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孟进 《新闻记者》2005,(12):41-42
我在部队和地方从事宣传和新闻工作二十多年,多半时间担任领导职务。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做好新闻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点: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大力讴歌先进典型作为一个亮点来抓“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担任现职期间,我先后分管过《温州晚报》社会新闻、国际国内新闻、文化体育新闻、都市生活新闻以及本报电子版。一段时间,社会新闻中负面报道比较多。如何加强正面报道,成了我经常思考的问题。2002年秋天,一次我在市区景山康复中心附近散步时,偶然发现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有一块建于1956年…  相似文献   

2.
十年前,我就在邳州港第一港务处这个“小天地”里从事业余写作。把写作的痴情融进那块块方格。因为沸腾的港口生产,既艰苦又富有诗意,而且装卸工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港口的发展,给了我丰富的素材。1988年8月,我的第一篇稿件发表后,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针对身处基层的特点,谈谈一些写稿体会。 一、有新闻敏感,多渠道获取信息。有的通讯员常抱怨没有新闻可写。我常告诉他们,新闻到处都是,关键是你如何去发现它。我只愁没有时间,不愁没有新闻写。我获取新闻的源泉:一是在处理日常事务、检查、总结、工作中发现新闻;二是从上级下发的的文件、资料中捕捉信息,追踪采访新闻;三是参  相似文献   

3.
搞了十多年的新闻,我体会到最重要的一点就要要学会发现新闻。要提高投稿命中率,就要首先在发现新闻上下功夫。 发现新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有的同志总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新闻的写法上,而忽视发现新闻能力的培养,这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能抓住有价值的新闻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而写作手法的高低,却是第二位的。如果你抓的问题很有价值,写作手法差一些,文字粗糙一些,经过编辑加工仍可采用。但如果问题抓得不好,没什么价值,文章写得再好,哪怕一字不用改,也无法采用。当然,如果问题好,文字也好,那就算完美了。 从认识和工作过程看,发现新闻是写新闻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基层报道员在一起,常诉苦衷:生活在基层,事情平平淡淡,没啥新闻可写……。其实,新闻来源于生活。4年来,我利用空余时间采写了200多篇新闻稿件,大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一次,我和连队几位战友聊天,大家反映星期天难休息。我联想到在其他连队采访,也有类似情况,感到应该反映一下。于是写了一篇《请还给战士的星期天》的稿子。发稿那天上午,团机关一位干部来我连检查工作。我把稿子拿给他看,他告  相似文献   

5.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的函授学习又快接近尾声。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充分发挥了一名基层业余报道员的作用,也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同时在支队各基层新闻工作中的成绩也名列前茅,现在支队机关正缺少一名专职报道员,支队新闻干事也想把我推荐上去。总之,成绩的取得是离不开参加新闻函授学习的,下面我把上稿的情况向老师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谢明志 《新闻窗》2013,(2):44-44
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我把会议分成三类:第一类会议本身就是新闻,像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其它影响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会议;第二类会议本身可能算不上新闻,但会议中可以发现新闻,如各种专业工作会议;第三类会议无论形式和内容都难以构成新闻,如各类开业、庆祝会等。第一类会议重要性就不用说了,第三类会议当属压缩之列,我们需要讨论和改进的,大量地属于第二类会议新闻。结合我多年的市政记者经验,就如何写好会议新闻,如何在会议中发现好的新闻素材、好的新闻点,我总结了如下认识:~、发现会议中的深层次新闻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有些会议中不是没有新闻,一是缺少发现,二是即使发现了,也由于长期的工作惯性,缺少把新闻的金子从材料的沙子中挑捡出来的勇气,常常让很重要的新闻被深深地埋没在冗长材料的堆积当中。  相似文献   

7.
我作新闻照片编辑工作以来,从处理照片稿件中发现,有许多通讯员是刚拿起照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对新闻照片报道尚缺乏经验,为此,一我想根据通讯员最关心的问題谈几点意见,以沟通思路。一、新闻照片要有新闻性。这是新闻照片的首要条件,直接关系到报刊的宣传效果。所谓新闻照片的新闻性,就是时间要新,事件要新,内容要新。要求它一定是最近发生的事实,时间越临近越好,并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是新发生和发现的,或者虽不是最新发生和发现的事实,但有新变化、新特点。新闻性是新闻照片的根本属性。它具体表现为新闻价值标准,新闻价值是对新闻性的具体解释。在来稿中常遇到的一是没有写明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或是用  相似文献   

8.
在座的各位新闻工作的老前辈和新闻工作的同事们、同志们、战友们: 刚才安岗同志说到,这次北京新闻学会的成立,是我们国家新闻界三十年来的一个盛会。我首先祝贺新闻学会的成立。成立的日子正是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第一个春节的前夜,我祝贺在座的各位同志身体好、工作好! 在新闻学会成立以前不久,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次重要的讲话。在这个讲话里面,有一部分是说到新闻工作的。其它的部分,也是跟新闻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所以,这次新闻学会成立的时间确是选得很好,这表示新闻学会的工作,一定会象大家所愿意的那样,发展得很顺利。我和新闻工作发生过一些关系。可是,应该老实说,我不是一个正式的新闻工作者。在参加  相似文献   

