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源于神话的独立性 对欧洲人来说,犹太人始终显示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犹太人的独立性源于他们光荣的早期历史。尽管早期历史不甚清晰,但在"亚伯拉罕系列"的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尊亚伯拉罕为他们共同的先祖)中,犹太教仍被确认是最古老的,是其他两个宗教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美国犹太教改革派运动发端于1824年。该派主张修改传统犹太教中不合时宜的律法、习俗和宗教习惯,从而增强犹太教的吸引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犹太教改革派在美国发展迅速,到19世纪末,它成为美国犹太教中最主要的派别,对指导美国犹太人进行了宗教实践和适应现代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哈斯卡拉是欧洲启蒙运动的犹太表现形式,受到了欧洲启蒙基本价值观的影响。门德尔松、威斯利等服膺于哈斯卡拉的犹太思想家坚持以理性原则否定传统拉比的宗教权威,并据以指导犹太教和证明犹太教真理.力图将犹太教改造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性宗教。哈斯卡拉所倡导的政教分离、宗教宽容、普世主义、人的意志自由、真理神圣性以及通过理性获得幸福生活等观念,为犹太社区融入主流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也使得后来犹太教在神学、教义、律法、仪式等方面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宗教性是犹太民族的显著特性。犹太民族的宗教性首先体现在犹太人的宗教性,即犹太教与犹太人相统一;其次是犹太人的国家、民族、伦理观念等的宗教性;第三是犹太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性;第四是其文化典籍、民族节日等犹太文化也具有宗教性。不仅如此,在犹太人身份、地域观念、宗教经典等方面,犹太民族的宗教性还具有等级性。犹太民族宗教性的形成既有内部原因——犹太人与犹太教的统一性、同源性以及犹太民族的传统观念,也有外部原因一一外来民族的长期压迫。  相似文献   

5.
犹太人的读书传统是犹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太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一种宗教崇智主义读书传统,其实质是为上帝而读书,而宗教律法中对于教育义务的规定以及犹太教社会采取的其他种种措施保证了该读书传统得以形成和延续。在启蒙运动后,他们的读书由为上帝读书变成了为个人自己、为民族而读书,宗教崇智主义传统变成世俗崇智主义传统,在精神上读书成为一种世俗意义上的信仰,在实际中成为“走出去”“融入主流”“往上走”的途径。从犹太民族发展史来看,大体而言,犹太人的读书、教育热情与他们所在地的城镇化、产业转型以及他们自身职业的转变构成一种正向促进的互动关系。分析犹太崇智主义读书传统的形成与演变,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宗教性是犹太文化的特征之一。犹太教作为犹太人的民族宗教,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神教。对自称为耶和华“特选子民”,负有上帝神圣委托的犹太人来说,犹太教不仅是宗教信仰,也是民族文化的表达形式。它既表现为宗教观念、宗教文献和宗教仪式,也表现为社会政治体制及其别具一格的文化习俗。至于Judaism一词的内涵,可以引用达尼亚尔·杰里米·西尔弗的话:“我们不再把Ju-daism严格地理解为一种信条、行为规则或崇拜的体系,Judaism涵盖了所有这些内容,但并不局限于此,它包括了犹太民族全部的思想文化,以及深刻影响犹太人内在生活的现象。”犹太文…  相似文献   

7.
田园 《华章》2010,(19)
犹太人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在千年的流浪中顽强的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性;然而生活在中国开封的犹太人社团是一个例外,他们在生活了800年后才同化于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开封犹太人的同化既有内在因素(犹太教的自我封闭性,民族传统教育的疏忽等),也有其外在因素(中国宽松的宗教政治环境,科举,通婚等),还有一些偶然因素(开封水患等).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开封犹太人的同化.  相似文献   

8.
罗马法是考察古代晚期基督教世界犹太人法律地位的重要原始文献。尤其在5-6世纪法典化时期编纂完成的《塞奥多西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对犹太人的政治地位、宗教实践以及社会活动设置了统一规范。从其中的涉犹法令可见:犹太人在享受罗马法保护的同时,日益沦为帝国的下等公民;犹太教维持合法宗教的地位,但也受到诸多限制。犹太人这一矛盾性法律地位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罗马法传统和基督教化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犹太人是最重视教育的民族,民族教育如中流砥柱,传承着民族苦难和文化社会习俗,形成以犹太教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犹太人因此千年流而不散,最终在故土立国。以色列建国后的辉煌建设成就更是深深得益于教育兴国国策。  相似文献   

10.
对许多国人来说,留学中东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儿。的确,以色列是三大宗教的起源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与这块土地密切相关。因此,宗教的纷争,再加上现实的巴以冲突在国人心中造成了不安全感。然而,半年多的留以生活改变了我对这块土地的看法。我在国内学习犹太文化史,列这里亲身体验犹太人的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意义非凡。以色列是以犹太人为主的国家,因此,  相似文献   

