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通》有关史书体例的理论知识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史通》较为详尽地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言体、国别体与通史的编撰;揭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年体的盛行状况及其原因,指明这一时期史例中兴与编年体撰述盛行的特殊关系;批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纪传体史书撰述中种种“体统不一,名目相违”的弊端。《史通》对魏晋南北朝史书编撰中体例运用情况的考察,论证并充实了《史通》的史书体例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咏史诗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诗歌上承诗骚,下开唐宋的重要发展时期,作为一种与整个古典诗歌艺术发展同步的特定题材的诗歌,咏史诗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演变有其规律和经验值得总结,而过去对咏史诗的研究多偏重于唐代。本文在理清魏晋南北朝咏史诗传承演变的基础上,论述总结了这一时期咏史诗在题材义理、形式体制和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充分肯定了魏晋南北朝咏史诗为唐代诗歌繁荣所做的艺术积累。  相似文献   

3.
本以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为背景,深入剖析了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充分肯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法律制度由秦汉早期初创阶段向隋唐成熟完备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自秦统一以后出现的第一个分裂时期,历时四百年左右(189—589年)。这一时期政局多变、战乱频繁,民族成分复杂,各民族政权众多,各类事件纵横交错,头绪纷繁,历来是历史系本科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难点。我在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常有同学询问如何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问题,现就我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和体会加以简要说明,以供参考。从总的学习和研究重点谈,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指南,它已经培养了中国史学界几代史学家,丰富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学官袁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教育,旧史诸志中没有专门的记载,散见于史传中的史料也鲜有人作专门整理。在一般人心目中,这一时期近四百年的历史充满了战乱和灾荒,文化教育事业似乎无可足取。其实,魏晋南北朝各代,各族统治者不仅对中央太学及国...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分裂动荡,战乱不已的历史时期。募兵,在世兵武力衰退的情况下得以广泛运用和迅速发展,成为魏晋南北朝极为重要的军事力量。研究这一时期募兵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募兵制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刻影响。本文拟对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化及募兵概况作一阐述。一东汉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军阀兼并日益加剧,战乱频仍,黎民涂炭,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死丧流亡之民无计其数。此问题在中原地区反映地特别突出。在黄中起义和镇压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家训作品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不少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士大夫家训。这些家训的具体内容是作者就立志修身、读书治学、和亲睦宗、为官处世等方面对子孙进行教导。这一时期士大夫家训形成独特的时代特征:第一,内容空前丰富多样;第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趋向明显;第三,情感性特征凸显。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家训在中国古代家训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章表文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重要形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作家作品多,而且精品也很多。千年的历史沿袭、动荡的时代特点、多重身份的作家群、对公文的高度重视和公文理论的空前发展,是章表文在这一时期得以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比较详实的史料,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未提(昭通)大姓的兴衰,政区沿革和民族、经济、文化的概貌,分析了这一时期昭通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0.
六朝经济发展轨迹探索许辉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分裂、割据、对峙、动荡、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的时期;但也是在思想文化、典章制度、民族融合、经济开发等方面对历史发展开启深远影响的承前启后的重要转嬗时期.这一时期,从曹魏、西晋、五胡十六国至北朝,表现在北...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69):18-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及门阀制度的影响,不少有识之士纷纷选择隐居,致使这一时期隐逸成风。此种现象不仅推动了学术发展,而且对艺术及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尝试对这一时期隐逸风尚的成因及特点做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此种现象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文凡 《教育教学论坛》2014,(48):271-272,222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局面最混乱的时期莫过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然而,这一时期提倡自由运用智慧和发挥灵感使文学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儒家思想和统治者的影响,使该时期文学批评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主要介绍文学批评的成就、局限性和具体方式,希望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最为频繁的时代,政权更替带来的社会动荡,包括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文化冲击与碰撞,造成了此期丧葬文化在观念、仪式、形态等方面的迅速变革,加上战乱、动荡、政权交替、移民等使当时文献资料灭失,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化,尤其是丧葬文化者寥寥。叙述、建构和再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文化,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从通史、生活史再到民俗史,从宏观叙述研究层面,勾勒了百年来魏晋南北朝丧葬文化研究的全貌,为魏晋南北朝全景式丧葬文化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以前,与葡萄、葡萄酒相关的葡萄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魏晋南北朝以前,葡萄文化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畿向四周及由中原内地向西域、东亚传播、扩展。先秦时期,"蒲陶"一词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文化已由西域传入中原内地,并在内地逐渐丰富起来,同时开始由中原返传入西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文化领域扩展,由内地向西域的传播内容增多。  相似文献   

15.
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的若干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在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教育也不例外,出现了许多秦汉社会所没有的新内容。并对随后的隋唐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然而,以往学术界往往只重视对汉唐封建盛世教育的研究,而忽略对魏晋南北朝分裂时期教育的研究。本文拟就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6.
在魏晋南北朝这个纷繁动乱的时期,思想文化潮流因这一时期封建礼教束缚的放松而得到极大的解放。女性这个在古代社会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她们的思想在这一时期也极大开放,社会地位也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教育文化领域女性的地位显著提高,为这一时期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世说新语》对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发展有着积极反映。其《文学》类目的形式体制和所载内容,虽然有文学观念演进的痕迹,但是在总体上表现出对儒家传统文学观念的充实和强化,并非趋向"文学自觉"和纯文学观念。在魏晋南北朝的具体历史语境中考察《世说新语》的"文学"具体所指,对于认识这一时期的思想学术变迁和传统文学观念的演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在文化方面突出表现为文学的自觉和史学的独立。文学和史学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文史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分野。文史分野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间历经反复,但各自独立并最终分道扬镳,确实是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个时代在中国文学、史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史分野问题进行了考论。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的社会现实使得生命意识的高扬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要命题。以魏晋南北朝人鬼婚恋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复生情节、生子情节及爱情永恒的讨论,探讨生命意识在魏晋南北朝人鬼婚恋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衰落,作为私学主体之一的家庭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兴盛发达的动因及其内容和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家庭教育乃是这一时期社会教化最重要形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