9.
作为媒体的兼职记者或通讯员,扮演着双重身份,肩负着两种工作,即本职工作和新闻写作。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个基本前提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鱼与熊掌兼得。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实现鱼与熊掌兼得的关键在于能否用足信息资源,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和多次开发与利用,拓宽经营新闻业务的空间。一条信息多次利用带来的甜头前年底,我到施工一线担任项目部党委书记。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了一种怪现象——平时,很多企业虽然一再强调要加强成本管理和核算,把过高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下来,但是,真正注意的是政治经济学里所指的固…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专题是一个电视台不可或缺的节目。我在电视台专题部工作了将近4年的时间,通过对广大观众的收视调查以及采编体会,我发现故事化的新闻专题节目最受观众欢迎。我想,这应该是因为单纯讲故事的方式符合观众轻松欣赏的要求,而且观众对故事的喜爱是永恒的。所以许多专题节目我都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制作的,效果非常好。我认为,讲好一个故事——这是新闻专题节目制作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平常所说的故事,其实就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把一个客观事实“加工”成故事,是新闻专题节目制作的一条捷径。这里所说的“加工”,绝不是凭空编…  相似文献   

11.
发现力是经过深入研究与探索,敏感地寻求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新鲜事物、揭示别人没有揭示的内在意义的能力。新闻发现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并和从事新闻工作时间的长短也没有直接的关系。有的人从事新闻工作很长时间,对新闻发现的能力却不一定很强,只是敏感于显性新闻;而有  相似文献   

12.
记者、通讯员采写新闻,与被采访者面对面交谈,并随手记在采访本上,似乎是正儿八经的采访了。有人觉得只有经过这样的“正式采访”,才能写出新闻来。其实,好多不错的新闻往往是从“非正式采访”中发现的,有些还是“正式采访”中发现不了的。从不带采访本的闲谈中发现新闻。“记者除了睡觉,都在工作”。平时不露身份,利用坐车、散步、等人的时间与人闲聊,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有一次,我路过一个乡,为了今后采访方便,请乡长把各村书记、村长的名单写给我。他写了好一会,只写出三分之二,又去找秘书帮助补充。我就问:“怎么,这些人你不知道?”他说村级班子刚调整,换了一半人。但我认为正因  相似文献   

13.
我师报道力量比较薄弱,无一名专职新闻干事,加之预备役工作的新闻素材较为单一,稿子出路不宽,致使新闻工作过去在一段时期处于低谷。如何把新闻工作搞上去?近年来,我们不断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坚持常抓不懈,以工作带动报道,以报道促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破除“上搞靠关系”的思想,把工夫用在提高稿件质量上“上稿靠关系”的思想,是滋生“有偿新闻”的助推剂,其危害甚大。为此,我们十分注重对新闻队伍的教育,使他们逐步确立了搞好新闻工作、“不靠关系靠质量”的思想。近几年,我师没有一次专门组织报道人员到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新闻工作已经28年,而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结缘已经20年。20年时间,我们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濡,成为了难以割舍的知音。1989年,我调入绵阳日报社工作,在这里我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有了接触,并参加了研究会组织的活动,我发现这个研究会为全国的地市报建立了相互联系、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15.
陈有科上任济南军区驻河南新乡市的第371医院政委不到半年时间,他不仅把该院政治工作抓得有声有色,而且为了改变医院报道工作落后的局面,走好了“三步棋”: 第一步棋:培养新闻人才 今年初,陈有科走马上任第371医院政委。当时,医院的新闻工作在济南军区联勤部医院系统挂不上“号”。初到伊始,陈政委在深入科室调查中发现,报道工作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报道人才。 为了挑到精兵强将,陈政委深入各科室检查工作时总爱打听“文学新秀”。一次,他到外科检查工作时,发现该科黑板上护士王娜写的一篇散文很有特色。他找到王娜,…  相似文献   

16.
今生有缘     
认识《新闻爱好者》已经有六年时间了,1989年我还在西北某部政治处当文书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她,从此便爱不释手,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成了我最忠实的伴侣,厚厚的一大撂,随我转战南北,历尽艰辛,我把她从西北部队带回到南方老家,又从南方带到东北。几年来,我从《新闻爱好者》中收集了大量的资  相似文献   

17.
王建珂 《青年记者》2012,(15):15-16
一 我195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新疆日报工作.在30年的新闻生涯中,多数时间是做夜班编辑,同时也多次外出采访,曾四下边远贫困的南疆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每次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亲身感受到了记者工作的艰辛. 如实报道新闻事件,是记者的天职.  相似文献   

18.
我是师范学校毕业生。因工作需要,1985年底改行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从事秘书工作。工作之余,利用手中素材,经常向各级新闻单位反映工商管理战线情况。因为自己未学过新闻写作,开始中稿率较低。有一天,在一位同事那里发现有本《新闻与写作》杂志,顺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企业报工作的同志常常抱怨自己接触面狭窄,活动范围小,生活平淡无奇,因而找不到新闻素材,写不出有力度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稿。其实,新闻素材天天有,妙在发现中。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新闻的敏感性和对周围事物变化的敏锐性。在我从事企业新闻报道的8年中,就有3次重要新闻是从同事的闲谈中发现的。一次是1997年2月1日晚,我到一位同事家串门,这位同事刚  相似文献   

20.
我在农村一基层单位工作,是个纯粹的业余新闻爱好者。前段时间,乡里抽我到村组了解几户致富典型的情况,时间三天。在这三天时间里,我每天起早摸黑,先后走访25户200多人,记下3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