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白朴是金末元初散曲创作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散曲呈现出明显的"类词化"倾向。表现为内容的言志化倾向和表达方式的含蓄蕴藉、语言的典雅等特征。这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也与白朴自己的士大夫儒雅之气不可分。白朴的散曲创作在散曲雅化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元代人白朴以杂剧创作而闻名,位于"元曲四大家"之列,而其散曲创作也颇有成就。现存题白朴所作的散曲共四十一首,经笔者考辨,其中有6首非白朴所作。  相似文献   

3.
马致远,号东篱老,大都人,约生于1250年左右,卒于1321年以后。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因其杂剧有不少神仙道化题材,所以这位曲状元又被人称为马神仙。同时,他对散曲创作的贡献也很大,尤其是其隐逸散曲把元曲中的隐逸情调提升到了哲理层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张可久散曲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发现,其中"诗"类意象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所谓"‘诗’类意象",隶属于人文意象,特指以诗人、诗友、做诗、诗作作为审美对象的意象,它们又可分为以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创作成果分别为中心的三个层次。"诗"类意象的频繁使用使张可久散曲形成了浓重的诗化倾向,其在散曲发展史上的意义在于呈现出一种趋向:创作主体的自我定位由浪子型向雅士型回归;曲体功能由娱乐性转变为言志化;曲作的审美情趣由世俗化走向典雅化。  相似文献   

5.
马致远,号东篱老,大都人,约生于1250年左右,卒于1321年以后。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因其杂剧有不少“神仙道化”题材,所以这位“曲状元”又被人称为“马神仙”。同时,他对散曲创作的贡献也很大,尤其是其隐逸散曲把元曲中的隐逸情调提升到了哲理层次。而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儒家孔子的手段式待时之隐思想有着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形式主义倾向较为泛滥的清代散曲创作中,厉鹗的散曲创作具有较高的成就,他不但将作词的方法带到散曲创作中,还进一步拓展了散曲的题材,从而给散曲领域带来了新的时代特点。他的散曲创作以小令为主,有较多的精品,其风格清新巧丽,隽永幽雅,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厉鹗身世的探寻及其散曲作品的剖析,探讨其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其在散曲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 元代戏曲大师白朴不仅在戏剧方面享有元曲四大家的盛誉,在词和散曲方面也都有着较高的成就。他的词存世的一○四首收于《天籁集》之中,散曲小令三十七首、套数四首,明代以前无单行本,直至清初杨希洛才将其散曲搜集起来附在词集《天籁集》的后面,名之曰《摭遗》。一九六四年隋树森先生编《全元散曲》,又增补了一部分,到这时才算有了一个较完全的白朴散曲集。  相似文献   

8.
元代散曲起源于民间的通俗俚语,是文人口中的"俗文学"。后文人染指把诗词的创作手法运用到散曲中,使它逐渐高雅化。少数民族散曲大家贯云石便是当时推崇散曲雅化的文人之一。贯云石主要通过用典、营造意境、白描三种手法的运用使散曲摆脱低俗,达到"含蓄"。杨维桢曾评价他的散曲有"蕴藉"的特点。尽观其散曲作品,我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其作品中的蕴藉美。  相似文献   

9.
一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作家,散曲家和词人.数百年来,特别是解放后的三十余年,有许多专家学者对白朴的生平、创作进行研究,但是对他的籍贯,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我所看到的资料,有四种看法:其一,真定人.唐圭璋《全金元词》:“白朴,字太素,一字仁甫,号兰谷,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都认为白朴是真定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也认为白朴是真定人,但真定下注解为“今  相似文献   

10.
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生于战乱时期,师从大文学家元好问。特殊的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创作视野,也使其具备了深厚的文学修养。他的作品以"尚真"为出发点,并坚持"以心为本"的创作原则。其词曲创作不仅对儒家音乐思想有所继承,并且能够突破礼乐束缚,做到"法天贵真"。在白朴的作品中,爱情和叹世抒怀是主要题材;同时,由于对道家老庄思想的吸收,其作品中多有超脱之感,这些创作都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他音乐思想的体现。可以说,白朴的音乐创作为元代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文学历来有“悲秋”的传统,元曲也不例外。马致远和白朴都属于元曲四大家,他们不仅创作了著名的杂剧,如《汉宫秋》、《墙头马上》,也留下了许多散曲佳作。下面这两首咏秋的小令,同中有异,颇有特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  相似文献   

