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儿童欺骗是指儿童作为欺骗者企图培养他人的错误信念,以至于他人产生错误的观点或行为。近三十年来,儿童欺骗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在其发生发展的理论建构、测量方案的建构以及与心理理论的关系探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深入探究。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各流派间的观点差异并提出儿童欺骗研究可能的新方向,以期为国内的儿童欺骗研究及儿童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儿童心理理论中有关儿童欺骗的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欺骗行为已经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点.儿童理解了错误信念从而具备了相应的撒谎和欺骗能力,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家长和教师应从终身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儿童的欺骗行为,引导他们的行为逐步向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儿童与教育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世纪二十年代末,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一书,为现今儿童发展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把儿童道德  相似文献   

4.
孤独症儿童在欺骗情境中的行为判断及意图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采用动画形式呈现欺骗故事情境(欺骗他人/欺骗自我) ,考察孤独症儿童对欺骗行为及意图的理解。结果表明,在欺骗行为判断的问题上,孤独症和匹配组儿童的表现没有差异。孤独症儿童对于欺骗他人的意图理解差于正常儿童,也不如他们自己对欺骗自我的意图理解。两组儿童在欺骗任务上的表现提示,孤独症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并不等于达到与正常儿童一样的心理理解水平,欺骗他人与欺骗自我的意图理解可能基于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皮亚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研究儿童心理学的方法。他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和行为的理论独具一格,是他毕生六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对儿童心理研究的伟大成就,并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已引起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有不少心理学工作者从事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和行为理论的研究。这必将对我国德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儿童道德心理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部分,从早期的皮亚杰到柯尔伯格,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了关于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的阶段理论。后期的研究者们针对前期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不足,开始从多维的角度探讨儿童道德心理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是艾森伯格。她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关儿童损人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损人行为前的心理探析,而对于儿童损人后的心理研究仍然比较缺乏。从道德失调的角度来探讨儿童损人后的失调心理,包括对道德失调产生的原因——道德评价,道德失调的自我调节驱力——负性情绪,道德失调的调节方法——认知、行为的改变等的研究。探讨儿童损人行为后的道德失调心理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道德评价是道德知识的应用,即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判断的过程。而道德评价能力则是道德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道德评价的研究不仅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对教育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盲童,作为特殊儿童,他们的道德评价有何特点,他们与正常儿童的道德评价有何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进化心理学这四种理论对道德心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道德感的本质、良心的本源、道德的发展、道德感的多样性、道德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除速四种理论以外,一些现点和理论也涉度了道德心理的问题。本文就试图引用一些实证研究。分析总结主要的道德.留理学流派的理论方法。旨在为道德心理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为道德的解释提供一个争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许萍 《学前教育》2007,(3):40-42
心理学里,心理理论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研究社会认知有两个角度——“认知的角度”和“儿童社会化的角度”。心理理论能力的获得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也是儿童社会北的基础。所以.根据社会认知的领域观.心理理论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领域之一。这种认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发展与儿童的道德、杜会性及交流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并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