系统的每一个物体来讲,其动量可以是变化的,这从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中就看得非常清楚: m1v1+m2v2=m1v'1+m2v'2,  相似文献   

15.
一、概念不清例1.(’96全国高考题)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钟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解答这道题,首先需要理解速度的概念和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s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说明1s后物体的速度可能为10m/s,也可能是-10m/s(即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因而有:  相似文献   

16.
例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4s后停止.若它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的位移与4s内的总位移各是多少?解析题目中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一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运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比为1∶3∶5∶7…,故题给物体在第1s、2s、3s、4s内的位移分别为14m、10m、6m、2m.该物体在最后1s内的位移为2m,4s内的总位移为32m.例2子弹垂直射向三块平行叠放的厚度相同的木板,并刚好能穿透第三块木板.设子弹在三块木板中受到的阻力相同,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应为…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传送带问题,是同学们解题的一个难点,下面通过例题来剖析此类问题的解法.例1如图1所示,传送带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传送带两端的距离为s=20 m.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一端,物体由一端运动到  相似文献   

18.
题 如图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班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肛,=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pt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19.
皮带传输是一种综合考查摩擦力及牛顿运动定律的问题,学生对这类题不能很好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①对滑动摩擦力方向不能很好把握;②不能很好地找到转折点;③对过程分析不清。本文就皮带传输种种类型作一分析。1皮例带1水平传输如图1所示,传输带保持以1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m=0.5kg的物体从离皮带很近的a点,轻轻地放上,设物体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5m,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由于传输该物体从a到b需多作功多少?分析与解对物体m由题意a=gμ=1m/s2,当速度达到1m/s时t1=vt-av0=1(s),位移…  相似文献   

20.
一、公式△Ek=mu^′2-mu^2/2的得出对于一个由物体1、2组成的系统,设其质量分别为m1、m2,在地面参考系中的位置矢量分别为r1、r2,则定义系统质心的位置矢量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