11.
犹太教是犹太民族的宗教,曾对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些世界性宗教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犹太教是源于古代东方、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神教。这种以崇奉一神、绝对排斥他神为特征的一神教,在人类宗教演进历程中,堪称为一种高层次的宗教形式,在世界宗教史上占有显要地位。然而,犹太教一神观并非是固有的,而是有着漫长、复杂的演化过程。由于内外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小说家索尔.贝娄在进行创作时,一直受到自己民族身份的影响。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始终在寻找着自己的"身份"和"信仰"。由于犹太教正统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贝娄也遭遇到了在美国生活的犹太人的普遍困惑。本文旨在从宗教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辞世之作《拉维尔斯坦》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市教材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教材《历史》(九年级第一学期)中,在第一章第一节“古代埃及与古代西亚”一文里,曾有一段文字专门叙述犹太人和犹太教,认为“犹太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并对犹太教作了进一步说明:“犹太教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当时,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王国灭亡,大批犹太人沦为俘虏,被强制迁移到巴比伦城。苦难的犹太人祈求‘救世主’来临,引导他们摆脱异族的压迫,返回故土,由此产生了犹太教。犹太教的经典就是基督教《圣经》中的《旧约》。”①“犹太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这是目前大家公认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非利士主义"在维多利亚文化研究中具有丰富的语义,阿诺德将英国中产阶级命名为"非利士人",凸显了这个基督教国家主流社会庸俗市侩、追逐实利和远离理性的特征。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丹尼尔·德龙达》中并置着两个世界:一是非利士主义占据的基督教社群,一是文化视野更为光明博大的犹太社群。爱略特对非利士文化进行了自内而外的审视和反思。本应与犹太教希伯来宗教传统一脉相承的基督教英国,却被信仰缺失的现代非利士人占据,而边缘犹太人中却出现护佑希伯来传统的"光明之子",为倾颓的基督教文明提供了光明的指引。  相似文献   

15.
在基督教刚刚兴起的最初几十年里,基督徒的主要来源是犹太人,这些犹太基督徒大体上能够遵行摩西律法,他们对犹太民族的批判遵循着古代以色列圣经中自我批评的传统精神;尽管个别基督徒领袖人物死于犹太人之手,但这不过是希伯来人历史上常见的"兄弟相残"的延续而已。进入2世纪以后,随着外邦人基督徒在数量上获得了压倒优势,基督徒对于犹太教的批判开始由自我反省变异成了肆意的攻击,他们充分利用犹太先知们敦促人民悔改的话语,演绎出一整套反犹的理论。不过,在4世纪基督教正式官方化之前,基督徒与犹太人之间仍然存在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美国犹太人是当今美国社会重要的力量群体,他们在美国的崛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因素对美国犹太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殖民地时代的犹太教会堂功不可没。因为犹太人在北美殖民地的特殊遭遇,殖民地时代的美国犹太教会堂与其他地方的犹太教会堂有很大区别,它有着很多自身的特点。犹太教会堂的这些特点反过来又对美国犹太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声音的文明     
你有没有读过犹太人的圣经?如果读过的话你就会发现,全书开篇的第一句就是:"听哪!以色列。"再翻翻旧约圣经,里面记载了各种各样的有关上帝的话语,往往都是由"上帝说"开始的。可见,对于闪族文化,也就是现在的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西方三大宗教的传播而言,最重要的是听。并且这三大宗教都有大声朗读圣经的习惯。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文明而言,声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载体。声音,承载着西方的文明。你有没有读过历史?如果读过你会发现,人们一开始对历史的传  相似文献   

18.
近5年来,我国犹太教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有关中国犹太教和犹太人、犹太教基本理论和典籍、犹太人婚姻制度、纳粹屠犹、犹太现代化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犹太教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犹太教教法和教派的研究稍欠深入:个案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方法稍嫌单一。  相似文献   

19.
二战结束后的70年间,犹太人社会与以色列国家坚持赔款原则,分期分批兑现德国赔款;大力抢救大屠杀证物、完善大屠杀档案;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大屠杀教育,以设立纪念日等方式保存历史记忆,使之成为一种培养文化认知与教育认知的国际性话语,也对德国的反省与悔悟形成了极大的外部推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开封犹太人被汉化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对犹太教信仰的放弃。在开封,犹太教经历了一个懦化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开封犹太人逐步接受儒家思想,放弃犹太教信仰的过程,具体表现在参加科举、与外族通婚、遵从汉俗等诸方面。这最终导致开封犹太人的完全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