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礼物     
有一个年轻人,很快就要大学毕业了。他在几个月前就在一家车行里看中了一辆漂亮的跑车,他知道父亲完全有能力为儿子买下这辆跑车。于是,他就告诉父亲,那辆跑车是他唯一想要的东西。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年轻人焦急地等待着父亲的礼物。终于,在他毕业的那天早晨,父亲把他叫进书房,告诉他。他为有他这样的好儿子感到骄傲,并且说他非常爱他。  相似文献   

2.
一位青年即将大学毕业。数月前,他看中了一款漂亮的跑车,知道父亲有能力给他买,就对父亲说他非常想在毕业时得到一辆那样的车。毕业临近,这位青年很希望看到父亲为他买车的迹象。但是,他失望了。终于熬到毕业典礼的那一天清晨,父亲郑重地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间,对他说,他为有这么好的儿子感到骄傲,他非常爱他。从一进门,他就紧紧盯着父亲手中拿着的那个漂亮的礼品盒。当他终于打开盒子时,却只看到里面装着一本精装的《人生指南》。  相似文献   

3.
一位青年即将大学毕业。数月前他看中了一种漂亮的跑车,知道父亲有能力给他买,就对父亲说他非常想在毕业时得到一辆那样的车。毕业临近,这位青年很希望看到父亲为他买车的迹象。但是,他失望了。终于熬到毕业典礼的那一天清晨,父亲郑重地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间,对他说,他为有这么好的儿子感到骄傲,他非常爱他。从一进门,他就紧紧盯着父亲手中拿着的那个漂亮的礼品盒。当他终于打开盒子时,却只看到里面装着一本精装的《人生指南》。他失望至极,根本不想再打开那本书,就气愤地对父亲大喊:“你有那么多钱,知道我想要什么,却为什么只…  相似文献   

4.
错过的祝福     
从前.有位年轻人即将大学生毕业。数月来,他一直渴望得到某汽车商产品陈列室中的一辆跑车。他知道,他那富有的父亲肯定买得起这辆车,于是,他便跟父亲说他很想得到那辆漂亮的跑车. 在毕业典礼即将来临的日子里,年轻人等待着父亲买下跑车的消息.终于,在毕业典礼那天上午,父亲将他叫到自己的书房.并告诉他,有他这么出色的儿子自己感到非常自豪,而且非常爱他.接着.父亲递给儿  相似文献   

5.
我那年仅15岁的儿子在待人处事上已经很"成熟","成熟"得胜过我这个父亲. 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儿子借《少儿百科全书》,他说被别人借去了,但当班主任的儿子跑来向他借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  相似文献   

6.
事实表明,我那年仅15岁的儿子在待人处事上已经很“成熟”,成熟得胜过我这个父亲。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儿子借《少儿百科全书》,他回说被别人借去了。而接着班主任的儿子跑来问他借,他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我当时问儿子这是为何?儿子毫不掩饰地说,借给一般的同学没有什么作用,而借给班主任的儿子对自己则很有帮助。妻夸儿子聪明,说就应该这样处事。我却有一种可怕的感受。事实上,像这一类“看人行事”的世故作法,在儿子身上已经屡见不鲜。今年春节期间,一位多年不见的  相似文献   

7.
断箭的启示     
《现代语文》2005,(5):16-16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的。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  相似文献   

8.
无敌的断箭 一位身为将军的父亲带着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枝箭,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  相似文献   

9.
这是发生在一个美国人身上的故事。有一天,他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兴奋地向他报告学到的新东西。儿子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把水果刀和一只苹果,说:“您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做父亲的不以为然:“除了果核还有什么?”这时,儿子便把苹果切成两半。众所周知,通常的切法是从苹果茎部的凸处切到底部的凹处,而他的儿子却横着把苹果一分为二。他刚要批评儿子,儿子却举着切开的苹果说:“看哪,里面有颗星星。”果然,苹果的切面中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这个美国人沉默了,他一生中吃过多少苹果,然而就在举手之间却和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发现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0.
我经常在无人的深夜里,一个人回味着老师们给我讲过的一个个故事:一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戴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成的。儿子喜上眉梢,兴奋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嗖嗖地有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佩戴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  相似文献   

11.
错过的祝福     
张颖 《高中生》2011,(6):64
从前,有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数月来,他一直渴望得到一辆漂亮的跑车。他知道,他那富有的父亲肯定买得起这辆车。于是,他便跟父亲说他很想得到那辆跑车。在毕业典礼即将来临的日子里,年轻人等待着父亲买下跑车的消息。终于,在毕业典礼那天上午,  相似文献   

12.
这是发生在一个美国人身上的故事。有一天,他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兴奋地向他报告学到的新东西。儿子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把水果刀和一只苹果,说:“您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做父亲的不以为然:“除了果核还有什么?”这时,儿子便把苹果切成两半。通常的切法是从苹果茎部的凸处切到底部的凹处,而他的儿子却横着劈开。他刚要批评儿子,儿子却举着切开的苹果说:  相似文献   

