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文化交流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境,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交流者的这些不同足以影响甚至改变交流事件的效果。这种交流方式的关键因素是文化以及文化对交流行为的影响,文化决定了信仰、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了使用的语言、非言语行为和与他人的联系方式。地球村的梦想与实现,让跨文化交流研究在冲突中得到发展,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2.
中国出版与海外交流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文明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交流和促进中发展的。在中世纪以前,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将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丝绸纺织和陶瓷制造技术等精湛的工艺输送到西方,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18世纪和19世纪以来,经过产业革命的欧洲和科技进步的美国,又把先进科技和文化传到中国。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世界先进文化的推进和交流,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3.
尽管科学技术已经能使人类通过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卫星、互联网等有了有“天涯海角若比邻”的心理感觉,但我们的这个星球仍然是一个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世界,世界上不同群体的生存环境仍然差异很大。如果我们把这些差异当成广义的文化差异,就会发现:文化的差异成了不同文化圈的人们进行交流(其中包括新闻传播)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李瑛 《出版广角》2016,(3):42-43
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具有语言技能,还要有文化感知能力。跨文化交流中,由于前见与视界问题的存在,文化误读从文化交流伊始,便无可规避地存在其历史进程中。误读存在与文化融合的合理性,势必会产生文化误读与文化记忆。因此,跨文化交流视阈下,面对文化差异,我们不能只在“文字技巧”上下功夫,更要以开放的态度寻求中西文化对话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香港出版总会、澳门出版协会一起,在两岸四地的出版交流与互动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严格来说,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是一个桥梁,本身没有经营商业行为. 从今天来看,两岸的出版交流和其他行业是绝对不一样的.它是属于文化层面的交流,而且在其他行业还没有踏上大陆之前的1988年,出版交流就已经开始.在十七年来的两岸出版交流中,美国长青书局刘冰先生、香港出版总会会长陈万雄博士和我,可以说从来没有缺席过.  相似文献   

6.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外部生态不尽相同,大陆和台湾的电视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二十几年来,由于两岸关系不断改善,两岸电视的沟通、交流、互访、合作日渐增多,文化上的交流、互渗和推动已经展现出一个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流和非语言交流 跨文化交流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景.它的重要和独特之处在于,文化的不同,交流者固有的背景,经历和家庭的差异,都会使交流异常艰难.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可以做到在遣词造句上谨小慎微,但是,在和别人交流时,人的眼神以及举手投足之间都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许多信息.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文化的传播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是人们之间的交往却需要一个承载工具,即语言。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人们只有打破语言的障碍,才能畅通无阻地交流与沟通。"广州英语"作为一段历史时间的重要交流工具,在传播文化、贸易交往中发挥了其职能性的作用。一、"广州英语"的缘起在我国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的这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历史性的飞跃。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通过网络环境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信息的处理、存储与记录通过半导体芯片、光盘、磁盘等物理载体来完成。互联网早已让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也让信息交流与文化传播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与冲击,其次,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不平衡性。同时,还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加强信息交流与文化传播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电影《别告诉她》就通过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成为观众展现了这一点。本文就“临终告知权”这一问题作为探讨的核心,从思维异向性、观念异向性两方面说明东西方关于公域与私域的文化碰撞;又从交流性认同、共生性行为两方面阐述东西方文化在了解与共鸣中达成交融,以不同角度解读影片中无所不在的文化命题。  相似文献   

11.
技术的强权创造了远程具现的交流即刻性,从而导致了此在被一种割裂感所威胁,引发了对"身体与交流"的焦虑.虽然技术学家们企图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拆解成一系列无关语境的通信通道,实现变异化的"身体归旅",但是远程具现中真实肉身的不在场,使"非言语交流"在不同程度上缺少;"具身性"特征的"触觉"运动消失退场;"大地丧失"后,光速联系滋生的虚无感;以及肉身主体锚定在两个绝对不同的"处境空间"而往不同的世间去存在,因此造成了电子交流的幻想.  相似文献   

12.
康玲玲 《今传媒》2021,29(4):76-78
交流对于有意识的人类来说,是一个人与人关系的问题,这种信息流动传播的过程,是一个集自我思想、社会认知和时代冲突等为一体的复杂体。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一书中从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人性的解读构建出不完美交流的认识论框架,又从历史观出发辩证分析精神与精神之间不可交流性的现实与人类追求心灵互通的幻想之间矛盾关系的社会意义。本文以彼得斯在该书中的思想观点出发,简述人类不懈追求的完美交流最终会走向失败"宿命"的现实,继而立足当下分析互联网新技术时代在四个层面的不可交流性: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媒介、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最后试图探讨走出交流困境,弥合交流鸿沟,走向和谐交流的应对态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认识问题。文化是一个共享的系统,共同的历史和传统帮助每个人回答"我是谁?"这个首要的问题。关于对世界的认识,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所处的文化系统获得的。而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应该认识到,在陌生人身上显现着社会距离、跨界生存、同质与异质的关系、开放与封闭的文化系统。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知识背景出发形成了不同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关怀。  相似文献   

