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人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二重性,是文人在创作中融人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醇醇禅韵和禅味。心在文人禅诗中主要体现出禅心、尘心和猿心三种内型,并且与文人形成互动,最终对唐诗创作手法、内容和意蕴的发展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
儒家“大一统”观念和“外王”思想对古代士人的政治心理、价值取向影响深远,士人文艺作品的儒学化色彩也颇为浓厚,这在历代咏湟诗文中亦有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原文人以河湟为地域指涉所创作的古典诗文,以及曾游历、任职或生活在河湟地区文人们的诗作,来分析历代咏湟诗文的儒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民间讽刺诗与文人讽刺诗(本文所论皆指政治讽刺诗)主讽方向的区别,必须从诗作者的阶级立场和在世界观指导下的创作观、创作目的,以及每个历史时期统治集团用以衡量文学作品的政治标准入手,对各种制约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创作的主客观上的制约因素又受当时的文化大背景和讽刺创作的特有规律的影响或支配,因此,区别中国古代民间讽刺诗与文人讽刺诗的主讽方向,又不能脱离对创作时的文化背景和讽刺诗创作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神仙道化剧是元杂剧重要的剧种之一,元代神仙道化剧的盛行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元朝的大部分时间取消了科举取士制度,知识分子很难跻身统治阶层,这使得传统的广大文人陷入极其消极苦闷的状态.道家思想的影响使这些文人广泛创作神仙道化剧,通过作品来获得一定的心理安慰.本文旨在阐述道家思想与神仙道化剧盛行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韦庄在创作词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深厚的诗学积累的影响,其词中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诗化倾向。这种诗化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抒一己之真情、拓展词的创作题材、创作手法受其诗作影响三个方面。韦词中的诗化倾向对文人词的发展具有创新开拓的意义,成为后世词人"以诗为词"的滥觞。  相似文献   

6.
宋代旅桂文人在广西所作的送别诗,按照被送者的目的地来分,主要有两种情况。而基于送别的情境不同,从诗人的心态到其所创作的诗作内容以至写作模式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宋代旅桂文人送别诗的特点是注重写实和对事件的叙述,基于这一特点,其诗作中所表现的地域文化色彩相对较淡,与唐代广西的送别诗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7.
茶因其"淡、洁、雅"的禀性特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相通,深受古代文人喜爱,品茗赋诗成为文人津津乐道的雅事。自唐代起,茶风大兴,文人创作了大量的咏茶诗,据统计,《全唐诗》中涉及茶事的诗歌不下400首。茶风与诗风相映成趣,都是特定的时代精神的产物,两者都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梳理郑谷所写咏茶诗,剖析晚唐的时代背景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其以茶雅志、借茶抒怀的人生意趣。  相似文献   

8.
略论刘过词创作心理的三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辛派词人刘过在其作品集《龙洲词》中体现出良莠不齐、风格多样的创作状况。本文从词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性格入手,结合作品分析其创作心理的三个层面,即北伐抗金、一统江山的爱国热情;家园不保、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寄情山水、沉迷酒色的无奈心情。刘过的创作心理代表了南宋风雨飘摇之际,大批身沉下僚、报国无门的爱国文人的普遍心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巨大,它深深地渗透于中国文人的血液中,以致无论现代作家的创作主题和心理怎样变化,其作品都会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分析文学与政治、文学与人格的关系,以及史传传统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祜在中晚唐间以声诗闻名。其声诗以娱乐性为主,流传广泛,但受上层文人轻视。其声诗具有大众文学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流传具有时限性。受声诗创作影响,张祜的诗作明显分属两种不同风格系统,后人对其诗歌的接受也因此显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