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彝族历史悠久,建筑文化丰富,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吸纳和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空间的一整套独特的建筑观念,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彝族民居是彝族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沉淀着彝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彝族精神与物质文化的统一载体。从彝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传统建筑类型、观念以及建筑的传承方向等方面对无量山乡彝族民居的建筑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六盘水市是贵州彝族的主要聚居地,两千多年来,彝族民歌伴随着彝族先民的生息繁衍而发祥。彝族民歌是彝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彝族社会生活的"镜子"和"百科全书",有高层次的艺术性。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彝族文化传承平台的价值和审美功能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彝族民间文学是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盘水市彝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彝族民间文学,包括口碑文学和彝族毕摩文学,是彝族毕摩和彝族人民对彝族历史和社会现实的书写,进一步研究彝族民间文学中的主客体关系,对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繁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彝族体育与本族信笃的原始宗教存在着密切关系,而且,彝族体育文化之根在其本族信仰,彝族的原始宗教是其体育文化的渊源。原始宗教与彝族体育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彝族拥有卷帙浩繁的古籍文化典籍和文献资料,是中国古典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重要文化遗产和精神文明,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彝族古籍文献传统反映了彝族博大精深的传统优秀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以及人类精神文明价值,在彝族人民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在全面关照彝族古籍文献整体面貌及其类型与特征上,试图论述彝族古籍文献的历史文献价值、现实社会价值、语言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六盘水市境内彝族的音乐品种繁多、风格多样、多姿多彩。不同地区音乐风格差异大,各具特色,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具有民族性和地域特点。通过考察发现,六盘水市彝族音乐文化由于受到强势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彝族民间音乐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彝族民间音乐正逐渐衰退,传承方式的脆弱,使得彝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层。  相似文献   

7.
巍山县彝族地区生态状况较好,这与彝族积淀深厚的生态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彝族生态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宗教、制度三个层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应该大力弘扬彝族生态文化,为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8.
彝族是西南地区世居的民族,拥有独立完整的语言、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风俗文化。丧葬习俗作为彝族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彝族的生死信仰等观念,反映彝族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丧葬习俗也为彝族民间文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切入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澜沧江流域为彝族主要聚居区,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地理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区域特色突出,但存在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手段单一落后、基础设施落后、市场资源开发不足等诸多问题;基于彝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寻找澜沧江区域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方法,寻找澜沧江区域彝族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期望对澜沧江流域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彝族秋千进行研究。发现贵州盘县彝族秋千作为彝族民俗体育项目,有索秋、观音秋、磨磨秋三种表现形式,均蕴涵着彝族人民的智慧;极富地方民族色彩的彝族秋千,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健身价值、文化传承、娱乐价值、人文价值、民族团结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彝族是崇拜"火"的民族,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彝族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孙,其舞蹈文化浸染"火"的因子,彰显"火"的特质。彝族舞蹈与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犹如毛细血管渗透到肢体的各个角落,正是这一传统赋予了彝族舞蹈文化绵延不断的发展动力。对"火"的探寻与理解,就成为对彝族舞蹈文化深层研究和宏观把握的一个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12.
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因素。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是其民族特色和文化的反映,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中特色词汇英译的策略与方法,如直译加注法、音译加注法等,对其外宣推介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翻译的目的论视角,以凉山彝族童话故事集《神笛阿牛》中的彝族特色文化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凉山彝族特色词汇英译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凉山彝族文化外宣推介与传播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彝族与其所居住地区的自然背景相适应的,彝族宗教祭祀仪式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本文通过对云南彝族宗教祭祀仪式活动实地考察,运用民族学、宗教学、体育学及其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从体育的起源、形成到沿革发展进行正反两方面的阐述,分析了彝族宗教祭祀仪式活动对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彝族典籍《阿黑西尼摩》是一部典型的文化承载体。主人公西尼摩是具有神性和人性双重属性集于一身的万物始祖,是彝族人民所尊崇和信仰的女性始祖。史诗典籍内容蕴含有丰富的原始宗教毕摩文化思想,主要包括彝族先民古老的神学神灵信仰、毕摩文化精神内核信仰和丰富多彩的民俗信仰,构成彝族体系化的信仰传统和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5.
南涧彝族是澜沧江流域彝族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调查小组对其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对该地区的彝族文化有了总体认知。文章从调查概况、调查主要内容、调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等角度,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以彝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从文化学的视角,来探究该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附有的火文化特征的成因,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彝族传统体育,从而传承和发扬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云南彝族漆器是彝族文化艺术的珍品,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从彝族漆器纹样的类型、色彩及与器型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研究云南彝族漆器纹样对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升云南旅游的知名度及提高云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彝族有声语言与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可以体现在:一是保护,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基于语音生理多模态的彝族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资源库,这可以更好地保护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使其永远保存并在未来可以完全展示和恢复。二是传承,从文化的角度看,语言是口传文化的载体,有大量以彝语为载体的口传文化,如尔比克智、原声态民歌、史诗等。研究和建立以言语产生生理和声学为基础的数字化语言和口传文化的学习及教学平台,对彝族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三是理论研究,资源库必须尽量保留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的生理信息、物理信息和文化信息,以便于更多的当代人和未来学者能对这些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四是满足文化产业的需要,资源库必须考虑当代和未来文化产业的需求,为未来文化产业提供所需资源。五是宣传和发扬彝族文化,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只有数字化的电子介质形式的文化遗产才会被广泛传播并得到传承,因此建立彝族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资源库可以促进彝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口传文化,促进与各民族的互信和团结。  相似文献   

19.
彝族在历史上由中国迁徙进入越南后并不称为彝族,而称倮倮族和濮拉族。依据有关资料,对越南彝族的人口分布、迁徙历史、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究,以期对彝族的境外分布及其情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六盘水彝族毕摩经籍文学概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彝族毕摩经籍文学是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盘水有着丰富的彝族毕摩经籍文学。是文学与宗教的结合体,文学艺术特点浓郁,是展示彝族人民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重要裁体,也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裁体。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可以促进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