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新华 《教师》2008,(21):3-5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工作就是“心”的工作。一方面,班主任要具备多“心”,即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用心去观察学生的心,用心去开启学生的心。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时刻关注、影响孩子成长的班主任,其事业就是“心”的事业。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其工作开展是否及时得力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得出班主任工作缘于有“心”:对待工作要有爱心、做人要有良心、谈话要用心、师生相处要交心、对突发事件要有防范心。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工作就是心的工作。一方面,班主任要具备多心,即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用心去观察学生的心,用心去开启学生的心。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时刻关注、影响孩子成长的班主任,其事业就是心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要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务必具备“四心”,即爱心、耐心、细心、信心。只要班主任做到“四心”合一,工作定会取得成效。   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所谓“爱心”,一方面是指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把整个身心扑在工作上;另一方面是指教师要用心去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处处关心、爱护学生,视学生如己出。   耐心,即要求班主任对待后进生要有不转化不罢休的干劲。一个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教师经年累月地去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因为后进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犹如痼疾一般,非一方一丸能治好,教师还得多方…  相似文献   

5.
李传鹏 《教学随笔》2009,(12):30-32
古代把“三”理解为多数,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离不开“三心”“三意”。“三心”:爱心、细心、耐心;“三意”:“妈妈”意识、赏识意识、民主意识。我们借用古代对“三”的理解,我认为,班主任应“多心”“多意”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肩负着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学会做人的责任,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要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三心”:爱心、细心、恒心。换句话说,“三心级”的班主任,才是合格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7.
孟文静 《中学生电脑》2010,(8):31-31,37
一个班级是否团结、和谐、有活力,和班主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班主任时刻牢记:要用“心”走进心灵,“以心育心、以德育心、以心育德”,只要用智、用情、用爱、用心去做,教育之花必会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8.
曾经读过一篇有关成功家教的文章《做个好父母,得有四个心》,这里的“四个心”是指爱心、耐心、慧心和留心。我的感受是做好一个班主任,同样得有这“四心”。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好的班主任即如一个好父母,只有真正用心了,班级教育才会成功,教学成绩才会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啊,作为一名时刻关注、影响学生的班主任,确实需要做个“有心”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所以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  相似文献   

10.
情感激励是指运用情感手段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情感激励,在某种刺激的影响下,使学生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本质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班主任作为班级各项工作的“总枢纽”,是全班学生团结协调的“调节器”,必须学会与学生以心交心,注重用真心感化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