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到最初的那个我E:新专辑为什么会定名为《初·爱》?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杨宗纬:这张专辑的名字“初”和“爱”是分开的,所以可以看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最初,一个是热爱。整张专辑就是我的音乐,我最初的热爱其实就是回归到当初那个喜欢唱歌,然后很平淡、很投入在音乐当中的我。  相似文献   

2.
有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20,(4):66-79
在屈赋中涉及橘的作品只有一篇《橘颂》,然而《橘颂》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橘颂》创作于屈原的青年时期,而橘树的意象却贯穿在屈原的一生之中。杜甫是受屈原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杜甫的人生经历与橘树有关。在杜诗中有大量作品涉及到橘树和橘子,杜甫热爱屈原的《橘颂》,并从中吸取力量,建构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屈原《橘颂》和杜甫《病橘》都具有文类学的研究价值。在杜甫的文学批评观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那就是"风骚共推激"。杜甫学习屈原而得诗歌之正,法国批评家狄德罗创造了正剧,杜甫创造了正诗。屈原和杜甫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人格典范。研究屈赋与杜诗有助于中华民族确立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昂首阔步迈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标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因无力改变楚国现状的屈原毅然投江,最终得到了千古赞颂;陶渊明的那种隐退的做法,也被认为是高尚情操的表现。同样的“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为什么他们都得到了千古赞颂,而现今蔡铭超的行为却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因无力改变楚国现状的屈原毅然投江,最终得到了千古赞颂;陶渊明的那种隐退的做法,也被认为是高尚情操的表现。同样是“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为什么他们都得到了千古赞颂,而现今蔡铭超的爱国行为却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他乡作客的人们总要落叶归根?为什么人们总要训典祭祖?为什么人们要在传统节日不顾一切返乡回家?无论是“归根”、“祭祖”还是“回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寻根”;为了寻找那个让人不胜回望,寄托感情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安顿自己的灵魂。其实那个地方就是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是1942年1月在重庆创作的。为什么要写《屈原》呢?郭沫若说那时正是国民党黑暗统治时期,无数的爱国青年和革命被关进了集中营,陕北抗日根据地被封锁,新四军遭围剿……“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哦,安妮,我的宝贝。你为什么哭泣呢?” “我亲爱的奶奶,你知不知道那个叫安德鲁的男生?即使你认识他,你也不可能明白他有多坏。他不止一次悄悄地把我的辫子绑在椅子上,还撕坏了我的本子。奶奶,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史超 《教书育人》2008,(7):24-24
在《西游记》中泡大的儿子有一天突然问我:“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把经取回来了,为什么非得让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那个观音更怪,她挥挥手就把妖怪都收伏了,却让悟空、八戒、沙僧与妖怪拼死拼活,自己躲到南海享清福?”  相似文献   

10.
如果问一名教师:“你热爱学生吗?”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的。”如果人们继续问:“你为什么热爱学生?”回答可能是:  相似文献   

11.
“你不知道,”夏小正说,“我实在是不能理解我妈,她总是让我去这个补习班那个补习班,问题是,我的成绩又不差。我为什么要去那些奇奇怪怪的补习班啊?那些补习班本来就是给成绩不好的人补习的吧?每天念叨念叨,烦不烦啊?”  相似文献   

12.
如果问一名教师:“你热爱学生吗?”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的。”如果人们继续问:“你为什么热爱学生?”回答可能是:  相似文献   

13.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蒋介石了。  相似文献   

14.
我大学本科毕业那年有了第一份工作,在小县城一家国有企业给老总当文秘。就在我准备上班的前一天,有好心的朋友劝我:“你真打算到那个单位工作吗?”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能?”朋友说:“等你去你就知道了,那个单位历来就有窝里斗的传统,前几年告状告得很凶。到那个单位当一个普通职工还行,要当老总的文秘,等于站在风口浪尖上,很容易成为别人的靶子。”  相似文献   

15.
听听冷雨,韵味无穷。雨在一般文章中,是看的,或者主要是看的。而这里,作者却在文章一开头就提醒读者,我这个雨是听的;其次,听雨,就是听觉感受,怎么又听出个“冷”的感觉来?敏感的读者就要想想了,为什么小看雨呢?杜甫、茅盾、余秋雨写雨不都是以看为主的吗?这是余光中的选择,且看他怎么个听法,听出了怎样的美感?  相似文献   

16.
一路从网络的穿梭中走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夜深人静时分,常常想:我为什么做教师?为什么我越来越热爱我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屈原,杜甫有相同的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反差,甚至在现裎根本就找一到理想实现的途径,结果,依前圣的准则所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并为之献身的生命根基成了一种虚无的存在,屈原因怀疑社会,历史和宇宙自然而《天问》,是后以结束生命的形大来结束无法得到回答的思考和疑问,杜甫没有产生屈原似的彻底的怀疑精神,那些“止于忠孝”,“一饭未忘君”的作品却获得了爱国的主义,这是杜甫的一种必然的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春天树     
何为春天树?不是杜甫思念李白的那个“渭北春天树”,也非东瀛作家村上春树。我说的春天树,是处于秋之生命状态者,对个人人生之春,亦即青少年时代的一种青春回望与追顾。  相似文献   

19.
莫莫非常生气地质问妈妈:“你为什么翻我的抽屉?” 没想到妈妈却比他还生气:“怎么了?我当妈妈的看看儿子的东西还有错吗?”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同志在《李白与杜甫》中,论证了杜甫的“抑屈扬宋”问题,认为杜甫是抑屈原而扬宋玉的,这表明了杜甫的地主阶级意识特别森严。白敦仁同志不同意,写了《评所谓“抑屈扬宋”》进行反驳。他们的意见谁对?我作了一番比较研究后,认为还是郭老的观点正确。一白敦仁同志在文章(以下简称“白文”)中列举了不少例证,说明杜甫一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