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餐厅里的山珍海味我不稀罕老师希望你们能自己做菜,只要是你们亲手做的,我就一定爱吃……”这是一堂作文教学观摩课结束时,授课教师为反对学生抄袭作文,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做的小结。细细回味这位教师说的话,“自己做菜”不就是要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想法吗?可是,学生又何尝不想自己“做菜”呢关键是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存在着以下误区:其一,“做菜标准”定得过高。闲暇之余,和孩子们聊天,他们低着头,小声说:“我真不知道写什么……”难道学生真的不知道自己写什么吗?不,是我们教师的思想在作怪:平日里,…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有直接的影响。为此,专业素养的提升就显得非常重要。1、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小语教师要准确、生动、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正确掌握汉语拼音基础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听教师范读课文是一种享受,真正达到象茅盾先生说的“: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2、应具备“下水”作文的能力“匠式”的语文教师,很可能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未曾写过一篇“下水”作文,他指导学生作文只能浅尝辄止、泛泛而谈、不得要领。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善于写“下水”作文的,他们…  相似文献   

3.
在写作能力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所有语文教师都要适应语言教学改革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好作文。如何才能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作文写好呢?我想除了大力提倡学生多写、多练外,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写好“下水作文”。所谓“下水作文”,是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根据作文要求,自己先行写作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崔峦先生说:“教师‘下水’,这是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最好自己先写一写。写与不写大不一样。”的确,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启迪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还能提升教师的写作水平。一、“下水知冷暖”老师不写下水文,怎知学生写作的困难。许多老师在写“下水文”时也是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其实你的“难”也是学生的痛苦啊!写一写同一主题的文章,你就知道指导学生习作时该如何审题、如何取材、  相似文献   

5.
齐娜 《考试周刊》2009,(10):66-67
本文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写“下水文”的不重视以及写“下水文”的时机和形式问题,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自己的理论学习,参阅相关资料,提出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写“下水文”的重要性:既是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文,促进作文教学完成的好方法;同时还就“下水”的时机和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观念,以期为教师在写“下水文”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师素质,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作文作文,让人头疼!这是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课就挂在嘴边的“校园民谣”。而英语课上的书面表达,等于是用英语写短小的作文,这对于那些连用中文写作文都头疼不已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是“赶鸭子上架”啊!可是,学习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应用语言表达思想,因此,英语书面表达是学生必须闯过的一关!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该如何帮助他们过这一关呢?  相似文献   

7.
人都会说话,把所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作文。可就是有些学生怕作文,一提作文就没情绪。说“作文难”是伪命题,指学生作文并不缺少素材,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作文难”呢?首先是教师认识存在着误区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喜欢从成人的立场出发,用成人的态度、体验和情感要求学生,超越了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些教师忽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功训练,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技巧的训练上,不为“织锦”,只求“添花”。更有些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教给学生一些所谓的作文捷径:规定作文的固定格式,甚至一篇作文分几段,每段写什么内容,都做…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作为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不但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更是感到难写。每次教师一出题布置作文,学生们便望题声叹,感到无从下手,始终解决不了“作文难”的老大难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际,对如何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郑华仙 《小学校长》2006,(6):18-18,9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导”在先,学生的“写”在后,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循着教师定下的框框写作,自己不动脑筋,教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写,因而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甚至出现雷同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这是先“导”后“写”的作文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其认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所谓“兴趣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创设感兴趣的写作材料及感兴趣的写作环境。一改机械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放胆文。我初步尝试了“兴趣作文”教学,特别是寓作文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写、写中玩,得到他们的欢迎,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文章,更重在使学生养成积累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认识的能力,积淀和丰富必备的人文素养,使其受用终身。我们常说:教学生学写作文,实际上就是在教学生学习做人。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学写好作文呢?这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谈两点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由教师先命题,有些题目是反反复复写,如《一件小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的老师》《我的家庭》等,小学就开始写,上初中又写,到了高中阶段还在写;学生都厌倦了,只有随便应付。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模式,我们就可以改变这种现象。“非指示性”教学的核心是“不明确指示学习目标,不明确指示问题答案”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非命题作文和创意命题作文。一、非命题作文相当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教师不命题,但有一定的范…  相似文献   

13.
一、写实情要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写“自己”,用自己的话写自己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因为作文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作文教学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己写,写自己的主动意识,养成他们“得诸自己”、“鸣出内心”的自觉习惯和表达能力。为什么一些报刊上发表的《父亲,那一副  相似文献   

14.
汪春秀 《湖南教育》2005,(20):32-32,30
一、教师是学生写作过程中“平等者中的首席” 低年级多是看图作文,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内容写话,一般都不会觉得无话可写,也不难写。但是一到三年级不以看图写话为主,需要学生自己选择材料、组织材料,他们就会觉得难,甚至无从下笔。为什么呢?原因固然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成为评判作文的权威。其实,教师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不是权威,而应成为学生“平等者中的首席”。如何体现“平等者中的首席”意识呢?  相似文献   

15.
真文就是"我笔写我心",就是"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就是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教学中想培养学生写真文,教师就要传授写真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大多怕写作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从“讨厌”作文到乐意作文呢? 一、挖掘闪光点,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写”丧失信心是写作文的大敌。有些学生由于写作基本功较差,便错误地认为自己“笨”,不是写作文的料子。对于这类学生要从坚定信心入手,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为此,我专门召开这类学生的专题会议,先让他们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秀习作,再让他们读优秀习作作者最初的作文——同  相似文献   

17.
一、兴趣培养小学生具有爱玩、喜动、好奇和凭兴趣做事的心理特征。教师应把学生这些特性与起步作文教学有机结合 ,并以此为题材 ,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学习作文 ,让学生在玩中说话 ,在乐中写话。如 :一位教师利用一节语文课跟学生们一起谈话 ,询问他们最近有什么新发现。为了表现自己 ,学生们各抒己“见”。就在他们说得兴奋时 ,教师煞住了他们的话题 ,用同情的口吻说 :“真遗憾 ,许多想说的小朋友没办法在这里说。可是老师还真想知道大家的见闻 ,怎么办呢?大家帮老师想想办法吧。”很多学生都想到了用写的办法记下来 ,让老师慢慢看 ,于是 ,教…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作文说到底是一种“练习”,既然是“练习”,就必须注意其操作过程的规范,从“写通”入门,从“写实”着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在符合学生认知思维的基础上向“写新”迈进,走一条既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相吻合,又有自己特色的语言文字训练创新之路。一、训练学生“写通”。众所周知,作文是一种辛苦的创造性劳动,它往往会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感到茫无头绪,无法进行语言表达。因此,我们首先要注意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每次作文练习,我总是先和学生谈话,启发学生说说本次作文的要求,写些什么…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要教会学生作文,光靠讲解一些写作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直观”的写作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一、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知、去创造 中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到大自然中,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去感受,并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话去描述眼前的景象。这时,你会惊奇  相似文献   

20.
一、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子写读后感 一篇文章的中心常常是通过一些重点句子,一层一层地体现出来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时,可抓住这些句子,引导他们针对自己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盲目地照抄文章段落,又能把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读《养花》有感”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抓住文中这样两句话去写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