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一所学校独特的办学精神、培养目标、管理特色、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内容的价值复合体以及这些价值观的物化形态。它的表层主要表现为学校的校容、校貌、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等,它的深层是大学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教育导向、凝聚、激励和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存在于学校范畴里的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由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形成了学校的独特风格,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外在表现。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一所学校的精神价值取向和校风校貌,是具有教育、导向、凝聚、塑造、陶冶、激励和社会化等功能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邱薇 《辽宁教育》2016,(5):20-21
珠江五校以先进的民主教育理念、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空前的办学规模迎来了学校发展史上的新里程。在民主教育实践中,家校合作开放办学是其最重要的创新举措。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家校委员会",定期组织家委会成员召开会议,以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走近家长问愿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显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品位、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宁夏幼儿师范学校自2005年实施“四校合并”以来,办学水平稳步提升,育人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把“文化立校”作为发展的立足点,精心培植校园文化。更得益于我校不懈塑造学校精神,用。爱和责任”的校训l精神铸校魂。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一旦被培育出来并融入全体师生行为习惯,就会发挥引导、规范、激励的重要作用。为此,我校大兴校园文化建设,力促优质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存在于学校范畴里的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由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形成了学校的独特风格,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外在表现。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的存在有它的两面性,即传统的一面和发展的一面,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校园文化,都存在着长期积累的比较稳定的育人因素,这种稳定的因素是学校声誉的一部分、学校教育的…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反映着学校的教育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是学校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优秀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魂,对师生起着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有利于师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想建设好校园文化,必须树立极具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形成特色学校,以实现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长期共同奋斗的产物,也是学校师生的精神家园。校训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培养方向和育人目标。校训对学校办学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独到的积极作用、对学校精神品位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0.
1.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利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遵循和反映社会进步、教育发展规律的共性要求,又体现特定学校的个性特点。校园文化产生于学校,存在于学校,惠及师生,辐射社会。它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积淀,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品味、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办学水准及办学成果。一般认为校园文化由校园物质、制度、精神及行为四个层面的文化组成。其中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建筑、器材等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指用以规范师生行为的各种政策、制度等硬件配置,是校园文化的纽带;  相似文献   

11.
吴报春 《广西教育》2011,(20):37-38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反映,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师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价值观念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内容,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但在目前的农村初中,无论是教育教学的设施,还是师生的整体素质,都与城区学校有着一定的差  相似文献   

12.
《宁夏教育》2014,(10):F0002-F0002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品位、精神格调和个性风貌的集中反映。近年来,灵武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市教育体育局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一校一特、一特一景”“一校一品”为主题,建设特色校园,推动学校走开放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全市特色校园建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杨素群 《湖南教育》2004,(13):12-13
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现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着力创建科学与人文并举的物质文化,营造理想的育人情境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它包括基础设施文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校园文化可以看出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理念。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推动了教育转型.当前,学校教育面临办学理念、发展路径、育人模式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转型.学校教育转型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了挑战.“名校带多校”规模化发展的边际效益递减、教师工作边界扩大而激励手段相对不足、顶层设计对改革的引领乏力等,都成为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基层学校应对学校教育转型,要倡导主动创新、实事求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建立立足于校本改革方案的思维方式.北京市第一○一中学秉持守正出新的指导思想,围绕自我教育的特色建设目标,着力在教师培训、学生工作和课堂教学等方面推进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6.
浅析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风校貌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学生成长生活的主要环境概况。它是实现学校环境育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及其教育作用,对于指导教育者有效地教育、管理学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学校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师生员工精神信念等方面的反映,是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南京医科大学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命运与共、舍生忘死的大学精神是宝贵的育人教材,对于培育新时代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爱岗敬业的职业取向、热爱祖国的博大情怀、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知校·爱校·荣校”主题教育、“重走南医路”实践活动,挖掘校园文化浸润功能,引领学生升华爱校情感等路径传承弘扬南医精神,有利于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课余文化活动及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精神对学生施行教育的一种非课堂教育,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延伸和深化。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它以文化理想作为旗帜,同化着学校的师生员工。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吸收、融合社会主导文化,又直接或间接地改造社会主导文化,它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校德育氛围,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和设备,如校训校规、板报、广播、橱窗等,还要有创新意识,充分发掘、建设新资源。尤其…  相似文献   

19.
祝正洲 《湖北教育》2011,(11):42-43
校园文化是精神与物质的综合体现,它是学校的历史传统、发展理念、教育风格、办学特点等一系列非物质因素长期积累、总结提升的综合体现。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品牌,品牌就是特色。  相似文献   

20.
吴玉林 《宁夏教育》2012,(10):23-23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正因为如此,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点来抓。教育主管部门也不失时机地搞一些诸如“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会”,命名一批“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等活动,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就是物态文化,侧重于校园环境、楼宇设计、校园景观建设层面;也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制度文化,侧重于规章制度、考核细则、行为规范制定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