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彼得· 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对比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文化意象的英译. 杨译和霍译对形而下之"器"的物质文化到形而上之"道"的精神文化做了不同的处理. 杨译多运用语义翻译,霍译多采用交际翻译,但译者翻译策略不是一成不变,以期翻译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动物意象为诗歌更为准确的表情达意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文章将重点放在诗歌英译与动物文化的传递的具体问题上进行探讨,在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分析如何采取翻译策略与方法,最大程度的传承诗歌中的动物文化,向译语读者展示其中独特的文化蕴含。研究发现,不同动物意象隐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可以通过添词丰意、意象转换、嫁接剪辑等方法传递,以文化为单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3.
文化意象增加了影视作品翻译的难度,对于译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反应的对等,认为译文接受者对于译文的反应要基本等同于原语接受者对于原文的反应.功能对等理论为影视作品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意象传译中,译者常常会陷入“忠实”与“叛逆”两难选择的境地,这种选择其实是译者对翻译伦理的选择过程。翻译研究的伦理回归为分析文化意象传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叛逆“只是在形式上违背了伦理的某种模式,其实质是对翻译伦理的遵从。  相似文献   

5.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艺术性最高的一部。文章通过对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经行阐述,结合《老残游记》两种英译本中对文化意象的翻译,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在文化传递中的不同作用。文章指出,在处理文化意象时,杨宪益夫妇倾向于使用交际翻译,以提高译本的可读性;而哈罗德·沙迪克则更多地使用语义翻译,旨在达到忠实传递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而文字符号的本质是任意性、社会性、心理性和文化蕴涵。由文字符号将意象物化以及从物化意象还原本初意象都涉及到这个本质。文章着重探讨了这个本质下的翻译与意象再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化心理意象理论是由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默在他的文化语言学理论中提出的。既然语言来源于意象,语言也就是来源于心理表征和感觉器官的类比,笔者从这几个文化语言学视角分析了意象理论对于字幕翻译的影响。电影是字幕翻译的主要载体,这种形象艺术来自于视觉和听觉,字幕翻译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完整地传达源电影的信息就需要译者在这些特点和影响上注意总结并不断研究。  相似文献   

8.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默在他的文化语言学理论中着重提出了文化心理意象理论一说。语言来源于意象,而意象是心理表征,意象是感觉器官的类比,从这几个文化语言学视角提出和分析了意象理论对于影视话语翻译的若干特点。作者认为,电影是由视觉和听觉综合起来欣赏的形象艺术,影视翻译不可避免地必须接受一些客观现实的制约,甚至在双关语中也有所体现。完整地传达源电影的信息就需要译者在这些特点和影响上注意总结并不断研究。  相似文献   

9.
诗歌离不开意象,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关系着诗歌翻译的成功与否,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但凡优秀的诗歌译作,都凝聚着译者在意象处理中的匠心独用,精思巧构。阐述了意象在诗歌翻译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分析归纳了意象难译的三点原因:文化的差异,诗歌的模糊性,诗歌翻译中的“意”与“形”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意象处理的基本原则:非比喻性意象应该保留,比喻性意象应该变通。  相似文献   

10.
语言作为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各国事物不断渗透、融合的现状下尤显重要。各种语言间的交流障碍归根结底来源于文化差异。意象为文化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其对诗歌翻译的解释力也逐渐被认可。本文从文化维度出发,探讨不同源语言对同一意象的认知识解,再应用到汉诗英译之上。从而促使了翻译中正确意象向目标语言的更精确转换,将古诗《金缕衣》的言妙精髓之点传于英语中,使目标语读者亦能探寻其魅力、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商务英语应用越来越广泛。商务英语翻译要求必须准确无误,然而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容易造成翻译不准确。笔者就此提出了基于文化因素的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2.
在诗歌翻译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诗歌意象,源于各种语言,其文化不一,导致诗歌翻译中意象翻译备受关注。本文以许渊冲先生英译《枫桥夜泊》为例,首先分析其译文在意象传递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意象空缺问题。然后基于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三化"策略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中绰号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学作品中绰号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还在于其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由于文化意象具有互文性,只有在文化语境中对文化意象有了正确理解才能确保文化意象在翻译中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14.
意象以其巨大的表现力和在诗歌中象征的载体,不仅可使抽象的思想感觉具体化,更能用来营造新奇独特的艺术效果.意象可以代表诗人的艺术风格,因此译者在翻译诗歌时将源文中的意象之美等值投射到译文之中,才可能做到语言等值转换而意象美不失.  相似文献   

15.
国际商务交往中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商务英语翻译中原语文化信息流失的发生。本文着重从词汇空缺,语义联想和语用涵义三方面分析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流失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并探讨在翻译时如何在这三方面做出补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增多,贸易方面的往来催生了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即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翻译的火热也在高校英语学习中有所体现,本文便以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特征研究为基点,分析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难点,并论述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以期商务英语翻译能够更广泛的深入到高校英语学习中。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翻译不仅要涉及到两种语言,还涉及到两国的文化。本文探讨了中外商务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对于商务语言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指出了商务翻译应该是置于文化语境中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缺乏文化意识的商务文本的误译;最后,提出了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及商务英语翻译的日益重要性,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从汉英文化差异的四个方面,对商务英语中文化因素的翻译进行了相应的探讨,这对于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中,译入语与原语在主要信息及交际功能方面做到功能对等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选取两本原创剧本中比喻为例,探讨准确传递五华采茶戏词中隐喻意象的翻译方法。笔者发现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意象图式,剧本中英文同等意象传递为少数,不同意象隐喻转译及针对文化特定隐喻进行下调处理为常用翻译方法。准确传递文化内涵为传播英译版五华采茶戏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大量的英汉翻译实例比较,探讨商务英语语篇翻译具备的词汇特征、句法特征和文化特征,提出在商务英语语篇翻译中译者必须强化语篇意识,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把握语境选择对等词语;礼貌等值,确保表达得体,以提高商务英语语篇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