12.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天净沙·秋》,都是元朝著名的散曲小令,千百年来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两首散曲小令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也有许多相异之处,具有可比性。本文选择了这两首不同的散曲家写成的相同标题的散曲小令,用“比较诗学”的方法,通过比较它们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来探讨一些文学创作上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效祖是时代中后期较为重要的一位散曲家。它的散曲作品在内容上生动地反映了市井生活与民情民俗,在艺术风格上虽然有一定的人化倾向,但仍然保持了元代散曲自然、朴实、真率、通俗、活拨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白朴词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学史上,白朴不仅是一位名扬千古的元曲大家,同时又是元代的著名词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词篇,可惜大多失传,今天,其词集《天籁集》仅存词一百零四首.不过,这些幸存的词仍能体现白朴词的基本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关于白朴的词,历来评价甚高.元代白朴好友王博文和近代词学专家吴梅都曾一致评价白朴词辞语遒丽,"情寄高远,音节协和,轻重稳惬,凡当歌对洒,感事兴怀,皆自肺腑流出……"王博文还认为白朴是继金代元好问之后的第一大词家,他说:"戏膏賸馥,化为神奇,亦于太素集中见之矣.然而继遗山者,不属太素而奚属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朴词清隽婉逸,意惬韵谐,可与张炎玉田词相匹."白朴对于己词也是极为珍惜  相似文献   

15.
元散曲在俚俗直露之下,仍然发散着读书人特有的价值观和文人气息。无论从创作群体、创作思想、内容以及语言风格而言,都积郁着元代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更迭、社会政治剧变以及个人地位遭遇而产生的一腔勃勃愤懑之情。散曲是一种竭力把雅文化市井化的诗歌。  相似文献   

16.
周礼静 《文教资料》2012,(26):33-35
贯云石是元代著名散曲家,也是散曲评论第一人,其曲论和曲作都显示了推崇"阳春白雪"的雅化倾向,明显受到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本文从贯云石曲论的美学意味出发,结合其曲作的题材特点和语言的蕴藉之美,阐发其大俗大雅的"诗人之曲"的美学追求,以及合理评价贯云石在散曲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元散曲家乔吉提出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创作理论,在基本遵循和部分突破自己创作理论的基础上,乔氏创作了大量具有清丽、新奇风格的散曲作品。将乔吉的创作理论和散曲作品结合起来考察,是研究这位作家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白朴戏剧的非理性化创作倾向深受真定异质地域文化的影响。其《梧桐雨》有意回避政治伦理批判意识,充满着肢解规范化人伦关系的冲动。从叙事模式来分析,《墙头马上》背离了典型的才子佳人叙事范型,崇尚凸现个体生命本能的情爱观。  相似文献   

19.
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元代是我国文学史上散曲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作家,维吾尔族散曲家薛昂夫就是成就突出的一位。 历代的散曲评论家大都认为散曲的风格可分为豪放、清丽、端谨三派,实际上即豪放、清丽两大派(见任中敏《散曲概论·派别》)。近人任中敏先生在《散曲概论》中,首推马致远为豪放派之代表作家,并认为“马氏以外,白朴、贯云石、马九臯(薛昂夫)等皆豪放之尤者。”然而对于薛昂夫这样一位散曲大家,文学史上却无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憾事。 薛昂夫,名超吾,字昂夫,号九臯,回鹘(即维吾尔)人。汉姓马,因而又称马昂夫。  相似文献   

20.
“陌生化”,在西方美学中是个重要概念,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把它作为美学与艺术本体论的根本问题提出,后来又经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加以发展。“陌生化”的精义在于使审美感知处于新异状态。本文以“陌生化”为分析散曲的切入点,指出元散曲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陌生化”倾向。如叙述视角的独特、意象“陌生化”、语言“陌生化”等等,试图从一个新的理论角度来透视元散曲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