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依据历代《荔枝谱》,结合地方志对古代福建省荔枝分类方式进行探讨。宋代蔡襄首次将本草系统中的上中下品分类法应用到荔枝分类中,但此方法未得到延续。然而淳熙《三山志》按记录来源的归类方式却对弘治《八闽通志》产生了影响,并促使其产生了几种分类方法,其中成熟期分类法在明末已经完善。本文深入分析早、晚熟荔枝类群,发现现代生物学实验显示荔枝聚类成因与成熟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清代《广东新语》采取的生态分类法也与成熟期分类法有相通之处;且成熟期分类法能够很好地凸显火山荔枝、实生荔枝和其它栽培荔枝类群之间的差异。由此,本文认为传统时代中国荔枝分类学在明末达到了最高峰,且福建省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传统分类与网络分类法的不同,分析网络信息组织的问题,提出完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崔明爱 《情报科学》1992,13(2):38-41
1 分类语言实现与主题一体化的方法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图书情报机构使用的都是体系分类法,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等,体系分类语言由于其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限制,不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分类语言大体有两种类型,即等级体系分类语言和组配分类语言,组配分类语言又可分为3种类型,即体系——组配分类语言、组配——体系分类语言和分而组配分类语言。国外的实践证明组配  相似文献   

4.
《中图法》数据库的实现与球型分类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凤 《现代情报》2004,24(6):126-127
针对现有文献检索系统从分类途径标引与索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网络信息分类不统一的现象,提出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印刷版(第四版)的基础上,建立其数据库;并进一步就网络信息的分类体系提出了球型模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第五版虽然已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但对网络图书的分类明显没有针对性的分门别类的分类号,故此笔者针对这一分类缺陷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参照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冒号分类法》使用分面组配分类法建设性地对中国图书中的涉及网络的图书进行了专门的分类。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网络信息分类现状,提出应面向博客等用户,发展和完善自由分类法;面向普通用户,优化网络分类法;面向学术用户,积极研制《中图法》搜索引擎版,最终依据《中图法》搜索引擎版形成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公共交换平台。  相似文献   

7.
图书分类标引工作是一项技术性、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又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劳动过程,每一位图书分类标引工作人员由于知识水平的差异、文化修养的不同,对类目的理解就会有深浅不同之差,甚至出现误解,再者分类法(表)中的某些类目本身存在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往往会给分类标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造成分类工作差错率偏高,因此,要做一名合格、胜任的分类标引工作人员,首先,应该熟练掌握图书分类的规则、分类法的体系结构,十分熟悉分类法(表)常用类目的位置、各类目之间的各种关系、号码的组配等等,但是仅仅掌握这些知识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23)
在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过程中,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至关重要。由于在变压器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着已知数据没有利用待分类数据问题,这就需要将半监督分类法融入到变压器故障诊断中,构建变压器故障的诊断模型。半监督分类法能够利用已知数据和未知数据获取更多相关信息,从而起到更好的故障诊断效果。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半监督分类法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信息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采用面分类法和线分类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质量信息进行了分类,得到质量信息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质量信息进行编码,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辅助分类编码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质量信息的交流与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用《杜威十进分类法》类分西文图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杜威十进分类法》在图书馆分类法中所具有的优势,提出了我国图书馆在进行馆藏西文图书分类时,应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进行分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谊  王翔 《情报探索》2004,(4):77-79
分析了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传统分类法运用到网络分类上的局限 ,提出了构建统一的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上的每个个体生物不仅要有自己的名字,还要有明确的归类。就像每个姓名各异的人都自然而然地有自己的国籍和种族一样,每个动物或植物也都应有明确的所属。我们知道,人类的国籍是人为的划分,而种族是自然的划分,那么动植物呢?怎样给它们分类?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等级分类法和双名法来给动植物分类、命名,这种生物分类命名思想是由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提出的。所谓的“分类等级”就是以归纳的方式把所有已知的物种按其亲源关系远近归入到“种、属、科、目、纲、门、界”这样由低到高排列的分类等级范畴里,比如,金丝猴在“等级分类法…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分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雪英  陈代春 《现代情报》2002,22(11):57-57,60
本文分析了网络信息分类的现状,现存网络信息分类法的成功之处,所存在的弊端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构建新的网络信息分类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先验概率对最大似然法提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最大似然分类法是提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时常用的一种遥感分类技术,但研究者分类前无法确切知道各类别的先验概率,因此先验概率是最大似然分类法的主要难点之一.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先验概率对最大似然分类法分类结果生产者精度、使用者精度、总精度和kappa指数的影响,提出运用循环迭代法来消除先验概率对最大似然分类法分类结果的影响,并指出了循环迭代法能够进行的条件.最后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运用循环迭代法进行最大似然法分类保证了错分损失最小,可提高遥感影像总分类精度,但对不同分布面积的类别的分类精度影响不一样:对于分布面积大于平均值的类别,一般会提高其生产者精度,但会使使用者精度降低,使得分类面积大于实际面积;分布面积小于平均值的类别,一般会提高其使用者精度,但会使生产者精度降低,使得分类面积小于实际面积.  相似文献   

15.
狄九凤 《现代情报》2005,25(10):64-66
文章阐述了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研究的六大热点:①搜索引擎分类体系的研究;②两种分类体系的比较研究;③传统分类法的应用研究;④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编制研究;⑤现代技术的应用研究;⑥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发展趋向研究。  相似文献   

16.
谢美萍 《现代情报》2002,22(4):67-68
通过对分类法在网络学术数据库中的应用情况的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以传统分类法为基础,建立以学术研究主题为基准的,能加入计算机技术的、灵活的分类体系,使学术数据库在网络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调研显示,大众分类法是造成豆瓣网中信息过载的主要原因,但国内尚未发现针对性研究。[方法/过程]通过问卷星调研大众分类法对豆瓣网中信息过载的影响,并利用SPSS、EXCEL等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结论]通过分析数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豆瓣网中的分类体系不能满足用户基本需要;大众分类法在豆瓣网中的应用存在多种问题,如同义词标签过多和标签专指度不高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大众分类法的策略,并探讨了其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分类法与主题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揭示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康桂英 《情报科学》1999,17(3):284-287,291
本文主要从分类法与主题法组织与揭示传统文献的优势出发,论述了分类与主题仍然适合组织与揭示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及分类与主题在组织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中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分类主题整体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贝叶斯方法作为一种统计方法通过收集样本的先验信息对有限的样本进行修正。而朴素贝叶斯分类法能简单快捷地做到降水分类,因而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着重解释了朴素贝叶斯分类法的基本思想,并概括了贝叶斯方法在降水等级预报、集合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廖腾芳 《情报科学》2003,21(11):1181-1184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在图书分类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因特网搜索引擎元数据分类中,由于各种原因,也很难得到遵守。为此,必须使用分面组配式分类法。那么分面组配后的标引是否仍构成面?本文利用分形理论对阮刚纳赞提出的分面理论标引后的构成分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