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对巴尔干地区的激烈争夺、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战争政策,以及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反奥活动,是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波,刺杀了奥皇储斐迪南,酿成萨拉热窝事件;各帝国主义利用该事件蓄意挑起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的通过讲述本课,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争夺霸权和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化而爆发的一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帝国主义是侵略和战争的根源。然而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各国人民革命运动普遍高涨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相似文献   

3.
邵长峰 《新高考》2007,(5):69-72
【考点指津】 1.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2)具体原因:欧洲列强重新分割世界的三对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地区的民族冲突为帝国主义插手干预提供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4.
说起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少人都知道,1914午6月28日。奥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刺身亡,是爆发这次大战的导火线。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促成引发这件事的却是一个唱诗班的领唱,青年歌手米哈伊洛·普萨拉。原来,米哈伊洛不仅是一位经常登台演出的歌手,而且还受雇于萨拉热窝市政厅,是一名公差,同时他又是当地秘密民族主义团体——“青年波斯尼亚”的成员。在事件发生前夕,当他获悉奥国皇储将巡  相似文献   

5.
【考点引领】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1.大战爆发的原因三对基本矛盾激化两大军事军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表实{开始出最终形{{2.大战的概况爆发参战国大战性质战线进程同盟国成员协约国成员{西线:交战双方东线:交战双方{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3.大战的影响政治上经济上国际关系上{【考点指津】1.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2)具体原因:欧洲列强重新分割世界的三对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地区的民族冲突为帝国…  相似文献   

6.
各种教科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定性为“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呢?战争的性质不是因谁放第一枪,谁是胜利而定,而是根据战争的根源,作战者的目的,采用手段和战争造成的结果等方面的因素来加以判断的。战争根源:来自帝国主...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未结速,在资本主义内部就已开始酝酿下一次世界大战。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策的内容,而这种政策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垄断。垄断资本追求超额利润的无限贪欲又决定了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只要帝国主义存在一天,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就不会停止,战争的根源就依然存在。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德国又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那么,它是怎样由战败国发展成军事强国,最后成为二战罪魁祸首的呢?  相似文献   

8.
1882年,德奥意结成三国同盟;1907年,英法俄结成三国协约,这样,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对峙的局面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军备竞赛导致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最终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爆发后,作为同盟国之一的意大利竟背信弃义,参加了协约国一方作战。意大利为什么要背叛自己的盟友呢?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1.三维目标知识要点: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能力培养: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0课,属于世界近代史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学习主题的范畴。该主题主要围绕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四个知识点展开。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要了解一个战争是什么性质,首先要弄清战争双方所抱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因为战争的性质是根据战争的政治目的而定。历史上的一切战争,依其性质而论,总是可分为正义的非掠夺的,为保卫民族利益而进行的战争;非正义的即掠夺性的战争。从鸦片战争发动者英国来讲,在“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2.
帝国主义只要在世界上存在一天,引起战争的级济基础就会存在的。但是战争的爆发,不仅仅是经济的现象。“在战争会不会发生的问题土,阶级力量即政治力量的对比,人民的组织性和觉悟程度,起着很大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虽然归根结蒂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所导致,但另一方面,当时反对战争和制止战争的力量比较薄弱,使两次大战终于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撕杀的结果,并没有摆脱经济危机和消灭帝国主义的战争基础。虽然世界资本主义力量被削弱了,资本主义总体系也开始解体,但这样更促使帝国主义国家积极备战,企图用战争来摆脱危机,这就造成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大战爆发之前,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曾进行了长期的较量和斗争,彼此既争夺又勾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本文只就英德关系的演变做一分析和探讨,旨在进一步论证第一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0课,属于世界近代史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学习主题的范畴。该主题主要围绕“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四个知识点展开。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一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次战争是以德奥为首和以英法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间为重新分割世界、掠夺殖民地和奴役被压迫民族所进行的强盗战争。战争首先在欧洲地区激烈进行。大战爆发后,德军很快便进入法国,占领了法国的部分领土,也使法国在人力上受到严重的损  相似文献   

16.
说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败,『东方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政治斗争中的重大问题.企图瓜分『遗产』的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和干涉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使巴尔干地区的各种矛盾愈演愈烈.一八七七——一八七八年俄土战争后,沙俄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大增.在柏林会议上,英、奥、德迫使俄国接受了柏林会议对圣斯特法诺和约的重大修改.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使巴尔干半岛各民族摆脱了土耳其的封建统治.但由于巴尔干各君主国政府的扩张政策和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很快又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巴尔干战争推动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民族解放运动.两地人民要求摆脱奥匈的统治并与塞尔维亚合并,这就必然引起奥塞之间的冲突,进而导致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冲突巴尔干成为随时可能引起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相似文献   

17.
图一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腓迪南偕同他的妻子约瑟芬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全帝国陆军演习,检阅完毕在萨拉热窝街上腓迪南夫妇二人遇刺身死.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事情发生的第二天(6月29日),各国报纸都以显著地位报导了这条消息.图二玛恩河大会战.1914年9月5日开始的玛恩河大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战役,双方共投入一百五十多万人,轻、重大炮近七千门,玛恩河两岸炮声隆隆,战斗持续四天,法军伤亡十四万多人,德军伤亡近二十万人.德军败退,据守安纳河,占领巴黎迫使法国投降的目的没  相似文献   

18.
一 [教材特点]初中《世界历史》现代部分共分六章,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始,以第二次世界大界为中心,讲述“二战”前后半个世纪的世界形势和历史事件。第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讲述了1919—1939年前后20年的历史,这正是两次世界大战间的20年。这期间既是“一战”后的世界,也是“二战”前的世界,既是旧战争的结束,又是新战争的酝酿。尤其象是同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间歇,或是两个大战中间的休战,战争与暂时和平交炽着,战争势力与遏制战争的力量互相较量着。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世界大战的根源,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对立,并没有得到解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的通过讲述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和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激化了它们之间的争霸斗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重点难点重点: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难点: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刊摘 《地理教育》2003,(5):62-62
①塞尔维亚是整个南斯拉夫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从10世纪起,就是一个由许多小公国组成的独立国家。②到斯蒂芬·杜尚时期(1331—1355年),塞尔维亚的版图达到了历史上的极盛点。1355年时,它差不多占据了巴尔士的“半壁江山”,当时的塞尔维亚面积有20多万平方千米。③1459年时,塞尔维亚被土耳其所灭。1817年,塞尔维亚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此后,塞尔维亚又经过3次扩张。南斯拉夫,除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外,还包括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黑山这几部分。④南斯拉夫各个地区的第一次联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