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盆地超基性岩产出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结合带东部,主要由辉石橄榄岩、橄榄辉石岩及橄榄岩组成。岩石化学特征显示超基性岩属于典型的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稀土元素特征反映轻稀土分馏程度较高,说明轻稀土富集,曲线为右陡倾斜型;微量元素与原始地幔相比,强不相容元素Rb、Ba、Th、U、K、Nb、La、Ce、Sr、Nd富集程度较高。超基性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构造环境应属祁漫塔格加里东造山带造山后阶段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乌奴耳镇一带蛇绿质混杂岩主要沿扎敦河林场-乌奴耳-六十四米桥呈北东向南西方向断续分布,以断块形式分布于奥陶系、泥盆系各组之间。主要有六十四米桥南、扎敦河林场、乌奴耳镇北和乌川东南四个断块。地质剖面实测表明研究表明,该蛇绿岩岩石组合由"大洋地壳残片+地幔岩"两部分组成,主要岩石组合类型有变玄武岩、变玄武岩、变辉长岩、变辉绿岩、辉绿玢岩墙、变辉橄岩、放射虫硅质岩。  相似文献   

3.
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分布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地区,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处在阿尔曼太古生代板內缝合带内,其主要构成成分包括蛇绿岩上覆岩系、泥盆纪蛇绿岩、外来岩片等构造块体和岩石变形基质。从新疆也布山一代展开对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蛇绿岩、辉绿岩和辉长辉绿岩与镁、低钾、高铁、钠等物质具有相同的特性;蛇绿岩石中稀土总含量比较低,主要为重型稀土亏损型,铕负异常,显示幔源特征,稀土配分模式为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重稀土亏损强烈的表现形式;微量元素Rb-Yb-Nb图解样点均落入洋脊环境,岩石物源成分主要来自上地幔;采用Sm-Nb同位素示踪分析方法所分析计算的结果同样证明上地幔是太蛇绿构造混杂岩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嘎仙蛇绿构造混杂岩分布在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林场一带,呈北东向展布。蛇绿岩岩石组合有超镁铁质岩岩块(橄榄辉石岩、辉石岩)、俯冲增生杂岩大理岩岩块。基质为绢云石英片岩。该处蛇绿岩中超基性岩和曲线呈平缓的右倾,显示轻稀土富集型,正铕异常的"∧"字形。蛇绿岩类型微量元素判别图解上显示与弧后-弧前型SSZ(BA-FA)蛇绿岩标准曲线形态相似,为弧后-弧前型SSZ(BA-FA)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5.
青海祁漫塔格铁-铜-铅-锌-钨-锡-金多金属成矿带可称我国西部秦(岭)-祁(连)-昆(仑)一级成矿带中的主要部分.该成矿带铁多金属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祁漫塔格地区成矿作用复杂、矿床类型多的实际,以祁漫塔格成矿带典型矿床为主要对象,力求为优选找矿靶区和西部高寒荒漠地区找矿靶区快速评价技术组合与探索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是重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带,以往发现的主要矿床大部分集中在西段,近年祁漫塔格成矿带东段找矿不断取得进展,新发现的骆驼峰铜多金属矿矿床就是其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对该区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分析,建立了找矿标志,以期对本区及区域内同类型矿产勘查提供找矿方向,对以后的勘查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凯蒙蛇绿岩主要分布于嘉黎断裂内凯蒙沟两侧的东西向山脊上,沿嘉黎断裂带呈东西向线状分布,组成蛇绿岩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纯橄岩、方辉橄榄岩、单辉橄榄岩、橄辉岩、橄长岩和辉长岩等。蛇绿岩具有贫硅、贫碱、低钛,而富铁、镁的特点。稀土总量很低,∑REE值变化于0.415×10~(-6)~3.273×10~(-6)之间,其中方辉橄榄岩和橄长岩的轻稀土略有富集,而单辉橄榄岩和辉长岩的轻稀土略有亏损,所有岩石都具明显的正铕异常。辉长岩的Th-Ta比值大体相等,显示蛇绿岩形成于洋中脊构造环境,而在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上具有明显的Rb、Ba、Sr低度富集和Nb的相对亏损,显示岛弧(IAT)特点,这种兼具IAT和MORB地球化学特点特征预示着凯蒙蛇绿岩形成于不成熟弧后盆地环境。蛇绿岩中橄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18.2±4.6Ma,说明在晚三叠世时期洋壳就已出现。凯蒙蛇绿岩的确定表明嘉黎断裂在早期(T_3-J_1)可能是冈底斯构造带上的一条重要缝合带。  相似文献   

