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斯琴 《大观周刊》2011,(39):190-190
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也就是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驱动器,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惑也会成学习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李德春 《大观周刊》2011,(19):226-226
区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地理习惯,是目前教师所探究的问题。本文深入阐述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亚薇 《大观周刊》2012,(40):162-162
地理学科在初中各学科中被称之为副科,不仅学校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导致地理学科课难教,学生难学。如何在缝隙中求生存,是每一位地理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兴趣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兴趣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可以大大改善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有兴趣的去学,教师有兴趣的去教,在学生与教师互动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一个重点,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崔金波 《大观周刊》2011,(24):65-65
当前,不少学生抱怨高中地理难学、不容易学会,细究原因,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师不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无趣,造成了学生内心深处排斥地理,掌握地理教学知识费时费劲;另一部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差异性,认为学地理难学,也认为学地理没用,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新课标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的要求,需要重新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技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研究新形势下的多样化学习思维和模式,帮助学毕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5.
熊世培 《大观周刊》2012,(48):305-305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求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教师,从教多年来,有得有失,感受颇多。很多教学环节都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中学习、进步。  相似文献   

6.
王禹 《大观周刊》2013,(4):241-241
兴趣对学生学习起积极作用,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不是负担,而是享受,地理教学才有效果。  相似文献   

7.
尤笑鹤 《大观周刊》2012,(33):274-274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崭新历史时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学的需要,作为地理教师,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符合时代需要和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才能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8.
刘凯 《大观周刊》2013,(3):206-206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发现和发明。”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从小都对科学感兴趣.所以长大后都成了科学家。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兴趣,学生就产生苦学,厌学,弃学的可能,教师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刘凯 《大观周刊》2012,(35):287-287
要想让一堂地理课生动有趣.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为激动和亢奋状态.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学案是学生学与教师教之间的中介,  相似文献   

10.
陈宇锋 《大观周刊》2012,(35):286-286
在高中教学中.地理教学要想搞好非常不易,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提高自己的素质.地理教学风格不仅综合反映了地理教师的教学风采.而且也全面反映出地理本身独特的学科特征。地理学科文理相通.既有形象直观的地理表象。又有抽象枯燥的地理规律。地理教学风格的形成。对于优化地理教学。提高地理教学艺术,获得最佳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刚 《大观周刊》2011,(44):243-243
新课程改革无论在教材内容、教法、教师教学以及教学目标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应对新课程,教师必然有一个学习、适应、创新的过程。本文指出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并要积极借鉴,以求创新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英芹 《大观周刊》2011,(37):260-260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是当今教改的核心,尊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这种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学习的积极性,其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性,学生要在学习上有创造性,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是思维的高级阶段,它在学生学习地理过程中,是学生认识地理、掌握地理,应用地理的一条捷径,也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基础。所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这必须从中学时代注重提高其抽象思维水平。那就要求在认识中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的之后,教师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13.
敖颖芳 《大观周刊》2012,(22):258-259
初中地理课程作为科学基础知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认知和掌握。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陈世明 《大观周刊》2011,(30):106-106
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程目标的侧重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何小娟 《大观周刊》2012,(26):241-241
随着课程标准的修改,素质教育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依旧是我们广大教师研究深化的主题,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亟待解决问题。 初中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但由于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副科,广大教师恐怕是有目共睹的,学生厌倦地理学习的心态;不记,不背,考试再查书。所以: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焦杏联 《大观周刊》2012,(39):320-320
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地理形成的因果规律,地理分布的规律以及地理分析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那么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深化及其应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录克英 《大观周刊》2011,(39):189-189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学习地理知识,并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地理思想与地理思维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素质。因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地理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谢智 《大观周刊》2012,(44):234-234
现在的地理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注重专业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培养全面发展韵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从地理教育内容看,更加重视实践性和人文地理教学。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重视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重视自然地理,也要重视人文地理,克服传统重自然轻人文的思想。从教材角度看,其结构更合理、形式更新颖、更灵活多样,图像系统所占篇幅更大,很多知识由原来的文字表述转变为隐含在图像中。这对地理教师在如何挖掘教材、拓展新知识、开发课程资源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新课程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地理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包括地理教师的现代专业信念、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英明 《大观周刊》2012,(30):297-297
地理的教学方法很多,但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还是以学生为主的方法好,地理教学中的“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自由组合、合作探究等形式,解决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素养、学习方法、学习潜能、情感体验等都得到较大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韩晓锋 《大观周刊》2012,(15):268-268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想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构建教学目标。新课程理念强调地理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要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中不断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