13.
刘心武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一起去看》。故事情节不算复杂,却颇耐人寻味——儿子16岁那年,父亲搞到两张球票,对儿子说:"带你去看球。"儿子听了老大不乐意,晃晃肩膀出门去了。父亲无奈,便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富余的那张票退了。让父亲没想到的是,中场休息时他竟发现儿子也来了!儿子正和一帮同学在一起嘻哈说笑。气急败坏的父亲一怒之下没等散场就回家了。后来,儿子上大学了,某天母亲重提旧事,儿子说:"您记得他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我  相似文献   

14.
丢失的玩具     
雕塑家有一个12岁的儿子。儿子要爸爸给他做几件玩具,雕塑家从来不答应,只是说:你自己不能动手试试吗?儿子就很气愤,但时间一长,他拗不过爸爸,便不再哀求、纠缠,试着按自己的想像制作起来。起先,雕塑家对儿子的“工作”不管也不问,放任自流,孩子常常造出些奇形怪状的东西,自己很快活,但不久便玩腻了,重新制作。为了制好自己的玩具,孩子开始注意父亲的工作,常常站在大台边观看父亲如何运用各种工具,然后模仿着用于玩具制作,父亲也从来不向他讲解什么,依然放任自流。一年后,孩子初步掌握了一些制作方法,玩具造得颇像个样子。这时,父亲偶尔会指…  相似文献   

15.
直视目标     
一个男人和他儿子走在雪地里,他看到远处有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一场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非常高兴,因为如果是比速度,父亲一定会赢的。于是他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很吃惊。其实,要想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是不要老是看着自己的脚,应该把眼睛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不假思索地走成一条直线。一个人如果同时追两只兔子,结果将会一无所获。同样,一个人也不能同…  相似文献   

16.
爱的方式     
《学语文》2005,(11):17-18
[题目设计]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因没有门路分配到大医院里,便回家在家开卫生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功地为一家大医院做了一例大手术,医院的主管人员说:“只要再成功地做一个接指手术,就可以到这家医院上班了。”于是这位高材生的父亲便拿菜刀,削断自己的手指,点明让这位高材生为自己做手术。手术很成功,父亲含笑了,儿子却哭了。  相似文献   

17.
当心儿童阅读口味"快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个故事耐人寻味:1918年2月14日,英军第60师奉命进攻杰里阔,欲将土耳其人从约旦赶出去。途遇一很高的石头山,山上有一个叫“蜜抹”的村庄,土耳其人盘踞村中,凭借险要的地形顽强抵抗。师部派出一个旅的兵力攻打山头,要不惜代价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有一个熟读《圣经》的少校,一听说“蜜抹”这个村名,马上联想到很可能就是《圣经》中提到的“蜜抹”。他马上拿出《圣经》,果然在“撒母耳记”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里找到了。《圣经》记载:扫罗和他的儿子约拿单以及跟随他们的人都住在便雅小阁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在蜜抹安营……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说,我们不如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里去。  相似文献   

18.
一把车钥匙     
Sunny 《初中生》2015,(33):42-43
从前,有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数月来,他一直渴望得到某汽车商产品陈列室中的一辆跑车.他知道,他那富有的父亲肯定买得起这辆车.于是,他便跟父亲说他很想得到那辆漂亮的跑车. 在毕业典礼即将来临的日子里,年轻人等待着父亲买下跑车的消息.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位学生考试考差了,回到家里,父亲问他:“成绩怎样?”儿子很难为情。父亲又问他到底怎样?儿子怯怯地说:“很糟糕”。父亲想了想:“不会是最后一名吧!”“确实是最后一名。”儿子说完,等待着“暴风雨”来临。没想到,父亲喜笑颜开地扶着他的肩膀说:“祝贺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肯定只有前进,不可能再有后退了。”儿子惊诧不已,转而泪光闪闪。后来,他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最后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位父亲虽然不是教育者,却算得上是“教育家”,因为他让儿子对感到前途一片光明。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这位…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故事耐人寻味:1918年2月14日,英军第60师奉命进攻杰里阔,欲将土耳其人从约旦赶出去。途遇一很高的石头山,山上有一个叫“蜜抹”的村庄,土耳其人盘踞村中,凭借险要的地形顽强抵抗。师部派出一个旅的兵力攻打山头,要不惜代价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有一个熟读《圣经》的少校,一听说“蜜抹”这个村名,马上联想到很可能就是《圣经》中提到的“蜜抹”。他马上拿出《圣经》,果然在“撒母耳记”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里找到了。《圣经》记载:扫罗和他的儿子约拿单以及跟随他们的人都住在便雅小阁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在蜜抹安营……有一日扫罗的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