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常见化学实验之一。根据教材实验装置,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很容易引起倒吸现象。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理论上应生成无色NO气体,在试管口与空气反应变为红棕色。但实际操作中,由于试管内不可避免的存在空气,生成的NO气体在试管内液面上就变色,看不见无色的NO气体。为此,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2.
稀硝酸与铜的反应是硝酸的重要化学性质。实验通常在试管中进行 ,由于试管里空气的存在 ,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无色气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 ,影响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同时 ,产生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会严重污染环境 ,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下列改进 :1 取一体积较大的注射器 ,并连接一段带有滑动开关 (或止水夹 )的输液管。打开滑动开关 ,拔出活栓 ,放入一小块铜片 ,并使其平放在注射器的底部 ;然后 ,推进活栓。2 将导管口浸入蒸馏水中 ,抽拉活栓 ,吸入约 2mL蒸馏水 ;然后 ,将注射器倒置 ,向上推进活栓 ,将其中的空气排净。3 将…  相似文献   

3.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江苏省海州师范学校彭菊花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硝酸的重要性质之一。课本上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是由试管和塑料袋完成的,实验过程比较麻烦,且稍有不慎,还会造成生成的气体逸出,污染环境。如果用注射器做这个实验,不仅操作方便,现象明显,而...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1-7],注重了尾气的吸收,但无色NO气体产物不容易观察,故对本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①实验原理:利用还原性气体,排尽空气,防止NO接触氧气,观察NO的颜色。  相似文献   

5.
一、改进目的 普高化学教材[实验6—5]和学生实验八与职高化学教材[实验4—7],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都是在试管中进行的,由于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都会生成难闻而有毒的红棕色气体NO_2,污染实验室(或教室)的空气,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 有关反应为:  相似文献   

6.
一、仪器装置图 (图 1)图 1二、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在全封闭的环境中可完成一系列实验 ,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 ,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同时 ,实验中消除了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综合性很强。2 .用途本教具可演示下列实验 :( 1)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 NO2 的实验。( 2 )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NO的实验。( 3) NO难溶于水的性质实验。( 4 ) NO的还原性实验。( 5) NO2 易溶于水的性质实验 ,并能检验 NO2 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 NO和硝酸。三、制作材料10 0 m L锥形瓶 2个、50 m L分液漏斗 1个、31mm× 170 mm具支试管 1个、弹…  相似文献   

7.
按高一课本介绍的方法做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试管内含有的空气将产生的一氧化氮迅速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看不到有无色气体生成这一现象 ,且有毒气体大量从试管中逸出而污染环境 ,令师生难以忍受。为克服上述缺点 ,现做如下改进 :  一、装置  (如图 1所示 )图 1  二、操作方法1.在单孔塞上固定一段狭长的铜片。塞紧单孔塞 ,打开止水夹 ,向 U形管中注入稀硝酸至水平面 B处 ,使酸液充满 U形管整个短管。2 .关闭止水夹。在 U形管 A处用酒精灯加热使反应进行 ,等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撤去酒精灯。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将酸液压入 U形管长管…  相似文献   

8.
在NO气体制备实验过程中,由于无色NO气体极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难以观察到无色气体NO生成。为此,笔者就如何使生成的NO气体与空气隔绝,并从节约意识和环保理念出发,对实验装置进行创新改进。  相似文献   

9.
硝酸的性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演示实验,教材安排了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但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会造成有毒气体泄漏,实验现象不太理想,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且产生的NO、NO2没有综合利用等。为了克服这些不足,笔者设计制作了铜与浓硝酸反应演示器,经使用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实验之一,由于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无色)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使该实验按常规方法操作时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虽已有许多同行设计了不少改进方法或装置,但也还存在诸如装置复杂,操作不方便,稀硝酸用量大等问题。为了简化实验装置,降低试剂用量,并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设计在简易气体发生器中、氧气存在条件下 ,铜和硝酸反应 ,从而引发一系列变化 ,观察到有趣的振荡现象。实验装置和药品1.装置 :简易气体发生器 ,如图 1。图 12 .药品 :硝酸 ( 1:1)、紫铜粒 (导线铜芯碎段 )、氧气 (预装在简易贮气瓶中 )。实验步骤和现象1.步骤 :在实验装置的隔板上铺一层铜粒。打开 A、B阀门 ,通入氧气 ,排出空气。关闭 A、B阀 ,撤去氧气源。在漏斗中加入预先量好的硝酸 ,体积等于 V (参见图 1) ,刚够淹没铜粒。先打开 B阀 ,再打开 A阀 ,让硝酸顺着漏斗颈流入试管 ,当硝酸与铜粒接触时马上关闭 A阀。细心观察漏…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中的稀硝酸、浓硝酸与铜反应来检验稀硝酸、浓硝酸氧化性的实验,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两个缺点: 1.看清现象后,硝酸和铜仍在反应。 2.反应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散发出来,污染了空气。  相似文献   

13.
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重要实验。文中对课本上铜与稀硝酸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使实验具有连续性、环保性等特点,达到了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节约药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加以改进。分别巧妙利用J型管和注射器体积小、密封性能好等特点,很好地演示了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实验。实验现象明显,无污染,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适合于高中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用本改进新法做浓硝酸、稀硝酸与铜反应实验 ,既能使该实验在全封闭态下进行 ,无毒气外逸 ,又能随意地调控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使之简便、快捷、效果明显。1 浓硝酸与铜反应(1)在一插有玻璃导管的橡胶塞小头底面上切开一个小口 ,然后将长约 2 5cm、宽约 1cm的铜片插进小口内 ,使铜片紧插在橡胶塞上。再在玻璃导管上连接一段约 2 0cm长的乳胶管。图 1(2 )在一小试管 (与步骤 (1)的橡胶塞匹配 )中加入浓硝酸 ,加至距试管口约 2cm处 (硝酸的用量还可少一点 ,以利控制反应的进行 ) ,然后将乳胶管放入另一只稍大些的试管底。将步骤 (1)…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一课本中 ,讲硝酸的氧化性时 ,用浓硝酸和稀硝酸与铜片反应。该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是在试管中进行 ,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 ,直接散布在空气中易造成污染 ,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 ,班额多课时安排密时 ,实验室内空气污染会相当严重。为此对该实验进行改进 ,其操作简单 ,现象明显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一、铜与浓硝酸的反应装置如图 1(甲 )所示。由 2 50 m L集气瓶 ,单孔塞、滴管及加工过的带支管的 15mm× 150 mm试管组成。图 1在集气瓶中加适量 5%Na OH溶液 ,再加入几滴酚酞 ,试管内加 2~ 3片铜片 ,将带塞的滴管吸满…  相似文献   

17.
1 Cu与稀硝酸反应制NO (1)实验装置(如图1) (2)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18.
该实验按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的做法,存在着NO气体的泄漏污染问题,很难观察到无色NO气体的存在和氧化产物与水作用的现象。笔者作了如下改进,下图是NO气体的制取氧化装置,使整个反应在全封闭系统里进行完成,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而且现象十分明显有趣。  相似文献   

19.
以讨论课的方式组织学生对教材中浓、稀硝酸与铜反应实验的各种改进思路及方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教材里介绍了钠跟水能起剧烈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收集在试管里经检验是氢气。此时,滴有酚酞的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生成。其反应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