8.
361铀矿床沥青铀矿脉的稀土总量最高,其次为碱交代富矿石和绿泥石化、水云母化碎裂花岗岩,主构造边部的辉绿岩的稀土总量相对较低。富矿石沥青铀矿脉中稀土元素高度富集,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呈轻稀土元素轻微亏损和重稀土元素轻微富集的海鸥型模式。花岗岩成岩过程中,岩浆内的轻稀土元素发生了强烈的分馏作用,而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弱。在361铀矿床中构造碎粉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明显比其它的要低,但各个岩石样品的曲线形态基本一致,说明他们的形成演化条件和时期基本相同,同时也显示样品之间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基本相同。几乎所有蚀变岩石的铀含量均高于未蚀变岩石,并随着蚀变的增强,铀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系统总结了勘查区玢(斑)岩的岩石特征,并分析探讨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岩石化学特征表明,该区玢(斑)岩SiO_2含量为59.06%~68.62%,全碱(ALK)值为6.32%~7.35%,显示出富钾富钠的特点,铝饱和指数(A/CNK)为1.20~1.59,表现为过铝质;岩石中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a、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高Sr值(340×10~(-6)~868×10~(-6)),低Y值(17.47×10~(-6)~22.18×10~(-6))和Yb值(1.57×10~(-6)~1.83×10~(-6))指示岩石类型为俯冲造山带钙碱性I型花岗岩系列;稀土总量(189.91×10~(-6)~252.51×10~(-6))较高,明显富集轻稀土,且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_N=14.82~22.3),δEu值(0.79~0.87)表现出弱负异常。与区域格咱弧中酸性含矿岩体对比可知,它们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相似性,该区可能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百顺地区位于粤北诸广岩体南部,是我国重要的产铀矿田,区内基性岩脉广泛发育,主要呈NWW向展布。其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K,Th)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无亏损;在构造环境判别图上,该辉绿岩位于板内玄武岩,具有钙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辉绿岩的稀土总量较高(118.22×10-6~130.92×10-6),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较明显:LREE/HREE=5.21~6.14(平均为5.79),分布模式呈右倾型,Eu具有异常(δEu=0.67~0.98)。这些特征反应该区辉绿岩是在晚白垩纪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下,被俯冲带流体长期交代所形成的,且具有富集地幔源区特征。  相似文献   

11.
乌兰乌珠尔地区处于祁漫塔格铀成矿带西段,近年来在该成矿带上开展的铀矿资源远景调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找矿进展。笔者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铀矿化特征入手,认为该区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不同于经典的产于岛弧和大陆边缘的斑岩铜矿,而形成于后碰撞挤压向伸展转变期,显示了极好的成矿前景.本文对冈底斯中段尼木矿田白容、厅宫和冲江斑岩铜矿区斑岩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出斑岩体演化和侵入序列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成矿二长花岗斑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K-Ar和^40 Ar/^39 Ar年代学研究获得白容矿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角闪石的K-Ar年龄为16.9±2.4Ma;石英闪长玢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2.3±0.2Ma、^40 Ar/^39 Ar坪年龄为12.5±0.2Ma;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1.5±0.2Ma、^40 Ar/^39 Ar坪年龄为12.4±0.2Ma;厅宫矿区石英闪长玢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3.8±0.2Ma、^40 Ar/^39 Ar坪年龄为14.9±0.2Ma;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3.5±0.3Ma、^40 Ar/^39 Ar坪年龄为14.2±0.2Ma,这些年龄表明:石英闪长玢岩晚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略早于花岗闪长斑岩.成矿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其侵位时间晚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早于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尼木癍岩铜矿田这种复式杂岩体较充分的分异演化有利于含矿热液的集中与逐渐富集成矿.白容斑岩铜矿蚀变矿化二长花岗斑岩的蚀变绢云母的K-Ar年龄为11.8±0.2Ma,^40 Ar/^39 Ar坪年龄为12.0±0.1Ma,代表了中低温蚀变和矿化末期的年龄.白容矿区绢云母化带的蚀变年龄与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黑云母^40 Ar/^39 Ar年龄基本一致,与厅宫矿区辉钼矿Re-Os年龄及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黑云母^40 Ar/^39 Ar年龄同样基本一致,暗示两个矿区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岩浆结晶冷却与成矿二长花岗斑岩后期热液成矿时间上有重叠.结合前人年龄数据大致确定出白容矿区岩浆-热液活动时限为0.5~5Ma,厅宫为4Ma,冲江为4.5Ma.尼木矿田成矿斑岩^40 Ar/^39 Ar年龄晚于冈底斯碰撞后第一次快速隆升时间≈21Ma,15Ma冈底斯中段NS向正断层开始活动,表明含矿斑岩体可能侵位于地壳加厚、冈底斯山大规模隆升到一定程度后出现弱伸展环境的构造背景下,即斑岩铜矿形成于从南北向挤压隆升到东西向伸展初始发育的过渡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3.
正专家简介:杨兴科,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产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获西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他坚持科研创新与找矿紧密结合,在秦岭、新疆东天山、东昆仑祁漫塔格、羌塘、楚雄、鄂尔多斯盆地等不同地区单元进行科研找矿。教学科研足迹遍布西部多省区,合作发现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一带的石英滩、西风山、白干湖、红石岗等十几处金铜矿床,潜在经济价值数百亿元。获有多项教学科技奖励。  相似文献   

