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之春,传来一个让基础教育界耳目一新的消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国内诸多闻名中外的文学、语言学教授、学者都参与到这个队伍中来了,这些人是林焘、囊行零、徐中玉、陆俭明、刘中树、温儒敏、蒋绍愚、王宁、钱理群、巢宗祺等,据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介绍,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的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林焘、袁行霈、徐中玉、刘中树、陆俭明、温儒敏、巢宗祺、何九盈、蒋绍愚、王宁、王理嘉、钱理群、苏培成、顾振彪、顾之川、孔庆东、程翔等一批著名专家加盟这个研究所,由陆俭明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温儒敏教授担任所长。这意味着语文教育研究不再专属于师范院校,像北大这样的综合大学将更多更直接地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程郁缀部长在代表学校讲话中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不能局限于原来的研究领域,我们还要拓展新的领域特别是如何把我们的语言文学研…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2006,(2):62-62
12月20日,在北京人学中文系95周年系庆日,该系主任、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宣布,2006年初将通过网络等形式而向全国招标语义教育科研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夜读北大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的《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一书时,读到其中一篇“评一节高中语文课”文章,启迪颇多。  相似文献   

5.
[评议论文]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原载《课程·教材》2006年第3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中,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语文教育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看来,语文教育既是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又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一些教师将语文学科的  相似文献   

7.
2013年8月12日-14日,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举办的首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端研修班在京隆重举行。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吴晓东教授,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  相似文献   

8.
中学作文教育进退失据的困局由来已久,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对高考作文进行足够观察与思索后,温儒敏将"理性"引入中学作文,提出长远规划与具体操作建议,并且连续多年大声疾呼。然而温儒敏的这种见解并没有引起中学语文界的足够重视,遑论指导、执行。毫无疑问,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行进时,对温儒敏作文观的梳理,不仅是丰富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的必须,是建构温儒敏人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中学作文理论探讨、作文教学、高考命题、学生写作、考试评价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读书报》2004年1月21日载: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林焘、袁行霈、徐中玉、陆俭明、刘中树、温儒敏、蒋绍愚、王宁、钱理群、巢宗祺等大批知名学者专家加盟。关于此举北大语文所的定位就是利用综合大学多学科的优势,集合国内一流学者,打破大学与中学的隔绝状态,打破教育界与学术界的隔膜,让一线教师有机会与国内一流学者直接对话,争取将其建成全国大学和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学术中心和决策咨询中心。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正围绕新的课程标准推行变革,特别是语文高考内容方式的改革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是,随着改革…  相似文献   

10.
温儒敏是当代知名文学史家。他深度介入当下的语文教育研究和课程改革,参与和主持了语文新课标修订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写等许多重要工作。温儒敏的语文教育观很大气。这种大气来自他的语文教育观的四个基础、三大期望和他在当下语文教育界所展现的三重身份。  相似文献   

11.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包忠文先生说:“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感情和高尚情感的美育工作者。”这句话简单明了地指出了语文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语言学家陆俭明  相似文献   

12.
资讯     
看台上海语文新课标首次设必读书目上海中小学二期课改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首次设置具有上海特色的学生必读和推荐书目、篇目。这些书与篇目虽可读可不读,但会以硬性的行政手段和与考试挂钩的措施来“强迫”学生阅读。一是会有总量的规定;其次会在平时考试中有所体现;读书笔记也将成为检测的一个方面。———《新闻晨报》北大教授欲进中学课堂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林焘、袁行霈、徐中玉、陆俭明、刘中树、温儒敏、蒋绍愚、王宁、钱理群等国内大批知名学者、专家加盟。研究所的功能主要是申报和承担与语文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研…  相似文献   

13.
顾黄初先生是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被语文教育界称为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之后的"三公"(另两位为朱绍禹、刘国正)之一。1953年,顾先生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开始在中学任教,担任过多年的中学教师,并从事过中学语文教师和在职语文教师的培训工作。后来转入扬州师院中文系担任语文教学法专业的教授,专门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直到2003年退休,他从教的时间长达50年。  相似文献   

14.
在2011年高考即将举行之际,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前主任、现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在某知名媒体上向高考作文开炮,在语文学界引起了不小反响。温儒敏教授说:高考作文普遍存在两大问题:‘趋中率’和‘文艺腔’,重点中学和远郊县学校的作文平均分相差也就1—2分,作文总是出现和这个年龄段心理年龄不符的忧国忧民和‘曾经沧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们讨论语文改革,比较多的声音是关于人文性的。讲素质教育,培养审美的能力,毫无疑问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不能忘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如果学习语文多年,基本的读写能力没有过关,学生日后找工作都会有困难。”近日,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表示,语文有素质教育功能,但不能简单认为语文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开始成为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就其知识源流而言,温儒敏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基础主要来源于西方知识分子理念、中国士人传统和五四精神传承。  相似文献   

17.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由北大出版社出版,我想先对读者说说这本书的编写背景与心得。我的专业不是语文教育.是现代文学,主要精力也不在语文研究上,这方面偶有心得,时而提些看法.只能说是“敲边鼓”。如同观看比赛,看运动员竞跑.旁边来些鼓噪.以为可助一臂之力。到底效果如何.那是用不着去计较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学刊》1994,(6):16-16
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吕叔湘教授是海内外驰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全国中语会的创建人。为庆祝吕先生90华诞,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于9月22一24日在京举行了“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课堂内外》携手北大中文系,设立80万元科研基金推进语文教育改革2005年12月20日,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95周年的大喜日子。也许是由于同为学人的难解缘分,由课堂内外杂志社、重庆市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捐资80万元,在北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设立的《课堂内外》科研基金,也在这一天正式启动,与低调务实的北大中文系系庆活动“不期而遇”。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系庆大会上宣布,从2006年初开始,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将拿出10个研究课题面向全国招标,以推动全国语文教学改革。根据项目的难度与需要,每个立项课题将由《课堂内外》科研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20.
史洁 《现代语文》2002,(11):1-1
吴心田,山东省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山东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在30多年的语文教研工作中,他满怀着求实爱真的热情,致力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探索,建构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高效率发展的语文教学新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以来山东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富有求实性和创新性特征的语文教育思想。一、基础工具观:人文性与基础工具的统一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认识存在分歧,并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实践。吴心田从语文教学发展的实际着眼,探讨语文学科的本质特性,认为对中学语文课的“定位”,必须从中学生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