14.
罗慧莹 《新闻世界》2013,(7):267-268
【摘要】改革开放后,内地与港台地区开始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表现在电视上,尤其值得一提的便是内地剧与香港TVB剧相互的借鉴和交流。本文旨在分析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纪以来,TVB剧与内地剧的发展变化,并试图总结双方在电视剧创作上的特色与不足,从而促进两地的电视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扩大对外宣传开辟新的领域 我国地方报纸与国外报纸进行国际新闻交流,是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后,地方报纸为适应地方或区域对外开放的需要而开辟的对外宣传的新领域,也是新闻工作实行对外开放的尝试。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报纸大都缺乏对外宣传意识,认为对外宣传不是地方报纸的任务。在实行对外开放之前,人们很难想象地方报纸可以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报纸进行新闻交流与合作。80年代初期,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和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一些省市逐渐认识到,让世界了解和认识自己,同自己了解和认识世界一样重要和迫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对话”应是不同文化共处和交流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之一。异文化间的交流应该体现平等对话,异文化作品的翻译出版也应该在不断的平等对话下实现。为了实现有效的文化传递,在翻译出版过程中,作者、编辑、译者、读者等各方主体应处于一种间性关系的网络中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7.
亚洲人与西方人跨文化传播能力研究中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论文简要地勾划了传统上被视为集体主义者的日本人的传播特点 ,提出了研究者所面对的基本哲学问题的重要性。已有的大部分研究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西方的主要由美国研究者发展出的观点。由于缺少一个建构人际传播能力概念理论的日本文化特性的研究框架 ,限制了人们对日本的传播进行正确的描述和解释。我们需要在应用西方发展出的文化与社会概念 ,诸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两分法之前 ,在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之前 ,先问一问我们进行比较的传播行为是否在文化上有相似性。鉴于日本文化具有“存在”的定向以及界定自我的不同方式 ,那些从事人际传播能力研究的人们 ,需要受到诸如认识论和本体论观点这样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的提醒。如果简单地将在一种文化土壤中被证明了效度和信度的研究工具应用于他种文化研究 ,其结果必然是无效的。在研究者能够开始爱惕克研究之前 ,即以定量的方式考察亚洲人与西方人的传播实践与效果的跨文化差异比较之前 ,我们需要更多的参与观察型的定性研究 ,以确认人际传播能力的文化爱米克。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一千纪后半,是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人群移动和文化交流逐步兴盛的一个时期。考古发现和比较研究表明:韩国完州郡上林里出土的"中国式"铜剑,是公元前4世纪中叶从中国大陆东渡到韩国西南部沿海一带的吴越铸剑工匠在当地铸造的;韩国出土的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的舶载铁器,是分别从中国大陆的燕地和齐地传入的;韩国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纪年前后的"横置式"前期瓮棺葬,是在中国大陆黄海和渤海沿岸地区瓮棺葬的影响下产生的。中韩交流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拉开了序幕,后来又经历了三次浪潮。其交流的路线,既有连接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辽东—朝鲜半岛"陆路,更有"环黄海之路"水路,即沿黄海近海北上、东进、南下的倒"U"字形海上交通路线。  相似文献   

19.
李姗姗 《编辑学报》2012,24(4):329-331
文字的竖式与横式排版样式,源于东西方文化的文字产生之异,表意与表音之别,形成了2种不同文化的阅读制式,终因西学东渐之风,因科技传播之需要,因异域文化之交流,而产生碰撞与变化,汉字科技书刊从竖排到横排成为西学东渐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最开始是一个文化转折时期,从一个电讯时代转到信息时代,是一个文化大规模改变的时代。文化显然是要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就不能容许西方中心论独霸天下。我们解决文学、哲学、历史问题都应有大家的声音,有多元文化的声音。解决一个文学问题,也应该看一看中国人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过去的中国人怎么看,现在的中国人怎么看。我们有了这样一套书,就有了一个基础,他们在解决所有有关世界文化的问题的时候,要参阅一下中国人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所以,这套书非常及时。   同时, 21世纪一个最大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