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仞”的量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仞”是一个古老的长度单位。但古籍中对这个单位量却说法不一。《说文》“仞”字条下云:“伸臂一寻八尺,从人、仞声。”“寻”字条下又云:“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许氏谓“寻”、“仞”皆为伸两臂,八尺,使后人对这两个单位包含的实际的量产生了疑惑。《尚书·...  相似文献   

2.
“寸阴寸金”之说,来之惜时的古代文人。“寸阴”一语初见于汉。《淮南子·原道训》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自此,以“寸阴”指称时间大为流行。唐末王贞白有世所传诵的名句:“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白鹿洞二首》)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父之》云:“共惜相从一寸阴,酒杯虽浅意殊深。”朱熹《偶成》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未可轻。”诗中“寸阴”显然是指极短的时间,然而在“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中,“寸阴”是一个有一定值的时间。那么,“寸阴”如何求解其值呢?光阴,意即光的投影。光影当…  相似文献   

3.
贾鸿源  邓宁 《寻根》2015,(2):10-14
寒食赠卵与"行时令"之间的冲突旧俗将寒食节定在上年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唐代文献中保留有众多反映寒食节日风俗的资料,其中镂鸡子、画卵等是重要题材。敦煌文献中所见唐代郑馀庆《大唐新定吉凶书仪》中的《节候赏物第二》篇,对唐代节庆风俗有细致描述,其中便提到"寒食(赏)假花、龙毯、镂鸡鸭(子)、子推饼、鞭、秋千、气毯、饧(饴)粥"。张说《奉  相似文献   

4.
说“斗”     
郑慧生 《寻根》2000,(2):32-34
斗在我国占代是一种用来舀酒的勺子。《诗·大雅·行苇》说:“酌以大斗,以祈黄。”毛传训‘决斗”为‘十三尺也”。并不是说,大斗之口,长阔三尺,而是说斗柄长三尺。《经典释文》说:“三尺谓大斗之柄也。”先秦的斗不是盛粮之器,而是舀酒之具,金文“斗”字就是如此:它有一只长柄,用来操持柄端的勺头叫做魁头,可以盛酒。《说文》:“魁,羹斗也。”古人把类似斗形的星座命名为斗星。处在北部天空的叫北斗;处在南部天空中的叫南斗。它们的形状都像勺子,有勺头,有柄。至今群众还叫它们为勺子星。(图1)不过,星座毕竟只是星座,…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文观测仪器可分三类:一为测日月用的圭,测星(特别是北斗星、北极星)用的璇玑;二为规天用的钺仪,作半圆仪,或与圭尺分用,或与量天尺(圭尺)捆在一起合用;矩地用的勾股,即量天尺;三为推步日、月、星辰历度用的挺木牙交(即璋牙,后名牙璋)。挺木牙交为尺...  相似文献   

6.
笏板源流考     
张帅峰 《寻根》2012,(2):73-75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朝板或朝笏,指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的板子。《史记·夏本纪》注引郑康成曰:“笏者,臣见君秉,书思对命者也,君亦有焉。”其笏板的具体尺寸见于《礼记)),其中记载:“笏长两尺六寸,中宽三寸。”古代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一周尺相当于现在19.7厘米,两尺六寸相当于现今的51.22厘米左右,三寸为5.0厘米。  相似文献   

7.
刘燕 《寻根》2008,(5):107-107
我国古代有“赐姓”制度,就是皇帝通过圣旨(或诏书)的方式,郑重地将某个姓氏赏赐给某个臣下。“赐姓”作为一种至上的精神奖励,在加强封建王朝的君臣凝聚力方面起的作用有时远远大过物质赏赐。皇帝赐姓多是因为臣下政绩昭著,  相似文献   

8.
徐峰 《寻根》2013,(1):82-88
皖北蒙城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龙山文化房基中曾经出土过七件造型非常奇特的陶器。因为前所未见,考古工作者根据它们的外形特征,暂名为“七足镂孔器”。该器物为夹砂红陶,圆唇,长颈,球形腹,腹中部饰三个等距离镂孔,圜底部位附加七个锥形长足,腹部饰竖向细绳纹。迄今关于此器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雪夜     
若泽·瓦伦汀·菲亚略·阿尔梅伊达(1857. 5. 7一1911. 3. 4)是蔺萄牙现实主义文学家.1878年在他就读于里斯本医科学院前,他已发表处女作《金发女郎》,颇得好评。学医期间,他兼任省报记者,1885年医学院毕业时,已有"短篇小说"两集问世。他一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如曾支持1891年I月30日波尔图的起义。46岁时,婚后才10年的爱妻艾米莉娅被肺病夺去生命后,阿尔梅伊达只身周游各地,所到之地大自然的祷旎景色和民俗风情城予他文学灵感,从而写出许多美丽的篇章。他于1911年3月4日去世,一说为死于心胜病,一说亲自杀身亡。 《菊萄牙丈学家名人录》如此评说他:““…如果说,埃萨·德·克罗兹是荀萄牙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家,那么,若泽.菲亚略.阿尔梅伊达则是苗萄牙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一他的短篇小说集《葫萄园之乡》是荀萄牙最优秀的文学名著之一。” 《雪夜})选译自《葫萄园之乡》。  相似文献   

10.
《永乐大典》正本藏于嘉靖永陵地官说,为解开《永乐大典》正本失踪之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我以为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推断,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嘉靖帝中年之后20多年木见朝臣,晚年迷信方士,搜求四方珍宝,崇道斋酸,服丹求长生不老,并不是一位好学勤政的是旁。荣文引《实录》中有关嘉靖对《永乐大典》“殊宝爱之”与经常翻阅引用、火灾时下令抢救等都不是当时的记录,而只是在决定重抄一事时追述缘由,未必可信。《世宗实录》的第一任总裁正是主持重抄《永乐大典》的徐阶,此人最善于迎合嘉靖,既受命主持重抄,为皇上编一番冠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