14.
2008~2010年1:5万铜多金属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首次发现一套晚志留世侵入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变质岩中,自然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S3ηo)+二长花岗岩(S3ηγ)+斑状二长花岗岩(S3πηγ)+正长花岗岩(S3ξγ),其中斑状二长花岗岩U—Ph同位素年龄值为418Ma,时代为晚志留世。岩浆成因属于上地壳低度部分熔融的“S”型花岗岩,其岩石类型相当于MPG花岗岩(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类)。该套侵入岩的发现,对研究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带的发展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绥芬河市澳普尔广场及酒店改扩建工程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基坑挖深12M~21.8M属于深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第三和四层为强风化安山玢岩和中风化安山玢岩,岩块坚硬,机掘不易;基坑东、南侧与原有4层和9层建筑最小距离分别为2.4m和3.5m,位于凸入基坑的阳角处,属不利位置,施工和支护监测难度较大。依据本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场地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边坡在无相邻建筑采用土钉墙结构支护体系;在有相邻建筑采用悬臂桩结构支护体系即人工挖孔桩和土层锚杆相结合的支护方式,人工挖孔桩施工遇安山玢岩配合风镐进行施工,土层锚杆采用ф150螺旋钻成孔。岩石采用地质钻机与风动潜孔锤成孔。监测结果显示,基坑关键部位变形各项指标均未达到预警值。  相似文献   

16.
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上内生金属矿产比较丰富,是青海省重要的铁、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已知矿产有铁、钼、铅、锌、锡、钨、钼、铋、金、银、钴等矿产地87处。总结和研究不同成因的矿床对拓宽该带内的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扎河坝.阿尔曼泰蛇绿岩岩块内分布着高压-超高压成因的二辉橄榄岩、石榴辉石岩、石英菱镁岩及榴闪岩。石英菱镁岩内多硅白云母的Si(pfu)值均大于3.35,最高可达3.77,是典型高压-超高压成因的矿物。石英菱镁岩及其围岩蛇纹石化二辉橄榄岩的K2O含量极低,且多硅白云母的Na/(Na+K)比值小于0.04,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扎河坝多硅白云母不应含有过剩Ar,是一个理想的^40Ar/^39Ar定年对象。精确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扎河坝石英菱镁岩中多硅白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281.6±2.5Ma。而矿物化学特征表明,扎河坝石英菱镁岩中的多硅白云母曾经历了退变质作用的改造,因此,它代表的应该是超高压变质石英菱镁岩的折返年龄。多硅白云母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扎河坝-阿尔曼泰蛇绿混杂岩内超高压石英菱镁岩的折返事件应发生在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18.
祁漫塔格地区早志留世侵入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8~2010年1:5万铜多金属地质矿产调查中,首次发现一套早志留世侵入岩(体),自然岩石组合为灰色中细粒二长花岗岩(S1ηγ)、灰一浅灰红色斑状二长花岗岩(S1πηγ)和灰一灰红色环斑花岗岩(S1γR)。其中斑状二长花岗岩U—Pb同位素年龄值为430.8±1.7Ma,环斑花岗岩为428.5±2.2Ma,时代为早志留世,是在同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的。该套侵入岩的发现对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的构造岩浆带研究及发展演化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它温查汉西地区铁多金属矿床处于柴达木陆块与祁曼塔格陆块的结合部位柴南缘祁漫塔格成矿带内,研究区内共发现五个矿带41条铁、铜、铅、锌、金多金属矿体,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热液型铁多金属矿床,矿床的形成受物理化学条件、岩浆岩条件、围岩条件、构造条件控制明显,下步工作中应在强磁异常区寻找磁铁矿型铁矿体,在低缓磁异常区寻找除磁铁矿型矿体以外的铜锌金等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20.
东准噶尔卡姆斯特蛇绿岩剖面由玄武岩、变辉长岩、辉石岩、蛇纹石片岩、硅质岩和火山碎屑岩等组成。辉石不发育出溶结构。说明地幔岩侵位过程相对缓慢(从上地幔到下地壳迁移过程中没有发生突然抬升或者胛条件的巨大改变)。辉石岩中存在三类角闪石:具有出溶结构的角闪石(Amp Ⅰ,镁绿钙闪石),与Amp Ⅰ共生的均匀角闪石(Amp Ⅱ,镁质普通角闪石),以及交代单斜辉石边部的角闪石(Amp Ⅲ,钙镁闪石质普通角闪石)。基于对辉石岩和变辉长岩中角闪石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的仔细研究,获得该蛇绿岩侵位的基本演化特征如下:地幔岩在中下地壳环境被快速抬升,导致辉石岩中的角闪石分解而形成铬磁铁矿出溶结构,当蛇绿岩侵位到中地壳环境后,岩石经受角闪岩相退变质改造,继续上升到上地壳环境后,岩石发生绿片岩相的退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