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965年至2005年泾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志  刘文兆  郑粉莉 《资源科学》2010,32(8):1527-1532
极端降水事件是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其变化趋势可为该区的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选取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Mann-Kendall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5年-2005年极端降水事件的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强度和严重干旱次数等的变化趋势、突变、年代际变化和振荡周期等。结果表明,泾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整体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其发生频率和强度等都可能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空间差异,流域中下游呈上升趋势而流域西南部和北部呈下降趋势。各指标均呈波动变化,但基本都在1985年以后呈上升趋势,且在2000年左右发生多次上升突变;波动周期为2~3a,7~8a,13a和17a。尽管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极端降水事件的各指标都趋于升高,表明未来极端降水事件可能对泾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造成更加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1962-2012年西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文德  郑江坤  董奎 《资源科学》2014,36(4):766-772
基于西南地区90站1962-2012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百分位阈值法定义极端降水事件,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西南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日最大降水量从东部的103~118mm减少到西部的25.4~46.7mm,极端降水比率从东部的39%~43%减少到西部的23%~25%。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5日最大降水量则分别从东南的508~610mm、55~64mm/d和158~190mm递减到西北的118~220mm、17~28mm/d和53~85mm。该区1日最大降水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达39%,其次为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5日最大降水量、极端降水比率,极端降水日数最小为18%;各极端降水事件因子的值均属较强变异,说明西南地区内部极端降水事件差异性较大。近50年呈上升趋势极端降水事件中,1日最大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比率所占比例分别达60%、64%和61%,其中呈显著上升趋势站点所占比例分别达12%、10%和13%;极端降水日数下降趋势和显著性下降趋势站点所占比例分别为52%和4%。西南地区近50年极端降水事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显著性不高;这和海温异常变化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嘉黎气象站点1961~2012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其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2年嘉黎RX1day、CDD和R99呈减少趋势,其他极端降水指数都表现为增加趋势,以R10mm、CWD和PRCPTOT增幅显著,增幅分别为0.89d/10a、0.75d/10a和15.64mm/10a.在时间转折上,CDD的突变点时间较早,从1971年开始;R10mm和PRCPTOT的突变点发生在1985年,CWD的突变点在1998年.  相似文献   

4.
选取河西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60年-2011年逐年日降水资料,计算河西地区极端降水阈值,分析了河西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未来变化特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①各量级的降水日变化不尽相同,其中以小雪日的增加和微雨日的减少最为显著;②各极端降水指数均呈增加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增加幅度大;③在0.05的置信度下,极端降水指数在1966年发生突变现象,突变之后极端降水指数向增多趋势转变;④极端降水指数在不同的时间序列存在长短不同的周期振荡,同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所反映的极端降水指数的偏多和偏少结构不一样;⑤在空间分布上,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由河西西北向东南呈增加趋势,表明极端降水的分布是与所处的气候带有关的,季风可能是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原因;⑥Hurst指数表明未来降水日数与过去趋势一致,但以小雪日(增加)和微雨日(减少)的持续强度最显著;极端降水指数中,R95极端降水量和最大5天连续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和过去一致,但持续强度不大,R99极端降水量和最大1天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利用昌都市1980~2014年7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以第95个百分位值确定了不同站点的极端降水阈值,对昌都市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昌都市极端降水阈值为13.9~19.1mm,年极端降水量为65.7~158.3mm,极端降水频数为3.3~7.6d,极端降水强度在18.4~25.0mm·d-1,空间上基本由北向南呈"高—低—高"分布。近35a丁青、类乌齐、八宿和左贡极端降水量、频数和降水强度都趋于增加;洛隆都表现为减少;昌都极端降水量和降水强度趋于增加,频数减少;左贡极端降水频数增加,而降水量和强度都减少;就全市平均而言,极端降水量、频数和强度都整体增加。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频数都存在准2a、准6a和准12~13a震荡周期,且周期分布极为相似;极端降水强度存在准3a、准9a和准15a震荡周期,准3a周期存在与整个分析时间序列中,准9a周期存在于90年代后期,而准15a周期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最初几年表现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1951年至2010年北京市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朱龙腾  陈远生  燕然然  沈恬  蒋蕾  王瑛 《资源科学》2012,34(7):1287-1297
根据北京市1951年-2010年的降水和气温数据资料,综合运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检验、Hurst指数法、GM(1,1)模型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和层面上分析北京市降水和气温变化的规律以及未来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降水的72.5%集中在夏季,7月份的降水最多,12月份最少;极端降水指标中的1日最大降水量、极端强降水日数、极端强降水比率、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呈不同程度的递减趋势,零降水日数以2d/10a的速率递增;北京市历年的降水量以44.3mm/10a的速率递减,1994年为降水的突变年份,未来的降水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北京市下一次旱灾大致指向2028年-2029年左右;北京市历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趋势最为显著,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突变年份都是1989年,而平均最高气温的突变年份为1993年-1994年和1996年,三者未来整体上都呈增加趋势,而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趋势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近50年东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东江流域1960年-2009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近50年来东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多年平均值及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极端降水指数增幅较大的区域位于流域下游,以增城为中心的地区升幅尤为明显,流域上、中游地区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近50年来,整个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除连续湿日数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仅呈现出弱的上升趋势.东江流域的极端降水与年降水量密切相关.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突变特征并不一致,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日数、连续干日数及连续湿日数分别在1984年-1985年、1973年、2005年和1978年前后发生突变.近50年东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普遍存在着22~23年左右的主周期和7~8年左右的次周期.  相似文献   

