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华 《科教文汇》2013,(7):207-208
动画传达的是创作者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及审美内涵,承载的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特征。随着全球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动画均以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大众传播着本民族的文化精髓。观众在理解动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被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所影响。本文旨在研究美国民族精神及文化品格在动画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刘旭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193+192-193,192
在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优质数字影视动画来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中。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动画作品其艺术形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民族文化下的艺术形式不能表面化,不但要从本民族的文化根源出发来集成精华,更要运用现代意识进行构建和创新。虽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人类文化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和动力,但是新时期的民族文化特色应将国际化与民族化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6.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产品,其"民族性"主要取决于内容题材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品格的深度和广度。当前中国动画角色造型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在动画语言日趋国际化、通行化的情况下,如何吸取美日动画的经验,将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得使人喜爱并富有艺术特性,同时又能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理念等方面凸显中华民族独特的东方神韵。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着每一个民族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其民族在长期历史中所逐渐形成的,这和该民族人民的生存自然环境、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等息息相关。对于动画来说,民族性也是必定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宋文岚 《科教文汇》2021,(13):54-56
该文以时间脉络来分析中国动画,从中国动画的起源、蓬勃发展,直至现代不断探索和创新尝试的过程,并以《淮南子传奇》这部动画片为例,分析中国动画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取和摸索中国动画的"民族性",让"民族的精神本性"在动画这个载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大海孕育并构筑了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摇篮,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经济、军事绵长的发展史,依托海洋而诞生的海洋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海一样博大宽厚的精神特质。在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领他们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和弘扬如海胸怀,光大民族品格,继承民族传统,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学业水平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0.
大海孕育并构筑了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摇篮,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经济、军事绵长的发展史,依托海洋而诞生的海洋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海一样博大宽厚的精神特质。在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领他们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和弘扬如海胸怀,光大民族品格,继承民族传统,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学业水平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1.
彭和 《科教文汇》2012,(20):160-161
本文从动画创作中的民族化内涵,题材创作和表现形式入手,对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做出思考。通过对目前中国动画民族性表现的分析,提出国产动画应走"民族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勤俭廉正是古人立身修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道德范式形成完善的原动力,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和坚忍不拔的创业毅力,体现了传统文化崇尚勤俭戒奢、廉明正直的价值取向。同时作为我们祖先鸟托邦式的精神理想,勤俭廉正的道德要求在塑造民族品格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天我们弘扬这一传统美德,对构建节约型社会、人文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烁 《科教文汇》2011,(4):22-23
民族院校大学生少数民族的比例较高,宽容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对宽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和高尚品德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民族大学生讲宽容要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宽宏大量的胸襟、善于原谅和理解他人、学会"退一步"做人和"换位思考"、尊重民族宗教信仰等观点,并指出提高大学生素质,为成就大事业打基础是民族院校大学生讲宽容的归宿所在。  相似文献   

14.
曾小艳 《科教文汇》2014,(11):130-131
成功的动画角色设计应具有独特的审美性和持久的亲和力,往往深入人心,让人过目不忘。本论文主要是以《一幅壮锦》为例,围绕壮族服饰文化在动画片角色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索,怎样把装束服饰文化的内涵与动画角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希望能为把壮族文化融入动画艺术这一创作起到一点作用,对弘扬壮族文化产业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陕西之于中华版图,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古之就有"秦州自古帝王州"之谓。这不仅是说政治、军事之地理优势,而且指涵盖了更为深广的历史文化精神层面。因而中国历史周、秦、汉、唐,及近代延安属于强大王朝,无不应天顺民开创了几代盛世太平,由此聚拢了华夏民族鼎立于东方之林的国运气脉,奠定了秦地地缘上风善水之文化优势和民族精神根脉。这就是,秦地——中华版图之重;秦地——民族文化之魂;秦地——共和国精神之脉。对此予以深层文化认知,有助于秦地秦人秉承历史文化精神大气,提升区域民众的学养和素养。  相似文献   

16.
蔡毅铭 《科教文汇》2012,(36):81-82,84
本文是关于在中职动画原理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中职动画原理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知识要求,随着电脑的不断发展,动画原理传统基础教学被忽视,甚至有人认为电脑完全可以代替人工,生成动画.其实动画原理是做动画片的一个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画面再漂亮,角色设计再完美,动画片也不可能是上乘之作,效果也会不理想,动作不流畅、生硬,看起来不自然,让人看了不舒服,并且失去了制作动画片的意义.但动画原理课相对比较枯燥和需要耐心,就要求我们想方设法,让学生重视动画原理的学习.动画片的画面效果要好,决定于角色设计和背景设计以及原画,这些都需要有扎实的美术基础.同时,动画片能否完成出色,还要靠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这需要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7.
黄静  冯灏  刘治国 《科教文汇》2014,(31):101-102
科学研究作为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活动,具有民族性和社会性。在科学研究中渗透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知识,在评价体系中渗透人文理念,可以强化科研人员的人文素养,提升科研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科学研究的性质、特点以及发展规律,提出了在科学研究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对策并阐明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动画原理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在整个动画专业学科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动画原理课程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建设,涉及素描速写、动画运动规律、动画造型等课程。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紧紧围绕动画专业学科特点和动画人才培养方向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动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