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徐林华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4):66-67,95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象由来已久,对经济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背景及现状,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防范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与政府的监管成本、监管概率、处罚成本以及上市公司道德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处罚标准,加强上市公司的职业道德是防范和减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宋光亚  薛耀文  莫燕联 《科技与管理》2011,13(1):108-111,116
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判断的准确度,文章以1998--2009年中国证监会网站上公开披露的财务舞弊的56家上市公司的75个舞弊年度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了与舞弊公司同行业、同年度的75个非舞弊上市公司年度作为控制样本,运用量子粒子群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建立财务舞弊的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的方法建立的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判断的准确度较标准BP神经网络判断的准确度有了较大提高。这对于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提高监管效率、降低投资者的损失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在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会计舞弊现象也日益盛行和蔓延,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还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如何识别和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已经成为证券市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议题。该文选取2002-2010年度受证监会处罚的99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样本公司的行业分布及舞弊手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结合舞弊手段给出了相关建议,以便于审计人员对会计舞弊的审查及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有效地识别造假企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会计舞弊行为层出不穷,财务造假方法各不相同,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会计舞弊的分类及常见手法入手,对会计舞弊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了防范会计舞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财务报表舞弊的表现方式与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主要形式和主要舞弊手法,指出了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主要从关联方交易、营业收入、成本、税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手法,对上市公司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就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上市公司的监管难度日益加大,导致上市公司舞弊案件接连爆发,如何防范和侦测上市公司舞弊引起了各国政府、专家和投资者高度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重大会计舞弊案件,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如何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进行合理、及时的审计防范已成为理论和实际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会计舞弊的定义、分类入手,从内外两方面阐述了会计舞弊的动因,然后阐述了新会计准则出台后会计舞弊的发展动向,最后针时会计舞弊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审计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准入标准也逐渐放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有机会和能力发展成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针对近年来原野、琼民源、银广夏等案件管理舞弊屡禁不止的现象,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危害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审计质量于管理舞弊控制的重要意义,进而在制度层面总结了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审计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上市公司的监管难度日益加大,导致上市公司舞弊案件接连爆发,如何防范和侦测上市公司舞弊引起了各国政府、专家和投资者高度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都与内部控制的缺失相关联,所以文章从内部控制缺失来究,指出了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对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存在的问题、激励与约束机制等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改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不足,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会计的舞弊行为普遍存在于国有企业、合资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民营企业当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这种舞弊行为在各行业中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主要对会计舞弊的原因和主要方式进行分析,并据此探讨相应的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审计目标嬗变与舞弊审计技术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舞弊行为与注册会计师职责的丧失有密切关系。重新审视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旨在要求作为公众利益守护人的注册会计师,为实现审计目标必须具备及时发现和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能力;掌握舞弊审计的技术策略和方法,尤其是分析性复核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01年3月7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告别了额度制,开始实行核准制,经过3年的实践证明,核准制对上市公司发行新股(IVO)阶段舞弊行为的监控是十分有效的,至今尚无此方面的重大负面报道。但是,美国HPL公司舞弊一案再一次给我们敲响警钟:舞弊行为已在高科技技术方面有纵深发展的趋势,单靠核准制是不可能完全杜绝IP0阶段舞弊的。未雨绸缪,目前,我们必须积极探讨对策加以对IP0阶段舞弊的防范。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党建是"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准自然实验的方法,采取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讨论前置"的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机制对财务舞弊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党组织以"组织嵌入"方式参与公司治理后,"讨论前置"决策机制从决策原则与决策程序上完善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对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财务数据的急剧增加,财务报表舞弊手段愈发高明和隐蔽,已有基于统计的检测方法已不能对财务报表舞弊进行有效检测,本文讨论在财务指标区间离散化的基础上,运用关联分析技术挖掘财务指标与财务舞弊之间的隐含关联关系.首先,介绍财务报表样本和特征指标选择准则,从权威数据库中分别选取了234份财务舞弊样本和234份控制样本,得到13个初始变量.然后,采用基于单纯的拐点区间划分和基于聚类的拐点区间划分方法对样本进行属性离散化,可分别得到59和82个离散变量.最后,运用频繁项集挖掘算法挖掘出财务指标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联规则,并用于对样本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基于聚类技术的拐点区间离散化挖掘得到的关联规则可提高模型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05 - 2010年因管理舞弊而受到中国证监会、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财政部以及其他单位公开处罚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管理人员的舞弊概率显著负相关;其次,通过在模型中引入相关公司治理变量,本文还发现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不仅能够直接降低管理人员舞弊行为的概率,而且作为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抑制管理人员舞弊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中关两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董事会的构成。我们发现,美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人是以CEO为首的经理人员,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行为人是明显带有大股东身份背景、以董事长及总经理为首的包括部分经理人员及董事在内的高管人员。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年来证券市场发展越来越快,而一些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案例也不容忽视。上市公司通过虚增交易事实,进行虚假债务重组.虚拟资产、负债,重大事项不及时披露或隐瞒,高估盈利预测或者大量通过关联交易虚增利润诸多手段舞弊,虚增帐面利润。使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民带来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