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最近,不断有地方报业集团推出“滚动新闻”。传统报媒主动向网络媒体、手机报媒体靠拢。这是一场报业的集体苏醒?还是一场网媒的常规扩张?亦或是手机报媒体的第一声啼哭?现象:报业集团的“八级地震”2009年3月,在古城长沙,这个报业竞争异常惨烈的文化之都,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推出的一个举措:涵括旗下长沙晚报、星辰在线、湘江手机报媒体在内的200多名记者、300多名编辑济济一堂,倾听集团滚动新闻“冲锋”号令。  相似文献   

2.
韩冰 《青年记者》2008,(8):44-45
虽然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报早在2001年已经问世,但当时的手机报更像是手机短信的一种加强版,影响力有限.2004年中国移动推出彩信技术之后,手机报的发展才呈现出上升势头.进入2007年后,一系列内外因素的改变,使手机报的发展蔚为壮观,成为报业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陈力峰  夏文 《今传媒》2007,(11):55-56
"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内各报业集团推出的"手机报"终端正不断探索着其未来的商业模式与发展方向,有专家甚至将"手机报"定义为继"第四媒介"--网络媒体后的"第五媒介".本文试就纸质媒体借助"第五媒介"拓宽发展空间进行可行性探析.  相似文献   

4.
纸媒、广播、电视、网络,在这四大媒体之后,"第五媒体"成为手机的代名词.几年来,国内的手机报遍地开花,2007年,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沂蒙晚报>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了沂蒙手机报;2008年<临沂日报>与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合作分别推出了临沂速读与灵通报,据不完全统计,这3份手机报的订阅用户已达近20万户.  相似文献   

5.
“手机报”的极限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谷川 《网络传播》2005,(11):48-49
继互联网之后.一个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开始成为眼球注意力的新焦点,而“手机报”正是由此应运而生。从去年7月我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到今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相继大手笔推出“手机报”,再到今年8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推出广东省级“手机报”,各地报业开始纷纷筹划和推出“手机报”,试图抢占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6.
手机报发展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随后,全国各地报业集团纷纷推出并大力推广手机报,一时间,手机报引起了报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有人甚至将之誉为"第五媒体",有人认为"一杯茶、一张报纸的时代"即将终结。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推出.2004年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重庆移动,重庆联通推出了<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和<热报>手机上网版.2005年1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移动合作推出彩信报,它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和<每日商报>为主要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8.
庞春燕 《传媒》2006,(9):40-43
早在2001年,以<扬子晚报>为代表的一些报纸就开通了短信版的手机报,但由于短信容量太小而难成气候.2004年中国移动推出彩信技术之后,手机报的发展才呈现出上升势头,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率先推出全国第一家彩信版手机报之后,短短一年多时间,全国至少已有30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已有300余种,而且这一数字仍在增加.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庞春燕 《传媒》2006,(9):48-49
<扬子晚报>早在2001年就推出了短信版的"扬子随身看",成为中国报业最早一批"手机报"的践行者.5年的实践和探索之后,"扬子随身看"发展状况如何?<扬子晚报>又是怎样看待手机报业务呢?本刊记者采访了<扬子晚报>副总编张晓东、网络新闻部主任张东风和总编办副主任陈明明.  相似文献   

11.
对手机报信息传播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导刊》2007,(6):13-14
手机报作为通信技术与传统报业的结合,成为传统报业发展的新方向。2004年7月18日,国内第一家手机报诞生——《中国妇女报》推出了《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此后手机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七大期间,手机报成为党代会新闻传播的亮点,发行量达到1.5亿份,受到读者受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手机报作为手机出版的一种新形式,发展速度迅猛。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手机报面世,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内,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300余种。  相似文献   

13.
田风群 《传媒》2009,(2):57-58
手机报作为手机出版的一种新形式,发展速度迅猛。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手机报面世,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内,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300余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3G时代的到来,同时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外报业成本压力逐渐加大,这让报业不得不考虑降低成本来应对当前形势。面对这一局势,数字报业,尤其是手机报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谁能在这一市场中拔得头筹,谁就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控权。  相似文献   

14.
报刊图书     
《传媒》2008,(9):76
各大报第一时间推出奥运开幕式号外,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第二代手机报“速报”,报业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上线,入选中国500强《读者》品牌价值40亿元  相似文献   

15.
王莉 《编辑之友》2011,(5):66-68
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自2004年进军媒介领域,引领了资讯传播的新时尚,被人们喻为"第五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出版形式,手机出版掀起了报业数字化之路的第二次浪潮。手机报具有携带方便、读取自由、及时可靠、亲近传播等特点。截至2010年,全国各类报纸整体推出手机报近2000种,手机报的用户数量直线攀升,而我国于2010年7月提出的"三网融合"方案的预热与推进,对于手机报而言,  相似文献   

16.
<正>增长迅速前景喜人2004年7月18日,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和《中国妇女报》推出了国内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第一份手机报推出之后,各路报纸媒体不甘示弱,纷纷与运营商合作,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报。2004年底,重庆报业集团联合重庆移动、重庆联通推出了《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和《热报》WAP手机上网版。  相似文献   

17.
莫少清 《出版参考》2012,(10):18+17
正自2001年《扬子晚报》推出"扬子随身看"短信新闻后,手机报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传统报业跻身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目前,手机报在承载内容、呈现形式、运营方式等方面均有了突破性发展,并在重大事件的传播和报道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近几年学界竞相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纸媒、广播、电视、网络,在这四大媒体之后,“第五媒体”成为手机的代名词。几年来,国内的手机报遍地开花,2007年,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沂蒙晚报》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了沂蒙手机报;2008年《临沂日报》与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合作分别推出了临沂速读与灵通报。据不完全统计,这3份手机报的订阅用户已达近20万户。  相似文献   

19.
手机报的品牌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手机报面世至今,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全国已有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市场研究公司IEMarket Research(IEMR)发表的《2008年一季度移动预测:2007-2010年中国市场》研究报告中称,中国移动用户数量未来几年将继续快速增长。到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从2007年的5.40亿增长到7.38亿。从国内外趋势来看,手机报将由单纯的产品和数量竞争时代进入到以品牌和特色为核心的实力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20.
手机报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是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用户通过手机阅读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自2004年第一份手机报问世以来,5年间发展速度迅猛,目前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已达300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