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对浓硫酸性质实验:“黑面包”实验以及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硫酸包括稀硫酸和浓硫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与指示剂反应、与金属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盐反应),浓硫酸的特性,即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都是硫酸非常重要的性质,也是高考、中考中的一个重要的考点.因此中学化学教学有必要对稀硫酸、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1单元中“铝及铝合金”有一个铝遇浓硝酸、浓硫酸的钝化实验,在教学设计时,为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设计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与铝与浓硫酸反应进行对比,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引出钝化并进行分析,继而引导学生对是否已钝化进行探究.在实验准备中发现铝与稀硫酸反应很慢。  相似文献   

4.
平时大家都习惯用蔗糖与浓硫酸混和,体积膨胀形成“黑面包”的实验来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我们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用面粉、木屑代替蔗糖做“黑面包”实验,取得了同样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25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25克面粉,滴入3~5滴水,再倒入20毫升浓硫酸,边倒边搅拌,倒完后,停止搅拌,将玻璃棒竖直插好,不一会,即形成了圆筒形的“黑面包”。如室温较低,可以把浓硫酸置于烧杯中,用开水浴预热5  相似文献   

5.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研究浓硫酸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之一。教材上说:“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其化学方程式为:Cu+2H SO()CuSO+SO+2H O浓↑24422Cu实际操作时同学们发现,与浓硫酸共热,溶液开始呈现并非蓝色,而是黑色的浊液,并且反应时铜丝表面由光亮逐渐变黑了。为什么会出现与教材叙述不同的这些现象呢?我们对铜丝变黑提出了一连串的假设:①黑色物质可能是铜被氧化为CuOCuS;②晶体铜表面被氧化后凸凹不平而影响光的反射而显黑色。③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以及二氧化硫的性质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两个知识点。通过改进铜与浓硫酸反应及二氧化硫性质的联合实验装置,可达到实验时间快、现象明显、反应可控、无污染的效果。不仅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浓硫酸与铜反应的产物之一硫酸铜,而且同时验证了另一个产物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还原性、氧化性以及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通过加热对比现象,可以使学生对二氧化硫的不同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该联合实验还实现了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一体化、微型化、绿色化和可重复性强的实验要求,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研究浓硫酸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之一。教材上说:“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其化学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节内容包括硫酸,几种硫酸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三部分。本课时的内容是硫酸的性质和用途。重点是浓硫酸的性质,难点是浓硫酸的氧化性。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在初中化学已经学过,本教材在介绍稀酸的化学性质时,从稀硫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入手,以讨论的形式,说明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关于浓硫酸的吸水性和作干燥剂,初中化学也作过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初中化学做过“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用火柴梗蘸浓硫酸”两个演示实验。本教材则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演示实验,即“浓硫酸与纸屑、…  相似文献   

9.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研究浓硫酸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之一.教材上说:“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1.浓度与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增大物质的浓度,其氧化性(还原性)随之增强,减少物质的浓度,其氧化性(还原性)随之减弱。如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强于稀硫酸等。例1:38.4mg 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态),反应消耗的 HNO_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mol B.1.6×10~(-3)molC.2.2×10~(-3)mol D.2.4×10~(-3)mol解析:铜与浓 HNO_3反应生成 NO_2,但随着硝酸量的逐步减少,硝酸溶液的浓度变稀,则硝酸的氧化性渐弱,故随  相似文献   

11.
硫酸和硝酸的性质既有相似的一面,又有很大的差别.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浓硫酸和硝酸是氧化性酸,它们与金属反应的规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突破难点,加深理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高一化学第一册第134页,选择题的第4题: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C.都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由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浓硫酸使铁、铝钝化;稀硫酸不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化学式是一样的,只是两者的浓度不同,所以它们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故答案为BD.硫酸是中学化学中的三大强酸之一,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浓硫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许多特性,是…  相似文献   

13.
《硫酸的性质》教学设计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胡桂文教学目的:1.巩固稀硫酸的性质;2.掌握浓硫酸的特性;3.了解硫酸的重要用途。教学重点:浓硫酸的特性。教学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辅助手段:投影。教学过程:[引入课题]由S,H2S...  相似文献   

14.
用离子极化的观点阐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指出稀硫酸亦具有氧化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浓硫酸、稀硫酸氧化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用离子极化的观点阐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指出稀硫酸亦具有氧化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浓硫酸、稀硫酸氧化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浓硫酸、浓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表明,它们有强氧化性,而现行教材中对浓硫酸、浓硝酸分别与碳等非金属反应的介绍意在更好地说明这类酸的强氧化性,遗憾的是这部分内容只限于反应介绍而无相应演示实验,说服力有限,给教学带来了一些不便。如果能在课堂上补充这一实验,  相似文献   

17.
以浓硫酸与铜共热买验为题材的命题,不少存在着背离实际的两种误解:一种认为,铜与浓硫酸共热时铜丝表面变黑,说此黑色物质是CuO;另一种认为,过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共热反应时,经一段时间反应后,由于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致使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反应停止,铜和硫酸都有剩余。这两种误解均源于作者未亲自动手做实验或对实验现象未作深入细致的分析。这种浮噪的教学行为严重地误导了学生和部分教师。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背景 1.知识背景:硫酸作为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之一“化学工业之母”和典型的含氧强酸,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硫酸知识已有初步了解。如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的部分特性:吸水性、脱水性。但浓流酸的强氧化性学生尚未接触,学生对浓硫酸性质的认识还不够完全,缺乏系统性。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不仅使学生全面、深入掌握硫酸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对铜与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山东省安丘市第五中学王春贵在讲浓硫酸的氧化性时,为让学生真正认识其特性,做好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铜的反应的演示实验是关键。我将一课本[实验3—5]加以改进:大试管配单孔塞,导气管口套玻璃尖嘴,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用的蓝色石蕊...  相似文献   

20.
对于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高中课本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但类比铜与硝酸的反应可以知道,这个反应不是这么简单。利用浓硫酸、铜片、稀硫酸、浓氨水、浓硝酸、氯化钡溶液、蒸馏水,对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再探究,对检验黑色物质中存在的其他物质进行了详细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此,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要与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