8.
1961-2013年山西省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永旺  延军平 《资源科学》2015,37(10):2086-2098
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山西18个台站1961-2013年的逐日气温、降水数据,采用极端事件定义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计算与植被生长的水热条件与寒旱灾害直接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分析1961-2013年山西省极端温度和降水气候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极端温度事件的发生频率与持续时间在前30年呈平稳态势,20世纪90年代后变化迅速。表征极端低温事件的霜日日数(FD0)、冷昼日数(TX10P)、冷夜日数(TN10P)、冷持续指数(CSDI) 等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而表征极端高温事件的夏日指数(SU25)、作物生长期(GSL)、暖昼日数(TX90P)、暖夜日数(TN90P)、热持续指数(WSDI)则均呈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指数除普通日降水强度(SDII)和持续干燥指数(CDD)外均呈下降趋势,表明该地降水总量略有减少,但降水强度和持续干燥指数却有所增加。与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的加剧出现在90年代初不同,表征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的极端降水指标的显著变化发生在70年代。在空间尺度上,与温度相关的极端气温指数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减的分布规律,冷、暖系列指数表明晋南地区最高,晋北地区最低。与降水量相关的极端降水指数也呈南高北低的规律,最近一个时段的强降水事件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唐宝琪  延军平  王璐璐  刘永林 《资源科学》2015,37(12):2514-2523
本文基于东北地区87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IDW空间插值法、Morlet小波分析及斯尔皮曼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5a东北地区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a,东北地区年降水日数和强度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年降水日数总体呈极显著减少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呈多-少-多的分布格局,年降水强度呈不明显的增加趋势,由南向北不断减小。大雨和暴雨降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在空间上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且随着降水等级的提高,高值中心逐步向辽东南地区移动;强降水强度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大雨强度在各地差异不大,暴雨强度的差异较为明显。大雨和暴雨不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降水方式,但对年降水量的贡献较大;降水量与强降水事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大雨降水量和日数的减少对研究区降水量的响应最显著,贡献率最大。大雨和暴雨日数变化的主周期分别为22a、5a,降水强度主周期均为28a。该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东北地区极端降雨天气,对区域农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2012年海河流域35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连续复小波(Morlet)、正交函数分解法(EOF)、线性回归分析法、滑动t检验及空间差值法等,研究不同等级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年降水量存在5a、15a、25a左右的周期变化;降水变化场表现出全区一致多雨或少雨、南-北向降水分布相反、东南-西北向降水分布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2)海河流域夏季对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和年平均降水强度的贡献最大,各时间尺度降水日数均以小雨为主,各级别降水强度也均呈夏、秋、春、冬季依次递减。其中,年暴雨量和暴雨强度、夏季暴雨量和暴雨日数均呈明显减小趋势,夏季大雨量和大雨日数也有明显减少趋势;(3)永定河系对全流域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贡献最小,各子流域降水日数也均以小雨为主。其中,永定、子牙、大清河系的暴雨量和永定、大清、北三河系的暴雨强度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北三河系的大雨量和大雨日数减少趋势明显,子牙河系的中雨量、中雨日数和中雨强度均呈明显减少趋势;(4)海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会引起地表径流减少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现象恶化。  相似文献   

11.
探究和预估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是科学认知黄河水情以及支撑流域防洪减灾工作的基础.本文基于全国水资源二级分区,综合采用"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和跨部门影响模型相互比较项目(ISIMIP)的降水数据,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Sen's斜率估计等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及其8个二级水资源分...  相似文献   

12.
近10 年黑河流域上游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黑河流域上游1960年-2011年降水、气温数据及2000年-2011年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Spectroradiometer)积雪产品,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累积距平曲线,研究了降水、气温序列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分析了黑河流域上游积雪面积的年内分布过程和年际变化趋势,探讨了近10a来降水、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上游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也呈微弱增加趋势;②黑河流域上游积雪面积年内分布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秋季和春季,夏季积雪面积最小;③2000年-2011年积雪面积呈微弱上升趋势,但各季变化不同。春、秋季积雪面积呈上升趋势,夏季为减少趋势,冬季没有明显的变化;④积雪频率有3个高值区,分布在黑河流域上游西岔札马什克水文站周围及以上区域。积雪频率与流域内高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⑤各个季节积雪面积与气温呈负相关的关系;除秋季外,与降水呈正相关的关系。也即较大的降水在较低的气温条件下,有利于积雪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则使积雪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云南省1960-2011年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日数据,选取了31个气象站点,依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确定的“气候变化检测和指标”,从中选取8个极端气温指数,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周期方差分析外推法、叠加趋势模型,来研究云南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突变检验、周期变化及对未来一个周期内变化趋势的预测。结果表明:冷昼日数、冷夜日数、冷持续日数、霜冻日数均表现为下降的变化趋势,暖昼日数、暖夜日数、暖持续日数、夏季日数均表现为上升的变化趋势,各指数空间分布各异,总体上表明云南省极端气温事件呈上升趋势。各指数发生突变的时间和周期不同,预测结果呈波动变化且与原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