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茹 《新闻记者》2007,(9):65-66
近来,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些以平民百姓为访谈对象,以表述他们个人生活与情感为内容的访谈节目,都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这类访谈节目大量触及个人隐私,其中不乏有损个人人格与尊严的隐私,这些隐私包括家庭邻里不和、情感纠葛、不正常性关系、有悖常理的态度和言行等。令人不解的是这些节目至今却未引发诉讼,其中隐含的法律及媒体职业道德问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电视字幕美学价值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稼华 《视听纵横》2010,(3):114-115
在电视屏幕上显现的文字被称之为字幕,它是电视屏幕上中外文字的总称,也是电视屏幕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美国CRS制片人唐.休伊特突发奇想将文字搬上电视屏幕,  相似文献   

3.
情感因素在采访中的运用 在本文第二个问题中已谈到,外部环境对传播活动的影响,通常需要某种心理因素作为中介,而其中“情感”这一心理要素的中介尤为明显,有时会表现为一种强大的不可抵御的力量。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不会有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我们的电视屏幕中很多成功的现场报道都折射着记者的情感,渗透着记者对人对美好事物真诚的爱。很多记者在谈到自己现场报道的体会时,都会谈到,首先打动自己的事物,然后才可能去打动观众。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节目的出现,电视屏幕语言逐渐形成并独具特色。以往的电视工作者和研究者认为电视屏幕语言是由有声语言和画面共同组成的。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电视艺术的发展和电视制作的深入,电视字幕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到电视屏幕之中,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类型多样。因此,我们认为,构成电视屏幕语言的要素有三:有声语言、画面语言和字幕语言。字幕语言在电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相似文献   

5.
刘雁 《传媒》2014,(12)
正近期电视屏幕播出的电视剧出现一冷一热的现象:冷的是抗日"神剧",热的是描写小人物的都市情感剧。根据收视率调查,两种剧的主流观众竟然都是成年男性;而成年男性观众的这种理性转移,体现出了从"神剧"到"人剧"审美的回归。曾几何时,抗日题材剧雄踞电视屏幕,风靡大江南北。《亮剑》《雪豹》《打狗棍》播出时,就是男人的狂欢季,不管重播多少次,都有铁杆影迷追着看。调查显示,支撑抗日题材剧高收视率的是一批成年男性观众。男人都有"英雄  相似文献   

6.
对农电视报道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村村通”工程实现,越来越多的农民都可以收看到电视节目。然而,现实的情况是,8亿中国农民拿着手中的遥控器却找不到自己喜欢看的报道或栏目,因为电视屏幕上充斥的尽是没完没了的都市剧、情感剧、肥皂剧。我们的对农电视报道和栏目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繁荣,依靠的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纪实手法的运用。改革开放以后,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起,使电视纪录片首先找到了它的观众群。人道主义关怀、平民视角、“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对弱势人群的关注,使电视纪录片成为老百姓情感宣泄的渠道,自我审视的镜子,并且成功地在日益重视收视率的中国电视屏幕上登陆。  相似文献   

8.
汪红 《新闻爱好者》2007,(10):62-62
播音员和主持人作为媒介与受众最直接联系起来的中介,他们既可以发挥人际传播的情感及心理优势。又能借助大众媒介广泛地收集信息,迅速增值和快捷扩散的长处,使自己成为信息告知的第一人。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信息告知的媒体角色长期以来都是以播音员和主持人来担纲,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是媒体立场、风格和态度的体现者、代表者。但是,播音员和主持人端庄的外部形象、甜美圆润的声音形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观众与冷冰冰的电视屏幕漠然相对的状况。因此,对于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只有在大众传媒中融人人文关怀意识,其形象和节目才能被受众认可和接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法制节目在电视屏幕上也获得快速发展,活跃在不同电视媒体早、午、晚的黄金时段里。《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等,真实的情感,鲜活的事例,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教训,丰富的法律知识等等特点优势使得法制节目在所有电视节目中堪难匹敌。群众越喜爱的节目越应将它办好,而要办好法制节目,“策划”则起着事关成败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利用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在电视屏幕上传播新闻信息,而使观众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声音、图像双向传递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电视新闻属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作为电视媒体节目的主体,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电视新闻质量与采编人员素养密切相关,采编人员能力越强,新闻节目效果越好,为了提升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进行采编人员素养、能力培养策略的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柳 《新闻前哨》2009,(7):85-86
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也是一个个性化时代。电视屏幕作为一个传播信息与文化的载体,往往是通过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表达,让观众获取价值信息.看到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可以说.主持人是连接电视与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屏幕上的主持人都是端庄严谨有余,而个性风格不足。从这一点来说.中西方国家则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2.
沙玉珍 《青年记者》2012,(23):69-70
广告以出售商品为主.在广告中宣传与强调商品的特点、比较优势等因素,是从广告诞生伊始就存在的.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广告业也慢慢地呈现出了一种新的趋势.如果仔细观察现在电视屏幕或网络上的广告就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广告将其商业目的慢慢掩藏,转而想要告诉消费者商品中包含的除却商品本身之外更有意义的东西,开始注重向消费者传达某种另外的理念,或是生活理念,或是情感理念.  相似文献   

13.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样,——我自己每拿到一份新到的《文学报》,总是先翻到第二版上的“7×7”(指电视屏幕——译者注)这个栏目,然后再去读别的。……“7×7”这个栏目虽开设不久,却已经向电视的评论界、理论界、社会学界提出了勇敢的挑战。该栏仿佛是一面镜子,相当准确地反映着每周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电视戏曲”的思考周华斌电视戏曲与音像文化电视戏曲,通常的理解是电视屏幕上的戏曲,也就是电视台制作和播出的戏曲节目。近年来随着音像技术的普及和音像文化走入市场,电视屏幕上的戏曲已不再是电视台的专利,看来这个概念要拓展了。1997年中国电视戏曲的展...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上海电视台在电视屏幕上公布了《上海电视台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上海电视台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共五条:一、严格遵守党的  相似文献   

16.
学海泛舟     
如何提高电视文化倘若把每一架电视机当作一本正在阅读的书,那么这本书的发行量是惊人的. 然而,电视文化的发达,电视机、电视转播台的普及不是主要的指标,那些在电视屏幕里亮相亮名的人,才真正决定着电视文化发达与否. 不幸的是,不少在电视屏幕上亮相亮名的人很难令观众满意.许多电视剧  相似文献   

17.
侯华 《青年记者》2012,(14):51-52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电视屏幕作为传播现代信息和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形象表达,使观众在短时间内接受更多更新的内容,更会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怎样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吸引观众呢?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两个现场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一部《天桥梦》,一部《红绒花》,使青年演员邢岷山在去年的电视屏幕上占尽风光。影视圈里的人与他开玩笑说:“邢岷山啊,北京电视台的电视屏幕都被你包了,八点看你演的《天桥梦》,九点在二台看你演的《红绒花》。”邢岷山心想,  相似文献   

19.
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屏幕上,英、美等国的新闻大大多于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发生在泰国的事件,作为邻国的马来西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是妇女大展风采的一年,也是中国女性之光频频闪耀电视屏幕的一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世界各国的妇女精英,活跃在电视屏幕上,中央电视台开办妇女专栏“半边天”,各省市电视台也相继出现了妇女栏目,展示了中国妇女的活力和智慧。地处南国的江苏电视台连续播出了《女人的故事》专题系列,就是这满园春色的绚丽的一朵,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